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分析论文_陈以天 苏海伟

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分析论文_陈以天 苏海伟

(江苏大学,江苏省 镇江市 212013)

摘要: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无论是哪种文化,从其对应的语言当中,均能找到其身影,而各种语言也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背景。因此,在日语教学过程中,深入且全面了解中日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十分必要与迫切。本文分别从语言学习与文化、文化差异与语言两方面就中日文化差异作一探讨,最后深层剖析了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中日;文化差异;文化渗透;日语教学

针对语言学习来讲,其并非一个处于孤立状态或简单的过程,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对语言特殊的社会文化及背景有一全面、深入的了解。要想最大程度保障日语教学水平与质量,除了要对语言文化、语言知识等进行详细且深层次讲解外,还需要帮助人们有一清晰认知,只有这样,方能将日语学好。回顾历史,中日两国间在具体的文化交流上,已经有十分悠远的历史,但学生对日本的了解,大多是地理、人文层面的,对其语言文化方面的了解,却不够深入。本文基于中日文化差异,探讨日语教学当中的文化渗透。

1.语言学习与文化分析

文化囊括所有人们社会的智慧,囊括了整个民族体系当中的所有内容与活动方式。在整个文化架构当中,语言为其基础所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语言在整个文化当中起到基石作用;其二,语言在实际应用中,还受到文化的持续熏陶与影响。文化有着比较广的涉及范围,其意义并非单纯局限各种衣着饮食,而是某个人在其所生产的整个环境当中所建立起的那种语言形式、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处事哲学等,此些均为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还需要指出的是,所有文化均具有其独特性,语言同样有其多样性。在对一门外语进行学习时,除了要对其语法、语音、句型短语及词汇给予掌握之外,还应了解此种语言的民族是怎样观察与看待事物的,还应了解他们是怎样借助自身语言来将其习惯、思想给反映出来的。所以,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在整个文化体系中,人的语言行为是一面透彻的精子,人们从中能够挖掘出诸多文化内容与奥秘,文化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评价或看法。针对外语学习而言,从根本上来考量,实为一种跨文化、跨认知的语言教学,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对所学语言当中所表露或展现出的文化观点、文化行为有一全面、深入的理解与认知;通常情况下,语言学习与认知语言所折射出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语言与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紧密关系,是学习外语的诱因所在。

2.文化差异与语言分析

如果存在着比较窄的文化知识面,那么势必会出现与日语交际之间的障碍或问题。一些日本人与中国人均认为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存在同文同种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讲,其实为中日两国民众以对文化接受国与文化母体国为基础的此种带有一定定型化思维的误区表现。回归历史,日本在我国学到了许多东西,吸取了诸多文化营养,因此,其在诸多方面都蕴含这我国的文化气息或特色。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与日本无论是在人文环境上,还是在自然环境上,均存在着明显差异;针对日本文化来讲,实际是日本人在长时间的历史更替中,吸取包含中华文化在内的各种外来文化,然后将其以一种合理、巧妙的方式运用在本国的文化创建中,最终所形成的产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无论是在具体的语言表述上,还是在行为方式方面,均有异质文化的影子。还需要说明的是,文化之间的差异,首先在语言应用上有所表现,而最突出表现的便是词汇。针对那些有着相同意义的词语,当其在各种文化领域中,会有差异性的文化历史联想,除此之外,感情评价意义也存在不同。从现实层面来考究,其所代表的是文化伴随意义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代指意义的词汇,其在日语语言当中有很多。如“你”,其作为一个第二人称代词,在我们的汉语当中,有着比较高的使用频率,而在日语当中,还比是“你”的“贵方”,仅能用作妻子称呼丈夫,或者是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之间的称呼。

3.日语教学当中的文化渗透分析

无论是语言的习得,还是在培养目标语的交际能力上,均为培养文化意识的一种真切表现,同时还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根本性接纳,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针对学生来讲,在其意识架构当中,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仅存在于表面的东西,比如艺术、服装时尚及音乐、舞蹈等,而更加深入且难以被发掘的文化特质,却未能被发现、被找出,因而难以把握与权衡。但需要指出的是,处于潜藏状态的那部分,才能阻碍或限制语言交际的因素所在。文化所包含的东西有很多,但怎样在现实教学当中,将其导入到文化内容当中,乃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文化来讲,其除了有共性之外,还有个性,文化不同,其中必然会存在差异。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文化架构当中所存在的共性,易掌握与权衡,而所存在的个性或者差异,却存在认知或了解不深的情况,易引起交际失误。基于心理层面来考究,针对那些相同的事物,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并且对那些相异的事物,所具有的兴趣更高,且易于掌握。在外语教育教学当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学生交际意识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掌握,帮助学生对深入、全面且正确理解目的语骨架的文化。要想达到此点,先帮助学生建立起文化相对论,也就是将围绕本文文化而对异国文化进行评价的态度,而是选择对全部文化均给予肯定,并认为这些问卷均有其价值与意义的观点。文化之间的平等的,针对那些异族文化,需要始终秉持“横向”观念来对待,而并非“纵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秉持文化差异导入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对比方法,把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当中所存在的差异实施对比、导入。如此一来,便能够较好的将学生交际当中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失误给规避掉,帮助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变得更为得体。

4.结语

综上,伴随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日渐加深,首当其冲的便是文化交流,因此,在此背景下,积极推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好的掌握其语言内容与文化知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意义。日语作为一种传统语言,掌握其文化内涵,有助于此门语言的更好学习。

参考文献

[1]潘晶.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22):152-153.

[2]王钦.日语教学中文化差异分析及文化导入策略[J].求知导刊,2016(19):32-32.

[3]姜洋.日语教学中异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策略分析[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7,31(7):68-72..

作者简介:陈以天(1997.09-),女,天津市人,学历:高中,目前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日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难点和解决办法(通讯作者)。

论文作者:陈以天 苏海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分析论文_陈以天 苏海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