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的互动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实现_两个转变论文

二者的互动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实现_两个转变论文

两个转变的互动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实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个转变论文,互动论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了艰辛的努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未能很好对接。“十二五”期间做到“两个转变”互动,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并提出,是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成果。然而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提出,还不等于“两个转变”的同步实现。从“两个转变”的方针理念到“两个转变”举措的实施,有一个长期的实践创新过程。

首先,1992年我们党就提出了经济体制转变的目标,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1995年才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开始就滞后于经济体制转变。

有学者认为,由于积累率低、资本稀缺和人均自然资源匮乏,中国共产党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就重视经济效益问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隔两年就要开展一次“增产节约”运动,毛泽东1958年还提出“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出在资源约束型经济体制下,要求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改革开放后,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国民经济的十条方针,可以说是重视和尝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开端。以后中央也多次提出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要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到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历史地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确多次提出涉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针政策,但严格地说,还没有正式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是1956年开始起步的。在党的八大上,刘少奇和周恩来所作的报告都谈到了改进经济体制的问题,陈云的大会发言明确提出了工商业生产经营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工农业生产以计划生产为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统一市场以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体制改革构想。新时期我国经济改革以市场化为取向,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崭新思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方针,1992年初邓小平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转变的目标确立下来;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表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提出迟于经济体制转变目标的确定。

其次,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经济体制转变的文件,但没有出台专门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见。

1993年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进行改革的第一年,当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5年7月19日,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关于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要点》,要求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配套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体系。1996年3月7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1996年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集中力量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其他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做到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配套推进、务求在重点难点上取得突破。1997年4月29日,国务院又批转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关于深化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深化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工作,对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至关重要。1998年5月10日,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更好地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消费者的利益,真正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体系,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完善财税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这些有关经济体制转变的文件中涉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很少。

党的十四大作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后,1993年3月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建议将“八五”计划年均增长速度6%调为8%—9%。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宏观经济过热问题,江泽民1993年11月14日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发展要有新思路,真正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不能继续走盲目追求产值和扩大投资规模的粗放经营的老路。这正是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两个转变”的大背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要求提出了,但还没有出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具体举措。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转变后,党和政府开始反复强调“两个转变”。1996年3月5日,李鹏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但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发布做到三个“有利于”的政策规定。1999年以来,朱镕基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指出,要制止重复建设,继续压缩纺织、煤炭、冶金、石化、建材、机电、轻工等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坚决淘汰那些技术落后、浪费资源、产品质量低劣和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进一步关闭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厂小矿;淘汰落后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一些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但必须指出的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和国家除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见外,还未曾制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专门文件。

再次,1995年以来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本上是在两个轨道上运行的。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两个转变”之前,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是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变分开阐述的,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集中阐述“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时也未阐发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关联。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但还未具体阐明经济体制改革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未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体制改革。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分别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但这些文件也都还没有具体阐述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互动关系。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并提出后,是胡锦涛最早深刻揭示了“两个转变”的本质联系。1996年2月6日,胡锦涛在广西考察工作期间同南宁市部分国有企业负责同志座谈时指出,要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前者旨在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后者着重指明生产力如何发展,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推进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于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① 循着这一思路,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等,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些已把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一个整体来阐发。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变具有内在关联性。经济体制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体制转变的根本目标。离开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缺少动力;离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变就缺乏意义。“十二五”期间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在“两个转变”互动上下工夫。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为做到“两个转变”的互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不仅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和方向,而且推出了一系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举措。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必须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要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情况。②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200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节能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各地区、各部门相继作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但要实现“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节能提高能效的贡献率要达到85%以上,这也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巨大挑战。2010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5月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要求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切实加强用能管理,强化重点耗能单位节能管理,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加快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节能减排预警调控。“十二五”期间,必须不断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第二,要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节能减排的法规要求。

依法治国与科学发展,必须明确节能减排的法治要求。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法律。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修订了1997年11月1日通过的《节约能源法》;2008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修订了1984年5月11日通过的《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通过《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12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6次会议修订了1997年12月29日通过的《防震减灾法》;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修订了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

2009年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指出,要强化节能减排,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鼓励和支持使用洁净煤技术,积极科学地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增强碳汇能力;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作用,确保党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2010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人民法院认真研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审判工作提出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为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第三,要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变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和国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目标;与之形成鲜明的对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定并实施了一大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政策。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国务院就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的意见和决定。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务院又不断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举措。2007年10月17日,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2008年1月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6月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8月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知识产权局、中科院、工程院《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2009年6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9月26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2010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7月5日,国务院提出《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政策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覆盖。包涵产业政策、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二是可操作。国务院批转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包括《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等三个实施方案与三个操作办法。三是机制性。为抑制高耗能企业盲目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等问题的通知》,决定取消对高耗能企业的用电价格优惠,坚决制止各地自行出台的优惠电价措施,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对超能耗产品实行惩罚性电价,整顿电价秩序,加强监督检查;国家电监会也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电量全额收购、差别电价、脱硫电价等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各地自行出台的优惠电价的检查力度,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

“十二五”期间,必须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采取更有力措施,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使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30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已近20年,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变未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联结。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可能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市场经济改革也不能自动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必须深化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已涉及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旧体制的弊病没有完全克服,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更大的精力集中到加快改革上来。”但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变的内在关联性未展开阐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2010年2月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来推动,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首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以企业为主体,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要落实到促使企业从粗放型向注重技术创新的集约型转变。

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需要让更多企业切身体会到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已难以为继,而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才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

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长时期没有得到扭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即谁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行为主体。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建立在资源、环境、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上。企业作为经济主体之所以热心粗放型扩大再生产,是因为劳动力价格低廉、原材料价格低廉,而企业从事低端的加工贸易、缺少竞争力也缘于成本低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走出传统的低成本的“比较优势”。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要解决企业粗放型扩大再生产的投资冲动,需要提高劳动力价格,提高物质资源的使用成本,提高原材料的价格,增加企业粗放型扩大再生产的成本。这样才能促使企业从粗放型经营转向注重技术创新的集约型经营,因为通过技术进步才能在少消耗资源的前提条件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积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更多地运用新技术,自然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低素质劳动力逐步被淘汰,更多地使用高素质劳动力,自然就促使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劳动力素质提高和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自然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其次,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要落实到资源价格市场形成与环境治污市场化补偿上,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调节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价格改革相对滞后、重要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低相关联。目前的资源税过低,既不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也不反映供求关系,低廉的资源要素价格使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粗放。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就是要通过重要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改变资源产品价格低、重要资源问比价与差价不合理、资源价格体系扭曲的问题。

200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启动了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借鉴我国在历次价格改革中所总结的经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总体思路应以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为目标,以煤、电、油、运和土地等重要资源的价格改革为重点,以探索与完善资源产品的价值构成体系和成本摊入方式、完善现代产权、改革财税制度和资源垄断市场格局等为主要内容;以价格调整与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双向协同、互相推动为主要方法。国家发改委在《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重点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践证明,低能源价格政策会造成能源消费规模增长过快、能源低效或无效使用,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还必须建立环境治污市场化补偿机制。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实践。自2005年起,我国水治污试行生态补偿机制,上游污染企业有义务为下游受害市民买单。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环境控制政策分为命令控制型政策和经济激励型政策。排污权交易通过赋予环境容量以价值、确定环境资源的合法产权并允许以产权自由转让方式有效配置环境容量资源、实现降低污染控制的社会总成本,成为实现总量控制的有效经济激励型手段之一,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和节能减排的抓手。目前我国减排主要依靠行政命令等手段,容易引起反弹,应重视制度创新,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建立减排长效机制,引入和借鉴排污交易制度,推动污染减排定量化管理,由单一行政管理向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过渡,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过渡。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加大补偿力度,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各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再次,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要落实到政府间接调控上,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为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多作贡献。

经济增长的“粗放”或“集约”两种不同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存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农业中的级差地租时,就阐述了“粗放耕作”和“集约化耕作”两种农业经营方式。近些年来,学界一般从外延型、数量型、效率型、制造型增长等角度界定粗放型增长,从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创造型增长等角度界定集约型增长。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也可阐释为速度型增长与科学型增长。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概念,胡锦涛2009年11月15日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的讲话和2010年9月16日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的致辞都倡导“包容性增长”,这是对集约型增长或科学型增长的新表述。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配置权限,各级政府也患了投资饥渴症。推进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政府应履行制定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责任,践行包容性增长,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片面追求GDP的地方政府政绩考评机制,不仅要考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经济增长指标,更要考评民生改善、产业结构、科技进步、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等发展指标。

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和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把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推动科学发展。“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来推动,经济体制转变要围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展开。只有坚持“两个转变”的互动,坚持体制改革服从和服务于经济转型,着力构建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在转型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注释:

①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53页。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330页。

③ 《胡锦涛首提“包容性增长”概念或写入十二五规划》,载于2010年9月28日《中国经济周刊》。

标签:;  ;  ;  ;  ;  ;  ;  ;  

二者的互动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实现_两个转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