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余花惠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余花惠

上海瑞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1210

摘要:当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等级及建设规模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整体情况来看建设投资越来越大,施工质量越来越高,工艺要求越来越严,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影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进而不利于道路桥梁的可靠运行和安全使用。本文分析了道路桥梁发生沉降的原因,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作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 道路桥梁沉降路段形成原因分析

1.1桥头引道地基设计质量缺陷

在道路桥梁地基施工中,地质钻孔数量少,钻探深度不够,导致对地基软土层位置、性质和深度分析肤浅,使用桥梁路堤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不当;设计人员对软土地基防治理论和科学计算模拟不足,使得设计和实际相分割。加之雨水长期冲刷道路桥梁加快路基受损速度,影响路基强度和抗剪切性能,日积月累导致道路桥梁发生不均匀沉降。

1.2 桥台背路堤压实施工存在不足

道路桥梁施工需要对桥梁和通道等地桥台背进作填土处理,该施工技术复杂不易有效掌握,受限于施工材料、工艺流程和施工人员经验等,如果工艺把控不当容易导致道路桥梁沉降段发生不均匀沉降;道路桥梁通车量大,承载量高,加之受自然环境影响,也使得道路桥梁使用中发生不均匀沉降,继而影响道路桥梁路面整体平整度。

1.3 路堤变形引起沉降

道路桥梁施工所用台背回填材料多为黏性土,但因地方地形、气候、空气湿度等条件限制,台背土压实效果各不相同,一旦下方含水量不足,压实度及密度不达标,投入运行后台后填料受自重和车轮荷载产生压缩沉降造成路堤变形。

1.4 桥头搭板设置不当引起沉降

桥头搭板用于防止桥端连接部分沉降,共置于桥台或悬臂梁板端部和填土之间,随填土沉降而转动,车辆行驶时起缓冲作用,当台背填土产生沉降也不会产生凹凸不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桥头搭板近台端多布设于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下或平路面基层顶面,车辆荷载传压至路床,加之雨水从衔接处伸缩缝下渗,使得填料水土流失路堤过大沉降,搭板脱空并迅速变为弯拉结构,脱空部分发生开裂,再则因桥梁和其相接的路堤材料结构刚度不够,道路桥梁投入运行也会产生沉降。

2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

2.1优化道路桥梁沉降段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有利于改善支承建筑物土地的承载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抗渗能力。针对施工现场选择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厚度大且属于软土层施工中为避免本身地形土质原因造成地基侧移挤动,需减少回填材料使用,增加地基刚性。沟壑地段土地含水量高则要严格控制土层水分,使用暴晒方式,做好排水系统施工。对处理后的地基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以及埋深,针对性的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予以修正,基础宽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设为零,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设为1.0。

2.2 加强搭板设置

2.2.1 重设伸缩缝。取消普通桥台部分背墙,在搭板和梁体间设置伸缩缝,提高行车舒适度,阻止雨水渗透至台背,避免发生开裂,有利于施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2.2.2 改进布设位置。搭板采用下置式布设于路面底层下面,并按单段式设计。搭板下现浇一段水泥稳定碎石或卵石砾石垫层,垫层横向要宽出搭板,搭板远端要长出50厘米左右,以1∶3(纵横比)坡度和路面底基层衔接。

2.3 台后填筑

通常情况下台后填筑从2m处开始填土,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因地制宜作出调整。如果桥台基底坐落于填土上面这就要求台下和台后填土采用分层夯实填筑,为方便施工可从路堤顶面倾倒松土,增加背墙压力,因为台下土可能发生自然滑动,因此填土沉陷量要足够,否则过早产生工程病害。遇到桥台基底偏心及其应力不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时在基底下加打基桩,合理适用一定数量的斜桩。如果桥台基底高出地面则在填土前进行打桩,如果填土沉陷,填土内桩身不能发挥出支撑作用,也可能产生负摩擦力,此时填土后在打桩时需要把桩身穿过填土以增加贯入的阻力,土层本身压力和支承力能够抵消由此产生的沉降,填土完毕静置一段时间,待大部分土层完全沉陷再打基桩。多跨连续梁固定支座桥台则要先计算出桥台能够承受并施加的制动和牵引力,需要良好且完整岩基,能够嵌进岩面之内,土质基底使用桩基,需要受力良好的土层。

2.4填筑台后施工

后台填筑时要选择压缩性能强的填充材料,此类填充材料一经压实能够有效防治地基沉降,减少荷载产生的累积形变。后台填充材料刚度要介于路基和桥台材料刚度之间,材料透水性能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5 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组织

桥台施工结束需要及时进行路堤施工作业,在路堤碾压中要保证其压实方式、压实强度和桥台碾压施工一致。路堤和桥台连接部位在碾压和填实中保持同步。

2.6 优化道路桥梁沉降段排水施工

施工中要考虑施工的降水量,降水量多发地区要加强防水,设置充足排水管和沟槽,防止道路桥梁沉降段雨水长期累积,减少雨水对道路桥梁填土结构浸泡,降低路基坍塌几率,防止沥青路面过早损坏。另外施工中针对当地地下水位适当抬高路基高度,以此减弱或防止雨水浸泡。

2.7 加强沉降路段维护

路基修护作业打破原本路面土层平衡,路基将承受相应负荷压力,使得路面遭受带来沉降危险。道路和桥面维护可以通过限行,限制车辆通行控制路面桥面所承受的负荷压力;雨水、雪水渗透容易破坏土层平衡,因此要加强积水及时排除,减弱和防止沉降段路基路面病害的发生。

3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作为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施工设计,合理用好施工技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道路桥梁过早发生病害影响通行能力,提高交通安全性能和车辆运行的舒适度,确保工程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袁锋.试分析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J].科技致富向导.2012(4)

[2]蒋海平,胡伟锋.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3]沈天霖.简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18)

论文作者:余花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余花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