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做好小城镇居住区规划的思考论文_阿丽娅.阿不都热合曼

对如何做好小城镇居住区规划的思考论文_阿丽娅.阿不都热合曼

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城乡规划管理局 838100

【摘 要】小城镇居住区规划是小城镇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实现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为居民创造舒适、便利、卫生、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布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加强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基本原则;建议

近年来,大城市人口急速膨胀、住房价格居高不下以及交通网络遍布大中小城市,因而小城镇房地产市场异军突起,小城镇的城市化战略使得一个个居住小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吸引广大农村人口以及大中城市人群购房。随着城市的不断成长,居住区层面的规划内容与目标也在不断地变化,但综观当前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现状,仍然远远落后于大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状况,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市场和百姓对其需求的程度。因此,总结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已迫在眉睫。

一、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包括:第一,居住区规划滞后。首先开发商对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少,住宅设计很大程度上在套用图纸,尽可能通过经济的方式排布各功能空间,缺乏对人本元素的考虑。另外,有些小城镇居住区无规划设计,格局陈旧,杂乱无章,或者即使有规划设计方案,但出于经济利益、行政干预等因素自行随意改动设计方案,致使居住区规划建设摆脱不了以前陈旧古板、不合理的格局。第二,资源利用率低。首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土地是小城镇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但在小城镇建设中,用地大都以协议 让为主,造成小城镇建设使用土地普遍存在廉价、土地使用率低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其次,一些新建住宅层高过高,开窗过大,加之普遍使用黏土砖、普通钢木窗等传统建筑材料,热工性能差导致住宅能耗很大。另外,由于设计不适应居住需要的变化、建材质量低劣,再加上盲目攀比心理作祟等种种原因,部分小城镇住宅使用寿命短,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三,居住区内环境质量差。从居住区内环境来说,住区内缺乏对生态绿地的规划,与住区配套的绿化、户外活动场地、污水处理及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居民小康生活的需要。生态居住区的建设有益于营造生态安全的城市,人们不仅需要宽敞的居室,更需要在阳光下畅心游憩的绿色空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优良的环境与足够的绿地无法保证居住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第四,地域特色消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小城镇为主要聚居点的新一轮建房热潮席卷大江南北。而材料、设备、施工的趋同化,使得从南到北都是枯燥单调的方盒子楼房和粗陋的装饰。第四,地域建筑文化特色丧失,地方材料和有科学价值的传统技术方法被弃用,全国各地小城镇住宅已经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第五,公用设施缺乏。小城镇居住区的建设开发缺乏整体性考虑,没有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物业管理一并纳入开发程序,考虑的欠缺致使小区智能化设计及可持续性设计缺乏,物业管理混乱。

二、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努力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理性原则

现代小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地方行政的中心和经济中心,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从节约资源和优化配置,集中力量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出发,对小城镇进行调整,改变小城镇的布局,做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小城镇的发展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小城镇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要保持这个过程的延续性,就必须采取措施,使其不断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不断的可持续的得到发展。

3.坚持规划先行,规划设计应具有前瞻性

编制好小城镇发展规划,不断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产业强镇,把生产发展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产业集群,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功能兴镇,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促进小城镇建设。

三、加强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建议

1.做好前期规划设计,有效提升资源

利用率为充分满足小城镇居民居住使用住房需求,开发商应加大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开发力度,不应随意套用图纸,为单纯实现低成本投入便以经济方式进行功能空间的排布,而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前期规划设计,确保住宅格局规划适宜合理、井然有序,既应确保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经济适用,同时又应突出其功能性,不应基于行政干预等影响因素便对设计方案随意改动,应致力于规划建设的推陈出新、格局便利、合理与适宜。在利用资源层面小城镇设计规划应注意提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杜绝严重浪费现象。虽然小城镇用地主体以协议形式出让,价格低廉,然而本着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节能等理念我们仍然需要节约利用,杜绝由于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而引发的建筑能耗过大与其他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

2.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优化居住区生活环境

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由小城镇居住区现行环境来讲,其缺乏必要的绿地生态规划与配套的户外活动、绿化场地、处理污水与收集垃圾等基础设施,因而无法科学满足居民健康、小康生活的综合需要。为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打造生态型居住区域的重要性,本着和谐、持续、环保、节能的理念努力营造安全生态居住区域,令人们不仅居住于宽敞明亮的居室中,更应享受沐浴阳光、畅心休息的环保绿色室外空间。同时,我们还应依据小城镇居民不同的年龄层次、活动需求建设老年活动室、室外活动锻炼器械、儿童活动休闲场所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区域规划设计公共绿地、休闲场所,进而打造出真正平衡、健康、优质的小城镇居住区生态系统。对于缺乏公共设施的普遍现状我们应由整体性开发规划建设层面进行系统考虑,纳入配套服务公共设施与物业管理至开发程序之中,引入良性竞争,秉承智能化、持续性优质设计理念确保居住小区秩序化、高水平物业管理,增添新型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项目,进而全面提升人们居住生活水平。

3.因地制宜,创造地方风格与特色

因地制宜是进行居住区绿化建设的重要原则,规划要符合居住区环境实际,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形式和内容要统一,绿化景观是物质和文化艺术的结合,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尊重历史自然,并以科学的态度来创造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要求的人居环境。必须注重把握绿地的性质、风格和主题,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才能做到与环境融洽,满足人的审美及心理需求。乡土树种的利用也是绿化种植的基本原则,植物物种的自然分布,确定了它是该区域最优势的植物种群,盲目引种,既扰乱了植物的自然分布规律,还会带来生物灾害,以至造成经济损失。所以科学的选择与配置是居住区绿化成功的关键。此外,地方材料的使用和开发利用也是居住区绿地建设必须重视的问题,合理的使用地方材料即可节约建设投资,也有利地方风格和特色的形成。

总之,做好小城镇居住区规划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加以重视,优选有效措施,科学合理规划,为居民创造舒适、便利、卫生、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园园.浅谈小城镇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管理[J].中华民居,2012(07)

[2]樊东.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

[3]高中清.浅析小城镇居住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论文作者:阿丽娅.阿不都热合曼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6

标签:;  ;  ;  ;  ;  ;  ;  ;  

对如何做好小城镇居住区规划的思考论文_阿丽娅.阿不都热合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