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文银斌论文_文银斌

文银斌

桃江县中医院检验科 413400

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免疫检验开展中,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相关的分组方式将其随机均分成基础组与研究组。基础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免疫检验,而研究组患者的免疫检验需要接受系统、科学的质量控制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基础组对象,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免疫检验而言,选择相关的质量控制干预措施十分必要,对于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等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结果;准确性;可靠性;措施

临床免疫检验关系到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分析、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临床预后等一系列环节,可以说,免疫检验对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存在重要意义[1]。免疫质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检验的结果是否准确,如果检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会给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法得到准确保障[2]。而在免疫检验工作开展当中,其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了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控制,要想确保患者免疫检验的结果较为准确,就需要确保免疫检验的整体质量得到较好保证[3]。我院针对免疫检验选择较好的质量控制措施,收到相应的临床反馈,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当中选择116例对象开展研究,此次研究得到了我院相关部门的审批,且患者及其家属均为自愿入组,并且签署知情书。我院针对此次研究,选择排除以下对象:精神功能异常对象、非自愿入组对象、无家属监护对象、认知与表达功能异常对象、临床资料不全对象。按照随机均匀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成为基础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8例对象。基础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为34—75岁,20例患者接受前列腺特异抗原检验,17例患者接受癌抗原检验,13例患者接受甲胎蛋白检验,8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抗体检验;研究组患者当中男性为34例,女性为24例,年龄最小为33岁,最大为74岁,19例接受前列腺特异抗原检验,16例接受癌抗原检验,12例接受甲胎蛋白检验,其余11例患者则接受胰岛素抗体检验,两组对象的基础资料比较后无任何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的免疫检验方式均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式,基础组患者的血液样本需要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检验处理,而研究组患者的免疫检验则需接受相关措施的质量控制干预,主要方法如下:

护士在采集患者血液样本的时候,需要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如果患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在采取血清样本的时候就需要观察患者体内激素的变化情况等。比如,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出现昼夜节律变化,相关人员在采集检验样本的时候就需要严格控制好相应时间,不能在采集样本之后立即将其送去进行检验,而应当对其进行科学处理,还要按照最大状态进行保存。在进行保存的时候,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检验项目进行针对性选择。

相关人员需要定时对检验设备、仪器等进行检查与分析,并且进行校正,特别是免疫检验当中最为常用的恒温箱、水浴箱以及温度计等。针对稀释棒、吸管等物品,相关人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并且及时进行更新,这样才能将免疫检验的误差值降至最小。相关人员在进行免疫检验的时候需要确保药物检测的浓度与实验水平相一致,并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流程进行操作,遵循操作规范的相关要求,这样才能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针对免疫检验当中试剂的选择,检验人员需要先核对实际的保存条件与使用的有效期限,针对试剂盒保证选择的一致性。如果需要自行配置检验试剂,相关人员需要在配置结束之后对实际的效果进行判断分析,并且保证判断方式的科学性。目前,市面上的试剂类型十分丰富,使用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关人员一定要进行更为谨慎的选择,并且需要在购买试剂的时候进行验收,尽量避免频繁更换检验试剂而导致检验的结果不够准确[4]。

1.3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情况,并进行观察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需要接受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相关计数资料表示为n(%),并且接受X2检验,若对比后显示P<0.05,即为存在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针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后续各项方案的制定,免疫检验十分重要,患者免疫检验的数据对其病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影响[1]。在免疫检验当中,质量控制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检验人员在免疫检验中误差较大,会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从而给患者的病情诊治等带来不利影响[6]。在此背景下,确保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十分关键。

对于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临床中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有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两种类型。一般来讲,内源性因素包括类风湿因子、浓度较高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而外源性因素则主要包括薛洋未完全凝固、血样感染、血样保存时间过长、血样出现溶血等。检验人员在采集患者的血样时,需要预先提醒患者在采血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调整作息等,并且在采集血样的当如需要保持空腹状态。血样采集结束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将其送入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人员也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且定期对检验设备等进行保养与维护处理,保证检验仪器的精确度等,最大限度内降低检测的误差。此外,检验人员也需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学习科学、规范的知识等,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这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有较好保证。

在本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免疫检验,但是免疫检验控制方式存在差异。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研究组患者的免疫检验在接受科学的质量控制措施干预后,患者免疫检验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基础组。

结语

对于临床免疫检验工作的开展而言,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确保患者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而保证患者得到科学、及时的诊断,做好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熊国润.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2):111+113.

[2]王清华.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2):108-110.

[3]金辉.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4):695-696.

[4]许世琴.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7,25(07):65-67.

[5]杜文水.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9):5861-5862.

[6]韩洁琼.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7,35(06):647-649.

论文作者:文银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文银斌论文_文银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