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问答_思想政治论文

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问答_思想政治论文

初一《思想政治》第十一课教学问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课教学论文,问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什么是情操?什么是爱国情操?

当人们把对某一事物的炽烈情感与深刻的思想认识、坚定的行为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情感就上升为情操了。情操属于人的高级情感,是一种持久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

爱国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是由深刻的爱国认知、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爱国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爱国认知、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这是构成爱国情操的三大要素,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深刻的爱国情感,是爱国情操的核心;坚定的爱国行为实践,是爱国情操的归宿。

二、爱国情操有哪些表现?

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这种伟大情操,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1.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眷恋。爱国情操渊源于人们对生育自己的故土、家乡的爱,是对家乡的爱的一种升华。爱家乡是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热爱祖国和家乡,它包含的内容广泛而丰富。爱那里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爱那里优秀的文化和勤劳的人民,热情关注并积极参与那里的发展和进步,都是热爱祖国和家乡真挚情怀的表露。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在那些离家游子身上,转化为对祖国和家乡浓浓的眷恋之情。

2.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望。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从历史上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就昌盛,就强大,人民就安居乐业;反之,国家不统一,民族不团结,国家就衰败,人民就受苦受难。所以,历史上一切真正的爱国主义者,都是反对国家分裂的,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着强烈的企望。当前,国家的统一大业还没有最后完成。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3.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抱有坚定信念。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这是中国近百年以来的历史昭示的一个深刻道理。祖国的前途、命运和个人的前途、命运,如同血肉相连,密不可分。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个人的美好前途。于是,盼望祖国繁荣昌盛,并对此抱有坚定信念,便成为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对每个中国人来说,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是当代爱国情操最重要的体现。

4.对祖国的尊严要时刻捍卫。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决不容忍任何人对自己的祖国歧视和侮辱,是爱国情操的又一个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使我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繁荣方面的交往大大扩展,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对外交往。这就要求我们的言行都要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对外交往中时时、事事、处处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以自己的言行体现国家、民族的尊严。

5.此外,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等等,也都是爱国情操在不同方面的具体体现,它们一起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这些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将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永不湮灭。

三、我们为什么要培养爱国情操?

1.爱国情操是一种世界性的情感。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民,无不对养育自己的祖国怀有崇敬和依恋之情,把自己的祖国视为最神圣、最亲爱的母亲,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于祖国,这是在各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

2.爱国情操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爱国情操,作为中华民族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是推动我们国家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1)爱国情操使人的精神高尚。爱国情操, 在道德情操中居于最高层次,也是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结晶。它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促进人的精神趋于高尚,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逐步实现的。首先,爱国情操决定了人们对周围事情的态度,一定是爱憎分明的。其次,爱国情操决定着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取舍,一定是以国家利益为准则的。再次,爱国情操使人们产生对祖国强烈的责任感,从而使人的精神变得高尚。(2)爱国情操, 促使个人理想的实现同祖国的需要和发展融为一体。一个心中装着祖国、对祖国有责任感的人,必定会去寻找个人理想、兴趣与祖国的需要和发展之间的结合点,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的需要和发展中,在为祖国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体现个人生存的价值。(3 )爱国情操促进青少年奋发向上。爱国情操将人引升到一种精神的至高点,使我们心胸开阔、志存高远、永不懈怠。因此,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是一个人保持奋发向上精神风貌的最可靠最有力的支撑。

3.爱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美德。一切爱国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得到人民的赞誉和尊敬,一切有损国家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必定要受到谴责和唾弃。

4.爱国主义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历来所倡导的,并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所以,热爱祖国不仅是一种思想感情,而且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四、怎样培养自己具有爱国情操?

1.努力学习,丰富爱国情感。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一定的认识,就不可能有什么情感,认识越深刻,感情也越深厚;反之,认识浅薄,情感也必定淡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现状、发展,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所知,是不可能对祖国产生深厚感情的。所以,我们需要努力学习,通过学习来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了解跨入21世纪后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当这些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并在我们的头脑中经过思考以后,会自然而然地上升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参观、调查、访问等等,都不失为学习的好方法。

2.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比如,一个人在快乐气氛的情境中,会产生快乐感;反之,在悲哀气氛的情境中,会产生悲哀感。利用情境陶冶爱国情感,是培养爱国情操的有效方法。(1)利用自然情境陶冶爱国情感。祖国的高山、大川、 森林、草原,无处不美。走进自然,并用心去体会和感受自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与祖国母亲的亲近感,升腾起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2)利用创设的情境来陶冶爱国情感。当我们置身于学校和班级所组织的班会、故事会、音乐会、升旗仪式等情境中,常常会在情感上激起强烈的共鸣,产生爱国情感的体验。这类创设的情境,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都有,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一定会受到更多的爱国情感的陶冶和教育。

3.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我们不仅要在认识和了解祖国的基础上,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要拿出自己的爱国行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没有祖国的荣誉,就没有个人的荣誉;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个人前途可言。国荣才有国人荣,国兴才能家昌,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我们要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

标签:;  ;  

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问答_思想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