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翼
湘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湖南湘乡 4114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各地区交通量骤增。国家不断加大桥梁建设的投资力度和项目建设的帮扶力度,尽管如此,桥梁项目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安全隐患最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同时对道路和桥梁连接处的施工方案加以完善,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有效提高了桥梁道路建设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
交通运输条件和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将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十分有必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的市政道路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交通建设行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只有有效控制项目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才能保证国家交通建设行业和谐发展。在交通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就是道路和桥梁连接位置的安全隐患问题。国内施工技术水平有限,再加上施设计方案不完善,造成道路和桥梁连接处的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人民的出行安全。
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的必要性
通过对桥梁和道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桥梁地基大多设计在桥梁的特殊部位,道路的位置通常较地下水的位置低,所以桥梁地基的土壤含水量会较大,这也是造成桥梁地基不稳的原因,一旦长时间承受荷载,就会出现地基下沉的现象。为了满足相关标准,桥梁台背的填充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材料之间的间隙会有所增加,道路的压实度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压实度不够,随着时间的延续和持续的荷载作用,路面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或者沉降。桥梁结构为刚性结构,道路结构属于柔性结构,经过长时间使用,道路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不管是从设计角度进行分析,还是从施工角度进行分析,影响设计标准的因素通常较多。比如:在进行软地基理论计算的过程中会应用到设计参数,而钻探质量没有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最终造成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最终导致桥头搭板设计不能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另外,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收益,缩短工期,没有充分重视台背施工,使得路基的整体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上述问题都会对车辆的安全出行造成影响,所以,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必须做好道路和桥梁连接位置的设计工作,配备专业的设计人员对道桥连接部位的施工进行设计,完成设计后,施工人员严格按设计参数进行施工,为了保证道桥连接部位的施工质量,切忌随意更改施工计划[1]。
2当前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中的问题
2.1桥头引道设计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路面平整,道路和桥梁会设计过渡段,但是因为桥梁引道设计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桥梁完成建设后,桥头出现 “跳车”的现象,甚至可能会造成桥头搭板断裂,严重影响桥梁项目的安全运营。另外,道路和桥梁连接位置设置搭板,可以明显缩短桥梁和道路之间的差距,确保了连接的合理性。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为了节省开支,可能没有专门对搭板进行设计,或者即使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却缺乏专业的设计人员,再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最终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台背的填土快速的缺失,最终造成路面塌陷,这也是影响项目运营安全的又一原因。
2.2软土地基处理的不到位
道路和桥梁连接处的施工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软土地基的处理,只有软土地基得到了有效的处理,才可能避免 “跳车”现象的出现。在软土地基设计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勘查布控密度以及钻探深度,软土设计和软土地层的处理效果紧密相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比如排水固结以及换土法等,处理过程中,如果没有针对地基条件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可能会造成地基出现沉降不均的现象[2]。
2.3边坡防护措施不够完善
道路和桥梁连接位置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沉降现象,导致沉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边坡水。只有采用合理的加固边坡防护措施,才能保证道路和桥梁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设计或者施工不合理,边坡防护措施不完善,边坡就会受到河水或雨水的冲击,最终导致路基的沉降,对人们的出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
3.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
对于道路和桥梁连接的位置出现 “跳车”的情况,采用搭板设置的方式可以使道桥的连接位置产生较大的沉降,有效避免了车辆运行到道桥位置时出现“跳车”现象。另外搭板末端加厚,可以有效防止连接处二次“跳车”现象的发生。在对道桥连接处的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强度高、摩擦角度大、透水性好的施工材料进行换填。调配填料的过程中,严格按设计配比进行配合,保证填筑物料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减小路面出现的沉降,可以适当选择回填土,回填土的添加量也要根据设计要求添加。另外,完成路基填筑工作后,铺垫水泥稳定层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抗压能力。在道桥连接位置设置斜坡可以有效防止刚性突变或者竖向变形的情况发生。以上回填设计都可以降低路面和桥梁之间的高度差,有效避免了车辆通行过程中出现的 “跳车”现象。
3.2合理进行台背回填设计
在设计道桥连接处的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设计。通常来说,台背回填必须充分考虑施工材料的级别和配比,经常使用的施工材料有砂砾、岩渣等,这些材料具有强度高、压缩性低、摩擦角度大以及透水性好的特点,应用到道桥连接处台背的回填中,可以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在确定填料之前,必须对路桥连接处的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监测,严把填料质量关,保证填料中没有任何杂质,避免填料质量影响整个路桥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应用到泡沫聚苯乙烯 EPS 材料和粉煤灰作为填料。这两种材料都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可以保证行车荷载和结构自重,在道桥连接处应用该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地基附加应力,降低地基沉降的可能性,有效提高结构的稳定性[3]。
3.3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施工质量的提高
道桥连接处的安全隐患大多是设计不合理造成,另外还和施工单位的技术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想要提高道桥连接部位的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隐患,必须充分做好以下工作:完成回填后必须进行二次压实。近年来,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时间,不重视二次压实工作,最终造成连接部位的地质质量不达标,项目完成建设投入使用后,没有经过压实的回填土可能会发生坍塌现象,最终造成行车过程中出现 “跳车”的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4]。施工团队必须清晰认识到,连接处压实不到位就会出现坍塌,但是如果压实太过靠近桩基,又可能会对桥墩的质量产生影响,引发新的更严重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可以通过以下施工方法进行施工:(1)掌握好回填土的厚度。施工人员注意控制回填土厚度,一般来说,回填土的厚度会控制在二十厘米左右,在施工过程中,以此为参照,合理调整回填土厚度,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2)选择压实性较强的材料。为了防止因为路面积水引发断裂,选择施工材料时,尽量选择质量好、强度高、压实度好的回填材料。(3)正确选择压路机的型号,压力机的型号不一,为了满足不同施工建设需求,在道桥连接处施工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小型压路机。压实过程尽可能分段分层进行。小型压路机旋转灵活,可以有效降低错台高度。
及时检测回填土质量,一旦检测结果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施工,找到问题所在,参数正常后方可恢复施工。目前回填土检测最常应用的设备为超声监测机。在项目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将桥台的基础设置在承载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上,同时对扩大基础进行加固或者对桥台基础进行合理布桩,可以有效降低沉降幅度。另外,回填位置必须及时进行加固,一旦处理不当,随着后期施工的进行,可能会造成软土侵入而出现更大程度的沉降。通过对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研究发现,回填土质量检测的重点在桥台软基位置。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留有充足的空间,确保一旦出现大量降水可以及时将积水排除,有效减少路桥积水,防止路面出现渗水的现象。另外一方面为软土地基留下充足的时间,大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时间,软土地基还没有充分处理好就开始下一环节的施工,不仅降低了软基质量,还可能会带来其他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确保软基路面足够稳定后,方可开展下一项施工环节的施工。
4结语
路桥建设质量和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路桥建设质量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才能有效提高。随着路桥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加,路桥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道桥连接位置设计和施工不合理造成的严重“跳车”现象。合理优化路桥连接处的设计方案,完善路桥连接部位的施工方案,可以显著提高道桥连接部位的施工质量,缓解车辆通过时出现的 “跳车”现象。另外,路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施工,确保路桥施工质量,保证国民出行安全,为国家交通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采丰,王诗扬.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J].交通世界,2018,(08):48-49.
[2]高业友.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3):186.
[3]胡宝平.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探究[J].江西建材,2017,(01):156-157.
[4]蔡志鹏.传统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J].科技风,2012,(10):94-96.
论文作者:冯翼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基论文; 现象论文; 道桥论文; 位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