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陈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陈凯

陈凯

(涟水县人民医院眼科 江苏 涟水 223400)

【摘要】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实施治疗的10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眼内压及视力变化。结果:在治疗后12h和24h患者的眼内压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高龄白内障;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47-02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数在白内障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组100例均为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106眼)高龄白内障患者,年龄均≥60岁,其中60~69岁68例,≥70岁32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60~84岁,平均(71.5±5.3)岁。

1.2方法

患者术前均行眼部及全身常规检查,应用抗生素滴眼并散瞳,0.4%盐酸奥布卡因滴入结膜囊麻醉,常规消毒,铺无菌巾。球周注射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1:1比例混合液2.0ml浸润麻醉,按摩眼球,所有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患者角膜缘后1mm左右,设置长度约为3mm一字形巩膜切口,之后开始设置巩膜隧道切口,并将爱维粘弹剂,开罐截囊或连续环形撕囊,逐渐将巩膜隧道切口扩大到6mm,实施水分离,分离囊膜和皮质、皮质和核,在前房和核下注射粘弹剂,逐渐把核脱离出前房,劈核刀劈核为二分别娩出,把残留的皮质采用注吸针头注吸出来,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在囊袋中植入。最后实施灌洗前房和囊袋,在前房压力逐渐增大到正常范围之后,即可以烧粘结膜瓣,在手术之后1d进行换药,最后可以采用络美沙星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滴眼。

1.3 观察指标

由两名5年年资以上的专科医师测定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2h、24h、48h眼压;和患者术前及术后7d、14d及30d视力。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PEMS3.1软件处理,眼压、视力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前及术后48h内眼压比较

在治疗后12h和24h患者的眼内压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48h内眼压比较 (x-±s)

例数术前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

100 13.9±2.428.4±5.4*22.5±3.6#14.9±3.2&

备注:和术前相比,*t=6.052,*P=0.000;#t=7.584,#P=0.000;

&t=9.251,#P=0.000.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视力比较

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视力比较 (x-±s)

例数术前术后7d术后14d术后30d

1000.384±0.1250.436±0.136*0.452±0.143#0.569±0.113&

备注:和术前相比,*t=7.621,*P=0.000;#t=8.354,#P=0.000;

&t=9.296,#P=0.000.

3.讨论

高龄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眼病,疾病发病面广、危害性大,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失明。目前白内障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方案是手术治疗,其中超声乳化术是首选方案,但由于超声乳化术操作复杂,且费用较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此外,由于高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核大而硬,采用超声乳化术易发生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随着微创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术方案,包括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其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在白内障囊外基础上经改进后形成并逐渐普及的一种白内障手术方式,其借鉴了超声乳化术的多种技巧,如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巩膜隧道切口等,手术操作过程中,前房稳定,且对后囊的干扰小;采用反眉状隧道切口,能够形成较好的悬吊作用,使切口有效闭合,且对角膜组织损伤小[2]。此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晶体植入术可直接组用于晶体状核,不受核硬度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吸出晶体核,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更为适宜。因此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眼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也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操作,以免导致患者手术出现不必要的损伤,对患者手术效果产生影响。

从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治疗后12h和24h患者的眼内压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4]。综上,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患者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明明,张辉,邹贺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61-262.

[2] 杨学真,郭登山.高龄白内障患者小切口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8):11-13.

[3] 覃汉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98例[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1):45-47.

[4] 黄艺,伍继光,杨明善.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 52(17):15-17.

论文作者:陈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陈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