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技术问题的探究论文_孟令娟

食品检验技术问题的探究论文_孟令娟

孟令娟

哈尔滨市阿城区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 要 食品安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平稳发展,食品检验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探讨食品检验技术的发展,及时发现、解决食品检验技术问题对于提高食品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检验技术 检测设备 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稳定。目前,我国食品检验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食品检验的结果产生不利影响,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提高食品检验技术,保障食品安全。

1.目前我国常用的食品检验技术

1.1微生物检验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所需时间较长,通常要用具有一定选择性的培养基来定性定量地完成微生物的筛选工作。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O157和阪崎肠杆菌等致病菌的筛选,通过检验可以明确有害微生物的种类。为了有效控制此类微生物,应当严格把控生产过程,在食品生产时采取无菌操作,以避免微生物带来的食品污染,为食品安全带来更进一步的保障。

1.2感官性状检查

这种检验方法主要是依靠人的感官系统,配合科学实验中产生的数据来制定统一的评判标准来检验产品的质量特征。在这种检验过程中,人的视觉、嗅觉及味觉等都会被用到。这种方法有很明显的优点:操作过程比较简单,无需任何辅助仪器即可完成;能够及时发现食品质量问题,用最快的速度作出处理;能够及时发现食品异样时的任何变化。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过分依赖于人,在人的感官不灵敏或者操作人员不专业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理化检验

理化检验是目前最常用的食品检验方法,该方法一般采用大型仪器完成检测,如GC、HPLC、AAS等,或包括GC-MS、LC-MS、ICP-MS等在内的仪器联用技术。这种方法能够针对食品内的添加剂、真菌毒素、农药兽药残留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违法添加物质、营养成分等进行研究分类。目前,这种检验方法十分有效,在未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我国食品检验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建立了一批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基本形成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并制定了国家食品标准1800多项、行业标准2900多项,为食品检验提供了有力保障。经过不懈努力,我国食品检验已初具规模,具有规范的食品检验流程。食品检验技术主要有感官检验法、化学检验法、微生物检验法以及酶检验法。其中微生物检验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占据了食品质量检验的重要部分,食品中众多微生物的检测也有相应的标准数据。

3.食品检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检测技术缺乏

现如今,虽然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在不断地完善,但是有很多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仍旧没有探索出来。例如:食物表面有化学农药残留的问题,相应的检测技术就较少,许多食物表面存留的化学物质,都不能够通过食品检测技术检验出来。并且在一部分非食用性食物的原料生产领域,一些企业在食品加工和生产的过程中会使用甲醛、膨松剂、双氧水以及吊白块等食品添加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食品添加剂都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物质,但是由于我国现如今的食品检测技术不完善,并没有发现可以统一检测的标准和技术,所以检验这些化学物质时大多使用定性的方法来进行检测,而定性检测方法的准确度不高,并不能检测出这些食品添加剂是否超出规定的剂量。所以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面,有许多食品添加剂只能规定它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而缺乏标准的检测技术,导致相关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无法可依,使不法食品生产商“投机取巧”,从而埋下食物安全隐患。

3.2检测技术不够成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已出现,成为一项新兴的监管技术手段,并逐步被推上历史的舞台,受到食品监管部门的欢迎和应用。快检技术是执法部门快速检测食品质量是否安全的有效技术,因为是新兴技术,所以发展还不足够成熟。例如:近几年在我国的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农药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发展。在比较受重视的环境污染检测领域,发达国家拥有可以检测出二恶英及类似污染物是否超标的检测技术和手段,也具备检测激素、瘦肉精和氯丙酵痕量的检测技术和精密仪器。除了这些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之外,部分发达国家在食品中疯牛病蛋白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方面的投入也十分巨大,我国虽然在这些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上也有投入,但是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依然不够成熟。

3.3检测设备不够精密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检测设备也影响着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现如今我国有许多检测设备都不够精密,检测项目局限性较大,检测设备的质量也较差。虽然,大多数检测机构在检测食品过程中使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设备,但这并未赶上发达国家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还未普及。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机构往往使用技术含量很低、操作简单的检测方法,导致检测的样本处理较为传统,且净化的结果也比较差,使得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都无法保证。

4.提高我国食品检验效率的有效措施

4.1加强对检验部门的建设力度

随着市场上食品种类的增加,检验的力度也应该随之增强,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注重检验部门的建设。在建设检验部门时,资金的投入力度要加大,拥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对于快速准确地得到检验结果十分有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有素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开展必要的培训,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供技术人员学习借鉴。对精心培养出的科研人员要有必要的挽留手段,可以适度地提高工作待遇。

4.2加强食品检验的监管力度

在监管方面,首先要完成监管体系的建设,制定一套合理的监管制度,将制度的每一条都能够落实到工作的细节中。其次是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管理,不仅是对大型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小型的生产企业也要进行监管。针对检验机构监管人员不足的情况,可以鼓励在社区等地区建立小型的临时监管机构,由专业人员培训后肩负起对小型企业监管的责任。最后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建设网络监控平台,实现全面监管。

4.3提高检验技术,完善检验手段

在居民的饮食结构变得越来越丰富的同时,检验的手段也应该一同发展。目前有些危害性物质的检验存在隐患,有很多具有危害性的物质无法被检验出来,发现时已经有很多人受害。这种局面只有通过提高检验技术来改变。检验机构要注意检验手段的研究和引进,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手段来丰富自己,培养专业人才,尽快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检验手段,为保障国民健康不懈努力。

4.4培养新型专业技能人才

食品质量检验部门还要重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养,有计划地对现有人员进行检验工作中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提高食品质量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注意吸收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使本单位管理水平和检验能力得到新的发展。同时,要重视鼓励进行食品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使质检能力不断提升,适应不断发展的检测标准和要求。

5.结语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现代社会已经不是吃饱饭就能满足一切的时代,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吃出健康、吃出幸福,而保证这一切的前提是食品安全。人们常说病从口入,食品的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检验部门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采取有效手段提高检验能力,保证人们日常饮食的安全与健康。

论文作者:孟令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食品检验技术问题的探究论文_孟令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