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做好这项工作,是企业每个领导干部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弱化
首先,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需要。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帮助人们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首要任务。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只能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所特有的导向功能和宣传功能去完成。这就无可辩驳地决定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就目前最迫切的任务而言,一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作用,帮助更多的人尽快认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正确选择。二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帮助人们尽快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摒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理的教条式理解,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陈旧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与市场观念、开放与竞争观念、效益与效率观念、科学与人才观念、民主与法制观念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克服陈旧观念、解放思想和树立新观念的过程,因而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个过程之中。
其次,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有力抵制市场带来的负效应,使员工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改革开放在给深圳特区带来巨大效应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问题。打开国门,资金、技术不断地涌进来,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等沉渣也不可避免地乘隙而入。市场经济也是如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在平等竞争的前提下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诱使一些人唯利是图、损公肥私、损人利己。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这些现象,我们唯一的做法是在一手抓改革开放的同时,另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在一手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同时,另一手抓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和员工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反腐防变的教育。这些都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保障。
再次,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协调各种矛盾、理顺各种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带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巨大变化,也必然涉及到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情绪波动随时可见。对利益的欲望使某些人的正常心态严重失调;某些腐败现象和官僚主义作风、形式主义的存在,严重影响党群关系的改善;分配不公问题的存在,使得在第一线工作的员工满腹牢骚。改革中出现的这些消极心理现象,虽然还不是员工心理的主流,但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却形成了不可忽视的精神干扰,其危害不可低估。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存在的种种消极情绪,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予以理顺和转化。比如,调整政策、加快改革、转变作风、强化管理等等。这些措施固然重要,但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往往更能起到“活血化瘀”、调节矛盾的作用。可以说,谁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谁就犯了一个大错误。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
首先在摆正位置上找出路。近几年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时常显得软弱无力,其基本原因就是没有摆正位置。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在哪里?就是在经济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第一,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基本原则,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人认为:经济建设加强了,改革开放加快了,市场经济机制开始运转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完成了。就目前企业实际情况而言,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似乎可有可无,有的政工部门形同虚设。这种极其危险的思想认识,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否则,就会使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丧失重要的保证作用。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深化改革这个中心来开展。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渗透到生产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克服过去那种政治脱离业务“两层皮”的旧毛病,也才能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方针。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会重走“假、大、空”的老路。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武装员工的头脑,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是政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就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用十五大精神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使企业员工在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同时,尽快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其次,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离开“求实”这把尺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无人相信,寸步难行。因此,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把功夫下在讲求实效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多年来,形式主义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危害是很大的。比如,有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不深入实际,不了解群众,说大话、假话,搞脱离实际的“轰轰烈烈”,对上级只报喜不报忧,“浮夸风”依然盛行;对下级搞命令主义,作表面文章等。看起来似乎做了很多工作,耗费了很大精力,但实际上对转变人的思想,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作用不大,甚至引起了人们的反感,这就严重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和我们党的威信。为使思想政治工作不陷入形式主义,一是必须讲究实在性。各级领导都要深入实际,多搞调查研究,了解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再根据党在不同时期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出符合干部内心要求的措施和方案来。二是必须坚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针对环境的变化、人们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变化来选择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内容和方法。三是必须提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性。因为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觉悟是分层次的,所以,我们要从党员、领导干部、一般干部、积极分子、团员、一般群众不同层次的实际出发,来做思想政治工作。
再次,在改革创新上做文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能不能发挥、地位能不能巩固、工作能不能加强,关键在于改革,出路在于创新。为此,第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在内容上比较单一,偏重于单纯的政治教育。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紧紧围绕经济上新台阶,建立市场经济机制和如何把企业推向市场来组织学习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必要的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增加市场经济、科技理论、信息传递、民主与法制、涉外经济等教育内容。尽量帮助企业员工树立起市场观念、风险观念、质量观念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这样,就把过去偏重于培养员工的政治素质改变为全面素质的提高。第二,要对现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现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的主要弊端是自成体系,少数人奔忙,多数人袖手旁观,从而造成上边布置,下边照办;上边检查,下边欺骗。这种状况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笔者认为,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应该扩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主权,本着宏观管住、微观管活的原则,凡是有利于启动企业自身活力,调动员工自身积极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威力和价值的权力,都应该由企业自主,彻底改变管得多、统得死的做法。在上级总体安排的前提下,应该拥有思想政治工作安排权,在时间安排上的支配权和对本单位政工机构设置、政工干部选定方面的决策权。另外,还应该减少那些不必要的会议、频频的工作检查和各种无价值的报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企业来说,应该设置精干的政工机构和政工队伍,尽快形成以政工干部为骨干,以党、团员为基础,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力求做到层层制定思想政治工作岗位责任制,变“小政工”为“大政工”,变少数人抓为多数人管,尽快使这种适合市场经济工作所急需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正常运转起来。第三,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创新。在方式方法上,一是把过去偏重于“大轰大嗡”式的教育变为扎实细致的教育;二是把过去偏重于“一刀切”式的教育变为因地制宜、因人而易的针对性教育;三是把过去偏重于抽象教育变为形象教育;四是把过去偏重于说理教育变为身教为主的二者有机结合的教育;五是把过去偏重于精神鼓励教育变为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的教育;六是把过去政治填表考核式教育变为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挂钩考核评定的教育;七是把过去偏重于上级对下级的单项教育变为上下级之间的双向教育;八是把过去那种思想政治工作独唱式的教育变为采取思想的、政治的、法制的、行政的多种内容的合唱式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