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论文_黄玲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止泡时间及止痛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带状疱疹;临床治疗

带状疱疹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造成的一种皮肤黏膜病变,患者通常存在明显的神经痛,在疱疹消退之后这一症状还会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几年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老年人群及患有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发病率更高[1]。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容易遗留下神经痛的症状,早期有效的治疗是关键,本文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82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排除肝、肾、心脏功能不全及孕期、哺乳期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及糖尿病患者等。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22-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2.2)岁,病程在2-11天,平均病程为(5.6±0.4)天,带状疱疹位于胸背部19例、腰腹部12例、腰骶部3例、面颈部3例、头面部2例、四肢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21-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6±2.4)岁,病程在2-10天,平均病程为(4.8±0.4)天,带状疱疹位于胸腹部20例,腰部11例,头面部2例,四肢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口服维生素B1100毫克,一天3次,肌肉注射腺苷钴胺1.5毫克,每天1次[3]。同时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每千克使用5毫克,将其与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混合为患者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每天每千克使用药物5毫克,同样将其加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之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以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进行监测记录。疼痛明显影响睡眠者给予曲马多片口服4~5 d。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止泡时间、止痛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皮损痊愈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同时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4]。

1.4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治疗,如果患者的皮损全部消退,疼痛消失,则表示治疗痊愈;如果患者水疱干涸结痂,疼痛有明显的减轻,则表示治疗显效;如果患者通过治疗,水疱干涸在60%以上,疼痛有一定的减轻,则表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水疱干涸情况不明显或者加重,局部疼痛症状没有减轻或加重,则表示治疗无效[5]。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止泡时间、止痛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平均值分别为(3.5±2.7)天、(4.1±1.5)天、(5.7±2.1)天、(10.4±2.8)天;对照组患者止泡时间、止痛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平均值分别为(4.7±2.2)天、(6.7±1.5)天、(6.9±3.1)天、(14.1±4.7)天。观察组患者止泡时间、止痛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贫血2例,乏力2例,其余没有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

2.3 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有12例,年龄在60岁以上,对照组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有13例,年龄在60岁以上,可见应用药物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对后遗神经痛发生无影响,但岁数越大,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越大。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这一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者缺陷造成的,如果患者全身或者局部抵抗力出现了下降的状况,那么遭到病毒侵犯的神经与皮肤就会出现炎症,进而就会造成神经节的发炎与坏死,产生疼痛,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产生后遗神经痛,病毒感染的情况也会进一步扩散[6]。这一疾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减轻患者疼痛、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使患者能够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阿昔洛韦主要用于单纯疱疹感染及带状疱疹的治疗,因为这一药物的广泛应用,增强了病毒的耐药性,患者皮损消失、疼痛缓解的时间都延长了,临床疗效欠佳,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嘌呤核苷类药物,在治疗对阿昔洛韦耐药的病毒上效果比较好,它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的复制,具有良好的抗疱疹病毒的效果。本文研究者,观察组患者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止泡时间、止痛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单磷酸阿糖腺苷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优势更加明显,效果也更好。

综上所述,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良好,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胥学莹,陶婉君.喷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7,26(18):53-55.

[2]刘轩先,严利刚.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及LED光动力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03):302-304+308.

[3]侯占英,刘芳,黄珍,刘万红.泛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11):1686-1688.

[4]罗新霁.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阿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211-213.

[5]李杰. 龙胆泻肝汤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A].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14:1.

[6]李迎.微波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9,30(23):2975-2976.

论文作者:黄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论文_黄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