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权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权

(简阳市中医院 四川 简阳 641400)

【摘要】 目的:探究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将本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范围为2014年9月至2016年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各为4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进行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控制饮食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锌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甲钴胺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左右肱二头肌、左右膝腱反射功能改善率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采纳。

【关键词】甲钴胺;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01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cobalami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uropath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hospitalized from September to February 2014,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43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jected with insulin,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control diet and other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zinc sulfate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mecobalamin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left and right biceps brachii and left knee knee tend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exercise, the motor nerve and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ere excellent (P<0.05).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Mecobalam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high clinical value,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doption.

【Key words】Mecobalamin; Diabetic neuropathy; Clinical effect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糖尿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且并发症覆盖面较广,而神经病变是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2]。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危害性较大,容易造成患者机体感染、坏疽以及糖尿病足溃疡等病变[3]。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感觉障碍、肢体麻木、腹泻、运动障碍、发热、多汗、排尿困难等,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则容易出现肢体坏死,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4]。本文对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治疗,并选取2014年9月-2016年月期间入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将本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范围为2014年9月-2016年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各为43例。在观察组中,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24例、19例,年龄范围为45岁至80岁,中位年龄(62.44±11.08)岁,最长糖尿病病程19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8.76±4.29)年,最长神经病变病程2年,最短4个月,平均病程(15.35±4.18)个月,空腹血糖范围9~13mmol/L,平均血糖(11.53±1.94)mmol/L,在对照组中,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25例、18例,年龄范围为46岁至82岁,中位年龄(62.57±11.13)岁,最长糖尿病病程18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8.61±4.33)年,最长神经病变病程2.5年,最短3个月,平均病程(15.42±4.63)个月,空腹血糖范围9~13mmol/L,平均血糖(11.62±1.85)mmol/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糖水平、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的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同时有多种临床症状:(1)患者四肢末梢感觉失常和(或)感觉障碍,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机能弱化或消失等,(2)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患者感觉传导速度小于40m/s,下肢运动传导速度小于45m/s;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具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药物过敏史、精神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影响研究的情况。

1.3 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进行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锌进行治疗,静脉注射给药,硫酸锌注射液(厂家: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44676)用生理盐水250ml进行稀释,患者每天用量为600mg,最大速度为每分钟50mg,持续治疗14天。观察组患者应用甲钴胺进行治疗,静脉推注给药,患者每天应用甲钴胺注射液(厂家:昆明金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45519)剂量为1000μg,持续治疗14天。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左右肱二头肌、左右膝腱反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患者尺神经运动神经、腓神经运动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神经反射、深浅感觉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增大5m/s以上;有效: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神经反射、深浅感觉明显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8.0汇总上述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13例左肱二头肌、15例右肱二头肌、10例左膝腱反射、9例右膝腱反射功能改善,改善率分别为30.23%、34.88%、23.26%、20.93%,对照组6例左肱二头肌、8例右肱二头肌、5例左膝腱反射、4例右膝腱反射功能改善,改善率分别为13.95%、18.60%、11.63%、9.30%,两组患者左右肱二头肌、左右膝腱反射功能改善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神经传导速度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尺神经运动神经、腓神经运动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5.34±2.11)m/s、(37.58±1.77)m/s、(35.24±1.69)m/s、(35.98±1.56)m/s,治疗后分别为(55.24±1.28)m/s、(45.73±1.96)m/s、(41.22±1.78)m/s、(45.59±2.31)m/s。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上述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6.12±2.48)m/s、(37.79±1.93)m/s、(35.24±1.86)m/s、(35.02±1.31)m/s,治疗后分别为(49.35±1.98)m/s、(40.42±1.84)m/s、(37.45±1.17)m/s、(39.56±2.45)m/s。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35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24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1.4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该病病情隐匿,进展速度慢,临床症状多样化,如发热、肢体麻木、多汗、感觉减退等,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仍处于研究当中,有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遗传、氧化应激、缺血、缺氧、多元醇通路过度活跃等因素有关[5]。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通常较高,而活化的多元醇旁路代谢患者机体内过剩的葡萄糖,葡糖糖被激活的醛糖还原酶还原为山梨醇,且山梨醇脱氢酶将山梨醇转化为果糖,使得神经组织山梨醇、果糖水平显著增大,从而引发肌醇缺失,使得Na+-K+-ATP酶活性减弱,从而导致机体脱髓鞘、炎性浸润等生理、生化反应异常,使得代谢产物、底物通过细胞膜,造成过度糖基化,从而使得神经细胞病变,最终引起糖尿病神经病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左右肱二头肌、左右膝腱反射功能改善率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较理想。甲钴胺在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过程中有着积极作用,是内源性辅酶B12。相关研究指出,与氰钴胺相比,甲钴胺更容易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并在脑细胞、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合成中发挥作用,对叶酸的利用、核酸代谢有促进作用。甲钴胺通过促进核酸、卵磷脂、蛋白质的合成来促使髓鞘形成,从而促使轴突、髓鞘改善,最终有效改善、修复神经功能。甲钴胺能强化轴突运输能力,促进轴突再生,有助于恢复链脲酶素有道糖尿病坐骨神经轴突骨架蛋白的运输能力。甲钴胺能促使延迟神经突触传递、神经递质减少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能促进神经纤维兴奋,促使终极板电位诱导恢复正常。总之,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张艳町,牛久欣,张秋娅,等.α-硫辛酸与前列地尔、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2):133-135.

[2]李平,马建华,高佳麟,等.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15(9):743-747.

[3]潘静,陈辉,郑永克,等.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与前列地尔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9):1232-1234.

[4]倪海霞,郭建东,赵海军,等.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3):312-314.

[5]赵力敏,韩莉,王新玲,等.甲钴胺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0(18):124-125.

论文作者:陈权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陈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