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学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论文_刘生

如何预防小学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论文_刘生

刘生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一小学 755100

【摘要】《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在运动技能领域特别提出“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而且在不同水平阶段都明确了安全第一的要求。但在小学生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身体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影响较为严重对一般学生来说,运动损伤将影响其健康学习,也给其它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在体育活动中出现的身体伤害事故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学生自身状况、学校的场地、器材状况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对此我们要多方面关注并及时地做好预防工作。

【关键词】体育活动;预防;伤害事故;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011-01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未雨绸缪,措施上防微杜渐

学校的工作虽然千头万绪,方方面面,但是作为学校领导在关注各方面业绩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尤其是在学校活动中要时刻警钟长鸣,要紧绷安全这根弦。

二、管理上要切实形成网络化、层次化、精细化

学校里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时,首先要以人身安全为前提开展各项活动。其次,分管体卫艺工作的副校长要召集负责体育活动的组长制定相关方案。第三,体育组长要组织专兼职体育教师对制定出的活动方案进行充分讨论、修改、补充使其更加完善,最后报请学校领导层审议,方案通过后方可执行。第四,要经常组织安全、后勤、体育组等相关人员对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不定期排查,发现问题,马上处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活动中要按项目、规模大小、人员多少,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做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重点突出

小学体育活动主要有体育课、体育比赛(运动会)、阳光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不论哪种形式的活动,都应有详实的计划及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不在活动中出现意外人身伤害。体育活动中的人身伤害又称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生理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肌肉拉伤、擦伤、刺伤、切伤、脑震荡、晕觉、肌肉痉挛,运动中的腹痛、关节扭伤、关节脱臼、骨折等。体育教师要了解体育运动损伤,防止体育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学生能够安全的从事体育运动。

(一)体育课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和安全保护措施。上体育课时,要强调在夏季按常规不准穿凉鞋、拖鞋、裙子上课,以防学生在跑步、跳跃或其它活动时鞋带拔断,划破脚趾。冬季在中长跑课上,活动前要及时提醒学生适当减少一两件衣服,等跑完后再把衣服穿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舒展自如的进行中长跑运动,另一方面不至于因跑完出汗后而引起感冒。如在武术或器械的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活动相关关节、肌肉、韧带后再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有低到高的逐步学习落实相关动作,顺利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避免学生发生肌肉、韧带拉伤或者关节脱臼、骨骼挫伤、断裂等运动性损伤。

(二)在体育比赛(运动会)中,裁判员老师要严格按照总裁判长的要求,在各项比赛中都要切实把安全放在首位。众所周知,在小学运动会上,多数裁判组老师都不是专兼职体育教师,对一些项目比赛的动作技术和操作方法甚至都不清楚,所以大多数教师可能只关注了按时或尽可能提前完成比赛任务,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体育比赛中其实暗藏着许许多多的安全问题,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三)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既要关注内容,又要体现形式,更要保障人身安全。近些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可以首先合理的将足球、篮球、乒乓球场地先给安排好,既要其次,在这些场地的边缘安排踢毽子、跳短绳、打羽毛球、板羽球。这些项目不用占据太大的场地,只要场地平整,人员不要太过密集都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人身安全。再次,安排跳长绳、跳跳球、摇呼啦圈等项目。最后安排象棋、围棋、五子棋等项目。经过缜密地安排,高效的组织,让体育的阳光既沐浴了学生,又惠及了教师。在阳光体育活动中既锻炼了师生的身体,又增进了师生的相互交流,同时也融洽了师生关系。

(四)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要合理引导,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也要自觉遵守和落实平时课堂上的纪律和方法。课外体育活动,顾名思意指的是课堂之外的时间里学生开展的个体或小团体之间的锻炼形式。如早晨、中午到校比较早,下午放学作业做完早,周末或节假日早上或下午的时间都是很好的课外锻炼时间。这种活动因为没有老师在现场指导,时间上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不高度重视的话也会存在一定的人身伤害。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时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和方法。

总之,广大体育教师在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练习的同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全面落实《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各项要求。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学生逐渐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只要学校各方面协同努力,经常加以正面引导,相信在今后的活动中预防和自我保护也一定能成为一种习惯。只要我们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做好前期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就会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各项体育活动正常进行,让少年儿童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课程标准》[A].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A]新华网 2007-05-25

[3]王铎全.《教师之友》[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393-394.

论文作者:刘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如何预防小学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论文_刘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