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发展历程追踪论文

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发展历程追踪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李 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冯俏彬

摘 要: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以表彰其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曾经不太热门的气候变化经济研究领域,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Web of Science作为文献搜索引擎,以“climate change”作为标题,“economic”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1991~2018年共3632篇文章,然后以这些文章作为基础数据,利用可视化软件,采用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得到文献共被引图和关键词国别(地区)图,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历程进行系统追踪。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领域,不同阶段研究主题各有侧重;在文献发表数量上,该领域发表文献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论文数量排名全球第6位;中国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并不处在研究前沿,尚缺乏开创性的进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经济学 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际上在气候变化问题方面发生了四件大事:第一,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第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将原有全球温升2℃的奋斗目标改为1.5℃,来降低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以表彰其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开创性且卓有成效的研究;第四,在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上,中国充分展现了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行动与成就,体现了积极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以上事件表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很大机遇,可以充分利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造成的全球气候治理真空,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与之相适应,中国学者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要为国家提供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为此,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掌握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脉络与前沿发展情况。本文尝试对Web of Science中的1991~2018年气候变化经济学的3632篇文献进行分析,以厘清并追踪其发展历程,为我国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与指引。

一、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数据库和文献总量

本文的文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注] Web of Science 是一种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数据库,收录了全球范围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具有高影响力的超过1万多种学术期刊。 ,并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技术分析[注] 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超美采用JAVA技术研发的开源软件,在中英文科技论文和学位论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建立科学知识图谱的专业化工具。 。笔者基于Pathfinder(探路者网络)算法、Minimum Spanning Tree(最小生成树)算法等方法对网络图谱进行修剪,并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数据挖掘法等技术,以被引用参考文献、文献关键词为基础,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分析和国别分析,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轨迹进行追踪。

△出售《芳草》小说月刊2010年合订本上下册全套,简装本,品相完好。售价每套80元,含快件邮寄费。存数仅10套以内,售完为止。联系人:本刊编辑彭新。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但文献数量极少。比如谢林(Schelling,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早在1977年就进行了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的研究,并且在1980年为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向美国白宫提出建议。诺德豪斯早在1982年就阐释经济学这一社会科学将其切入气候变化议题的两点原因:其一,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必须经由经济系统才可奏效;其二,气候变化也会影响经济系统的生产过程和结果,比如干旱会导致粮食歉收。这篇论文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对二氧化碳特性、国际减排合作、政策手段等相关问题作出论述。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经济研究刚处于萌芽阶段。199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提出气候变化会对人类活动以及经济发展造成影响。这份报告在全世界政府与学术界均产生了广泛影响,也正是以此为起点,气候变化经济的研究开始“步入正轨”。因此,笔者利用Web of Science这一核心数据库,以“climate change”作为标题,“economic”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991~2018年相关文献3632篇(见图1)。

图1 1991~2018年气候变化经济文献数量

从图1可以看出,1991~2004年的这个阶段,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平均每年数量不到50篇。2005年之后,气候变化经济类文献数量明显激增,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数量达到240篇。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长期在此领域耕耘的诺德豪斯,气候变化经济学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当年文献数量达到迄今为止的最高点,截至12月,文献数量在该年度达到405篇。

二、不同时期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追踪

(1)在网络爬虫设计中,以建立关键词特征值为基础,针对包装及印刷信息搜索需求制定高效的特征值评分规则,确保了抓取重点,评分机制同时作用于内链接和外链接,确保了抓取范围。

图2 1991~2018年被引用文献聚类时间轨迹

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年代对于气候变化经济的研究方向是不同的,但演进方向清晰可辨(见图2)。

图3则着重展示了2005~2018年气候变化经济研究热点的演变轨迹(图中圆圈同样采用年轮的显示方式,表示被引文献,图中的连线表示文献共被引关系)。通过聚类的方法得到图中右侧7个研究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综合评估(#0)、仿真模型(#2)、适应(#3)、保险业(#4)、渔业(#7)等主题上。在仿真模型(#2)热点上,对应的文献是所罗门(Solomon)的研究,其被引用次数达到138次,以及斯特恩(Stern)的研究(被引94次)。另外诸如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帕里(Parry)、莫斯(Moss)等的研究被引用率都很高(见表1),他们的研究集中在对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以及预测未来CO2排放增加的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全球GDP损失。表1列举了从1991~2018年被引用文章的频率排名前20的统计。

(2)参考横风气动,与侧向力系数对列车稳定性的影响,做到不仅要高速行驶,而且要保证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图3 2005~2018年被引文献显示的研究主题演变轨迹

表1 1991~2018年被引用频率排名前20名文章的简要信息

在图2中,整体颜色由深到浅(从图的右边到左边),表示文献被引用的年份由1991年过渡到2018年。圆圈表示某一篇被引文献,圆圈的面积越大,表示该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影响力越大。圆圈的内部还有像年轮一样的多个圆环,每个圆环的颜色深浅不同,表示该篇文献被引用的不同年份,圆环面积的大小表示在某一个年份被引用数量的多少。在图2中,每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表示某一个研究热点,当一个不规则多边形中的圆圈数量越多,生成的聚类主题的编码数字越小,在所有的研究热点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就学者所属研究机构进行分析,我们列出排名前14位的研究机构,如图7。我们发现中国科学院出现次数最多,达到253次[注] 学者所属机构出现次数统计包括一篇文章列出的所有作者,比如一篇文章有3个作者,都属于同一个机构,那么该机构出现次数算3次。 ,远远多于其他研究机构,说明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专注于气候变化经济研究的人数比较多。在这14家机构中,绝大多数为高校,专业研究机构除了中国科学院之外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政府部门有两家,分别是中国气象局和水利部。以上这些机构发表的文章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作者所属的机构几乎都是涉及气象或气候研究的专业部门(图7中列出机构的下属部门),所以有关气候变化经济的研究应该都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切入的。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气候变化经济学在不同国家(地区)的研究进展,我们给出1991~2018年各国(地区)文章统计图和统计表(见图5和表2)。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臣东家之子”是天下最美的人,何来的那么多“莫若”?试问,“东家之子”是天下人吗?如果是,那么“莫若楚国,楚国之佳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全是废话。用一通废话来称赞“东家子”之美,宋玉确实煞费苦心,只是这种语言方式太过穿凿。

在图4中,圆圈表示用关键词为要素聚类出相应国家(地区)的文献数量,圆圈面积越大,表示该国家(地区)的文献数量越多。每一个圆圈依然采用年轮的显示方式,圆圈内部每一个圆环表示不同的年份,颜色越深表示年份越早,颜色越浅表示年份与当年年份越相近,圆环的面积越大,表明相应年份的文献数量越多。图4中还有若干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表示依据关键词,通过聚类方法生成的不同主题,然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这一组关键词中凝练出一个聚类主题(带编码的聚类主题名称),聚类主题的编码数字越小,表明该主题越热门,相应国家(地区)的文献越多。图中不规则多边形中字体较小的数字分别表示某一个关键词所属的聚类主题,数字和圆圈之间的连线表示该国(地区)学者所研究的热点。

4. 2015~2018年,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综合评估(#0)、框架(#10)和社会排斥(#12)等主题上,气候变化经济学逐渐变为热门研究领域。这一时期学者们开始热衷于气候经济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更多地尝试用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解释、分析和预测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影响。虽然这一阶段发表文献数量较多,但是其引用的文献仍然集中在之前的几个阶段。从当前文献数量的情况来看,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前景十分广阔。

三、以关键词和国家(地区)分析研究热点

本部分重点分析气候变化经济学在不同国家(地区)[注] 笔者在分析文献作者所属国家时发现,英国的好多学者并没有按照其国家名称进行地理定位,而是按照地区进行定位,比如“英格兰”“苏格兰”等。因此,本文仍参照文献原有内容抓取“国家(地区)”信息,仅从学术角度进行研究。 的研究进展情况。我们继续以“climate change”作为标题、“economic”作为主题的3632篇文献作为基本数据源,提取文献中关键词和国别(地区)两个要素,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然后通过可视化方式,生成共现网络图谱(见图4)。

图4 1991~2018年关键词显示的国别(地区)研究热点分布

3. 2005~2014年,研究方向集中在北方森林(#1)、适应(#3)和保险业(#4)等主题上,气候变化正式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范畴。这一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是IPCC分别于2007年和2014年发布的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这两份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人类经济活动促使全球大气中的CO2浓度明显增加,这将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同时这一阶段,诸如斯特恩、诺德豪斯、威茨曼等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代表人物的研究成果也被广受瞩目。2006年,斯特恩受英国政府的委托,发表了题为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 的报告(该文被引用51次)。该报告全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另外这份报告围绕气候变化的问题,采用成本—效益方法进行了定量化的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尽早采取温室气体减排可以以当前较低的成本来避免今后高额的经济损失。但诺德豪斯则认为人们应该采取渐进式的减排方式,提倡征收碳税的手段来减少碳排放,这也就是后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将碳排放作为负外部性加以纠正的一种处方。威茨曼(Weitzman)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如果制定不同的碳排放目标很难解决全球变暖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建立一个具有单一的国际约束力的最低碳价格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阿杰(Adger)进行了气候变化脆弱性研究;帕里(Parry,2007)的研究指出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主要是未来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粮食不安全性、气候贫困、社会资源获取的不公平性等原因;罗贝尔(Lobell)对全球不同地区的粮食作物进行了气候风险分析,得出粮食作物极易遭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几个地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个别国家(地区)的圆圈最外侧有一个颜色较重的圆环,这表明该国(地区)在气候变化经济领域处在研究前沿,即该国(地区)的研究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注] 中介中心性是测度某一个节点在共现网络图谱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可用来衡量一个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研究主题是连接不同领域的关键枢纽,也可称其为转折点。 。从图4中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位于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可以看出,图4比较直观地展示了气候变化经济研究热点的空间分布轨迹。其中,最热门的主题是框架(#0)、叙述(#1)、气候变化影响评估(#2、#4)、最优经济循环(#3),文献发表主要分布在美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英格兰、中国等;此外美国也是关注CO2(#8)、多重平衡(#9)等主题较多的国家,澳大利亚还关注罗斯河病毒(#11)等问题,印度关注动态生物气候模型(#5)等研究,加拿大关注适应措施(#7)等问题,中国、奥地利、南非还关注近地面臭氧(#6)等问题,西班牙关注生态管理实践(#10)等问题。

本部分主要使用被引文献、共被引文献检索法来追踪气候经济学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所谓被引文献指的是文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如果有一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被引文献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频率较高,那它们共同研究的议题就是研究热点。共被引文献(Co-Citation analysis)是指:如果两篇文献共同出现在了第三篇被引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中,则这两篇文献形成共被引关系。基于被引文献、共被引文献进行的聚类分析,可以准确追踪和探索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变迁。笔者将1991~2018年共计3652篇文献逐年进行共被引分析,通过聚类方法生成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见图2)。

2. 2000~2004年,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因纽特人(#2)和农业(#5)等主题上,这说明气候变化开始与经济结合。首先对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所致的冰雪融化而成为最早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群体;气候变化也同时对农业生产部门造成影响。这一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1年发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由于人类的活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将不断增加,并将不断影响全球气候,而且从20世纪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不断增加,全球海平面高度也不断上升。该报告还提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一些措施,如CO2的减排问题,要充分发挥农业、草场和森林的碳汇作用以及政策支持措施等。

图5 1991~2018年文章数量排名前20名的国家(地区)统计

表2 1991~2018年文章数量排名前20名的国家(地区)统计

从图5和表2中可以明显看出,美国关于气候变化经济的文章数量遥遥领先,有1016篇。第二名是英格兰,有489篇。第三名是德国,有337篇。中国排在第6位,有214篇文章。单从文章发表数量来看,中国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且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这表明中国在气候变化经济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逐渐提高。但图4也显示,中国在气候变化经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4)和近地面臭氧(#6)等问题上。

四、中国学者被引文献分析

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出中国学者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文章数量有214篇,这些文献近年来共被引次数为6332次,被引年限从1997年起至今(见图6)。从图6中可以看出,1997~2006年被引文献数量相对较少。2007年以后,被引数量逐渐上升,特别是2011年以后,每年被引数量大幅增加,到2018年数量达到1543次。这表明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在逐年提升,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大。

图6 中国学者被引文献年度数量

图7 研究机构出现次数

1. 1991~1999年,研究方向集中在损害(#6)和共同演化(#7)等主题上,侧重于关注气候变暖本身所带来的问题,这说明气候变化的研究刚刚起步。这一阶段的代表研究成果是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该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谢林于1992年首次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1993年诺德豪斯研发了动态综合气候经济(Dynamic Integrated Climate Economy,DICE)模型,并用该模型测算了减缓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在当代,“美的标准”被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在街头巷尾,公交车上,机场门口,都可以看见巨幅的广告,向观众宣扬什么样的脸是完美的,你还可以更完美等等话题,在广告牌上往往也会标榜很强的手术效果对比,互联网的应用中,就更是各种造势、宣传,在微博上有网红的各种营销号、明星的通稿,淘宝上模特儿的穿衣搭配,微信上公众号的10万+的文章,甚至现在有专门针对女性研发的小红书类APP。一个整容手术似乎可以改变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老公出轨、就职困难、就业困境……等问题,整容手术被塑造成一个附带了改变命运功效的神奇产品,那么相应的高价手术费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中国学者关于气候变化经济研究的214篇文献所涉及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得到数量最多的是“生态环境科学”,有157篇;其次是“大气科学”,有142篇;此后分别是“工程学”“地理学”等。我们发现以上这些研究主题都属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笔者也曾经查阅知网(CNKI)上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也都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比如气候观测、气候预测等方面。虽然也有涉及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方面相结合的研究,但是很多仍然是在总结和归纳国外有影响力学者的研究,鲜有开创性的进展。

五、结论

1.气候变化经济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即1970~1990年是萌芽期。1991~2005年是气候变化经济研究的初期阶段,每年发表的研究文献不到50篇。2005年至今,是气候变化经济研究的发展期,文献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学者们将气候变化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引入了很多经济学概念与模型进入到气候变化领域,如外部性、成本内部化、成本效益分析等,大大增进了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气候变化经济学作为一个分支、交叉学科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展望未来,随着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国际国内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加深,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发展空间还十分广阔[注] 笔者在归纳和学习国内外文献时发现,也有一些国外学者认为经济学理论不能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有效途径。比如美国学者马克·萨果夫(Mark Sagoff)认为:气候变化不是一个集体行动问题。因为我们和后人不存在共同利益,来创设集体行动困境问题;气候变化不能被理解成市场失灵,因为当代人与后人之间不可能达成市场关系。他的结论是应从伦理学的角度去透视气候变化问题。因此,这给未来继续研究气候变化经济的学者们一些启示:研究气候变化问题,仅仅关注经济学和气象学、气候学的结合可能还不够,应该更加全面地将社会科学中其他的适用理论充分融入进来。 。

近日,水利部发布公告,决定向24家企业颁发2013年度第二批水利工程启闭机使用许可证。获证企业名单如下:

2.中国学者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的成就可圈可点。目前,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章数量排在全球第6位,而且中国学者对国际前沿的研究关注度也很高,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被引用率也在逐年提高。特别是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布以后,就有很多学者发表评论,马上跟进。不过总体而言,中国学者并不处在气候变化经济学的研究前沿,而且研究主题也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

3.未来中国学者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将大有作为。考虑到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到我国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我们完全可以预计,中国学者完全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做出原创性、国际性的学术贡献。例如,为了利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造成的全球气候治理真空,中国学者可以并且应当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向国家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中国学者要更多地强化原创性科学研究能力,研发出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气候变化经济模型,为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新时期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实效的角度来看,运用互联网思维去指导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面临新的难题和挑战,主要在于教育观念亟需转变、教育载体有待创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需融入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思维引入教育实践中,分析和理解教育过程出现的新问题,这是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的现实把握。

参考文献

[1]陈悦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2]段宏波、蔡宗武:《创新、内生增长与气候变化:2018年度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得主的贡献简评》,载于《管理评论》2018年第10期,第3~13页。

[3]方虹等:《尼古拉斯·斯特恩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贡献》,载于《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5期,第98~107页。

[4]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5]李宁等:《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研究热点的足迹可视化:整合被引文献和突现词》,载于《地球科学进展》2018年第8期,第865~873页。

[6]李祝平、欧阳强:《马丁·威茨曼对当代环境经济学的贡献》,载于《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9期,第106~114页。

[7]马克·萨果夫等:《气候变化能用经济学术语诊断吗?》,载于《环境经济》2015年第36期,第18~20页。

[8]彭保发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贡献》,载于《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12期,第141~151页。

[9]Chaomei Chen ed.,“Emerging trend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in CiteSpace”,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2012,12(5):593-608.

[10]C.M.Chen,“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57(3):359-377.

[11]H.J.Houghton ed.:Climate Change 200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2]H.J.Houghton ed.:Climate Change :The IPCC Scientific Assessmen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rst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3]Marie B.Synnestvedt ed.,“CiteSpace II:Visualization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in Bibliographic Databases.”,AMIA ...Annual Symposium Proceedings .AMIA Symposium ,2005,724-8.

[14]M.Parry ed.: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5]N.Stern: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 ,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6]Richard H.Moss ed.,“The Next Generation of Scenarios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and Assessment”,Nature ,2010,463(7282):747-756.

[17]S.Solomon ed.: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8]Thomas C.Schelling,“Some Economics of Global Warming”,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82(1):1-14.

[19]W.D.Nordhaus,“A Review of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7,45(3):686-702.

[20]W.D.Nordhaus,“Optimal Greenhouse-gas Reductions and Tax Policy in the Dice Mode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3,83(2):313-317.

中图分类号: F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151(2019)09-0060-10

标签:;  ;  ;  ;  ;  ;  

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发展历程追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