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优化使用_英语论文

论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优化使用_英语论文

例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优化使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牛津论文,小学英语论文,教材论文,例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教材是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物质组成部分,是教师展开教学实践的有效工具。好的语言教材应该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或群体所使用,并为教师课堂互动预留一定的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只是为了教材而教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而使用教材。《英语课程标准》建议,“在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对教科书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巧妙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1]笔者基于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使用建议,通过简析具体教学实例,阐述《牛津小学英语》教科书的优化使用建议。

一、解读教材的内涵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多数研究者都认同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活动册、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音带、幻灯片、挂图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即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2]

狭义的教材通常指我们非常熟悉的学生用书和教学参考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材料,一般根据课程的需要分级编写,每级1~2册。一个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都包括在一册之中,其中包括语音、语法、词汇、交际功能等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正确理解教材的内涵,有助于教材使用者从宏观上认识到教材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教材和教师的关系,并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更新教材观念,进而提升教师创新优化使用教材的能力。小学英语教材是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基础,是教师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以及发挥小学英语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教师的教材观对他们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将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教材都无法完全满足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作出取舍和调整是教材的使用常态。

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其最终目的是创新优化使用教材,是指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实际教学的需要,在微观层面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matedals adaptation)。[3]在此,需要明确的是,语言教学中的教材取舍和调整是指教材使用者基于学生现有的语言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替换、扩展、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等做法,努力追求并提升对教材取舍和调整的实效性。

二、《牛津小学英语》的使用现状

经过近十年在江苏各地的教学实践和综合评估发现,《牛津小学英渤确实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好教材。《牛津小学英语》与其他小学英语教材相比,话题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了趣味性、生活性、多元智能性的特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套教材的使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影响《牛津小学英语》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教材在选择、编排和呈现语料过程中考虑不够周全,主要表现为部分单元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不强,部分内容编排不够合理,比较单一,有些话题不够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体现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面对上述几种情况,教师在备课及实施教学设计时较难发挥教学单元各板块的教学功能,从而使得整个单元的教学连贯性和整体性不强,有时难以激活相关旧知识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某些话题与呈现的语言知识不相吻合,部分单元呈现的单词与单元话题不够贴切。例如《牛津小学英语》3AUnit 7的话题为“谈论衣着”,对于小学生,尤其刚接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是较少关注自己或他人衣着的,让他们用英语谈论似乎就更不大可能了。

优秀语言教材的语言材料在编排和组织上会考虑语言材料的密度、难度的梯度变化,严格根据螺旋上升的原则由易到难呈现。如果编配顺序不合理将影响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语言发展水平。《牛津小学英语》4A、4B语法点较集中,词汇量增大,有的单元有七、八个四会单词,要求学生听说读写齐头并进,这对他们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此外,《牛津小学英语》以对话为主,也有歌谣,故事性叙述,注意了内容体裁多样化,但是相比其他学科教材,还是逊色不少。对话语篇虽然有情景,但故事情节没有浓郁的趣味性和生活性。最后,教材对于知识点的呈现也不够统一,例如有些单元Part B呈现的是单词复数形式,而语篇中再现的单词多为单数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难以形成单复数的概念,容易混淆单复数形式及其正确使用。

影响《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使用效果的另一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一些客观层面的原因,如学校课时安排不足,班级规模较大等。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因素,不少学校每周只能开三到四节英语课。所以很多教师反映学校安排的现有课时难以确保所学语言点有足够的复现率,学生的遗忘进程很快,导致所学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尽管在各个学校都已经开展了小班化教学的运作,但普遍的情况是,每个英语老师要完成三到四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加上班级人数过多,教师不太可能有更充沛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深层次的高效的教学科研工作。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效果。

三、例谈《牛津小学英语》的优化使用

(一)补充、删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或删减,使语言材料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补充优化]《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2 At the party的Part E为去参加Party的一个小对话,虽与标题有些照应,但与本单元话题“根据特征认人”,重点要学习的句型Who's the...with...?He's/She's my...并无实质性的关联。教师在教学时可选择删去该部分教学内容,也可自行改编对话,补充相关内容使该对话与单元主题更加吻合。具体如下:

4B Unit 2 At the party Part E原文:

Mrs Black:It' s six o' clock.

We' re late for the party.

Nancy:Yes.Let' s hurry.

Mrs Black:Where' s your brother?

Nancy:He' s in the car.

Mrs Black:OK.Let' s go.

教师可以考虑在“Nancy:He's in the car.”的后面补充“Mrs Black:Which one? Nancy:The one with the yellow hair.”两句话。对话呈现如下:

Mrs Black:It's six o' clock.

We' re late for the party.

Nancy:Yes.Let' s hurry.

Mrs Black:Where' s your brother?

Nancy:He' s in the car.

Mrs Black:Which one?

Nancy:The one with the yellow hair.

Mrs Black:OK.Let' s go.

[反思]上文补充了两句话。其中“The one...”是本单元要求四会的句型之一,与本单元主题密切相关,补充内容后的Part E显得更紧凑和贴合主题。当然,原来的插图也需要做相应的修改,即车上的小男孩应不止Nancy的弟弟一个。此外,如有可能,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协商补充和删减的内容,或者以改变对话的形式布置成课外完成的作业。

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当删减补充的比例不宜太大,不能根据主观臆断或个人偏好随意地取舍,更不能一味地为了考试需要进行删减,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补充适量的语料。

(二)替换、整合

在解读和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地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替换和调整教材中不太恰当的教学内容或者替换难易度更合适的活动。例如,教师认为某单元的补充阅读内容适用,但巩固阅读理解的练习设计得比较简单,不利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跨越,就可以自行设计练习题来替换原有内容。如果教师认为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不够地道或缺乏真实性,教师也可以选用其他语言材料取而代之。

[替换优化]《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内容为学生在一周学习结束时“谈论周末活动”,重点句型为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I often...Part B出现的词汇却是昆虫类名称,知识点欠缺关联和吻合。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替换。具体操作如下:

方法一:替换Part B昆虫类词汇

即保留课文“谈论周末活动”的内容和C部分如何过周末的句型。Part B昆虫类词汇则改为过周末活动的短语:go to the zoo,go to the museum,go fishing,gO boating,go shopping,visit my grandparents,visit my teacher。通过学习短语go to the zoo,可以激活学生在3A Unit 1和4A Unit 2学过的动物类词汇、go shopping引领学生复习到3A Unit 3水果类词汇、3A Unit 4家具类词汇、3A Unit 5和4A Unit 1文具类词汇、3A Unit 7服饰类词汇以及4A Unit 3生活用品类词汇,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所学的单词,让学生通过联想等方式发散思维,更重要的是可让他们逐渐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方法二:替换课文内容和C部分句型

即保留Part B昆虫类词汇。课文“谈论周末活动”的内容可以替换为生物课制作标本的场景或去郊外游览农村风光的见闻,C部分如何过周末的句型则用What insects do you like? I like...或I cansee...in the...等。

还有些单元的内容相近或相似,或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可以考虑整合为一个单元来教学,或用一首涵盖相同知识点的歌谣来替换。

[整合优化]《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1 Hello,Unit 2 Nice to meet you和Unit 3 This is my father的教学内容都为介绍和问候,可以把三个单元整合为一个单元,用songs或rhymes把有关打招呼和问候的句型都串起来教。例如,Hello,hello,I'm...What's your name? Hello,hello,I'm...Hello,hello,how are you? I'm fine.I'm fine.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Hello,hello,this is...Nice to meet you.Hello,hello,nice to meet you,too.曲调欢快,轻松活泼,朗朗上口的歌谣,不仅让学生心情愉悦,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该部分知识点。

[反思]如果补充或删减教学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材的整体性,教师就需要根据手头可用的教学资源,考虑对教材的局部内容进行替换或者整合以求优化使用教材。

(三)扩展、充实

在某些教学单元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适当扩展延长活动的步骤和时间,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如果某教学单元所呈现的相关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其进行拓展,例如在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或表演,适当增加有一定难度的趣味词汇练习,或者安排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补充对话等。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教师还可对其进行适当地扩展。

[扩展优化]《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4主要是通过教学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t's...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该句型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请教,以及要求学生能用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的句式了解对方是否喜欢某物。考虑到本单元课题为I like...,所以Part B句型的教学中,在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It's...教学之后,可以扩展巩固学习句型I like...如此能使教学主题更完整统一。又如,3B Unit 5 Plus and minus的教学过程中,关于3+5的说法是:three plus five,也可用and代替“plus”,即three and five。

[充实优化]《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3 Part E的小对话,如果Su Yang在询问年龄后进一步追问Yang Ling的grandmother的职业就更贴合主题了。5 AUnit 4 Halloween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有代表性的中国节日,如Spring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或Dragon Boat Festival等。教师要学会积极的引导和迁移,让孩子们讨论庆祝自己的节日应该准备些什么,同时又为6A Unit 6 Holidays做了有益渗透和铺垫。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拓展和充实语言材料,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又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3 A Unit 11 A boy and a gird的教学中,单词boy并不仅仅表示“男孩”的意思,如My boy is four.句中boy指“儿子”;遇到熟人,可以用Hello,old boy!向他打招呼,这里的boy又是“朋友”的意思了。教师若对学生的语言反应表示赞赏,可说That's the boy!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a boy.Three boys no boy。

[反思]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扩展和充实,更有助于丰富高学习成就者的语言发展,但容易增加低学习成就者的学习负担和畏难情绪,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个体实际接受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取舍和调整。

(四)创新教法

如果说,教材的编写者是教材的一次创作者的话,那么,教师就成为了教材的二次创作者,也就是说,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种创造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调适能力,课程实施并不是要求教师照本宣科地硬搬教材,而是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境以及学生实际,进行积极的调适以体现教学的创新和个性化。

[教法优化]《牛津小学英语》编排了不少调查性表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真正运用起这些调查表,使其为教学所用而真正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小记者见面会,或者设计一个交流会,最重要的是这种交流不仅仅限于小组之内,还需要加强小组间的交流与讨论。例如,学习3 B Unit 10,没有必要按顺序展开教学,可以大胆尝试结合Unit 11的单词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单元都涉及体育方面的英语单词。然后设计一个调查性任务,并且鼓励和要求学生“采访”本组以后再去“采访”邻组,看看在规定时间内谁采访的人数最多,当然教师要设计好相应的激励方式。面对这种创新又极具挑战的学习任务,学生将最大程度参与交际调查和语言表达,学生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了单词和句型。

[反思]由于各教学班级的客观情况、学生的原有知识背景各不相同,有时教学参考用书所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难以达成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最大程度上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尽管英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过程中,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选择和运用其他的一些教学方法辅助课堂教学,如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等。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只有在明晰教材自身的组织结构以后,才能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决策。然后根据教学的客观条件合理修改调整教材的有关内容,与此同时需要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学习准备。最后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控和后续语言巩固拓展活动,以帮助学生牢固高效地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尝试和反思的教学创新过程。当然,优化使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还需要在使用教材一段时间后,及时总结使用情况,包括是否达到了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等。

笔者希望,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多角度钻研明晰教材的结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实现由教材的“复制者”到教材的“创造者”的转变和提升。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对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做出优化处理,使之更有利于课堂互动教学,最终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良好发展,让《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推行得更广,使用得更好。

标签:;  ;  ;  ;  ;  

论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优化使用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