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选择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美国: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选择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美国: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俄罗斯论文,美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约”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成立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付来自东方苏联的威胁。当历史发展到1991年的时候,它的对手苏联土崩瓦解了。从这种意义上讲,北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的美国却不愿失去这一“工具”,抓紧时机促成北约功能的转变,让它成为维系欧美关系的纽带,成为美国参与欧洲事务的主要场所。所以,为了让北约继续存活下去,美国为其战略调整也出了不少点子,提供了很多帮助。前苏联土崩瓦解之后,俄罗斯成为其当然的继承人。当北约战略调整触及到其利益时,俄罗斯就顺理成章成为北约的当然反对者。

一向以“世界的领导者”自居的美国是不愿看到当今世界有哪一个地区和国家比它发展得快。为了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美一方面支持北约的战略调整,借以牵制俄罗斯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害怕北约内部的德、英、法等国强大以后把自己挤出欧洲舞台,借俄罗斯来抑制北约膨胀。这种类似于“鱼与熊掌”的选择,也确实让美国头痛。

(一)在“底价”上跳跃的俄罗斯

1993年底,北约提出吸收东欧国家加盟的“东扩计划”,试图以北约为基础建立冷战后的“全欧安全新体制”。北约东扩严重威胁到俄罗斯在欧洲的战略安全利益,因此遭到俄的强烈反对。聪明的北约为了不激怒俄罗斯,又含糊地提出“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俄罗斯的政策稍作了一下跳跃,签署了有关的框架文件后,北约马上正式提出东扩计划。这种过急的做法又一次刺痛了俄罗斯,使其又回到了“坚决反对北约”这一底价上。

1.在宣传舆论上,俄猛烈抨击北约的“东扩计划”,指责“这一举动严重触犯了俄罗斯的战略、经济利益”。在俄罗斯国内,对北约的敌视情绪不断增长。1995年9月12日, 俄外交部长在丹麦参加北欧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时,代表国内人民发出质疑:“欧洲人都说他们不再有敌人,为什么把扩大北约看得那么重要呢?”俄总统叶利钦也曾在一次招待会上称:“那些坚持北约东扩的人正在犯一个很大的错误,如果北约将其范围推进到俄罗斯边界,整个欧洲将可能燃起战火。”俄认为“冷战已经结束,华约既已解体,北约就不应继续作为一个纯军事集团而存在,当务之急应该致力于内部的改革,将其由一个军事联盟改造成一个政治组织,而不是草率和盲目地扩大”。

同时,俄也利用对外舆论宣传唤起别国的认同感,积极发展同其周边国家的关系, 并试图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同盟来延缓北约东扩进程。 1996年3月25日,叶利钦又访问了挪威,以求达到双方的互相谅解, 希望挪威不要让北约驻军〔1〕。 挪威是目前北约内唯一一个与俄罗斯接壤的成员国,如果北约的军队驻扎进挪威,就意味着北约和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之间没有了过渡地带。叶利钦此举对维护俄利益至关重要。

2.积极准备,以实际行动反对北约东扩。1994年以来,俄与西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意见冲突:制裁伊拉克问题;朝鲜核设施问题;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问题等。1994年12月,俄罗斯还在安理会动用了否决权,致使有关波黑的一项决议未能通过。这些行动,都是俄对西方推动北约东扩的报复。这说明俄反对北约东扩是认真的,偶尔作出的政策上的跳跃也不会跳出这个框架。

要保证俄与北约之间有隔离区,俄必须加强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这几个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因为这几个国家东线上都与俄罗斯接界,同时大都是独联体成员国。在同它们及所有独联体国家的联合上,俄已确定了一个“恢复统一安全空间”,确保俄地缘政治安全为核心的对独联体地区的军事安全政策。(1 )把维护独联体地区的安全看作己任的同时, 强化集体安全机制。 1993年,独联体各国首脑在塔什干签订了《集体安全条约》,使独联体国家在军事合作、集体维和以及共同防御方面有了一个纲领性文件。这样,俄就促成了一个从防空、边防入手,逐步统一的军事战略空间。同时,为了使自己的伙伴国保持稳定,保证这些国家内不发生动乱和冲突,独联体首脑会议确定独联体范围内集体维和行动的合法性,并签订在某些地区将维和部队延长协议,从而加强了俄与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合作集体安全条约。(2)在独联体各个国家之间加强军事合作; 在这一地区外围建立联合保卫边界机制。在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方面,俄采取各种手段改善同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的关系,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控制。1995年6月9日,俄总统叶利钦和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就黑海舰队之争达成最后协议。俄虽作出些让步,但对俄乌两国“战略性伙伴关系”铺平了道路。1995年2月、3月,俄分别同白俄罗斯、格鲁吉亚签订协议,内容主要涉及军事合作方面。1996年4月2日,俄、白两国正式签署有关两国建立联盟国家的条约〔2〕,把俄的边界向西推进了一大步, 从而扩大了俄的防御空间。

在独联体外围建立保障边界机制方面,1994年的一次独联体首脑会议上就签署了一系列的文件,使俄在原苏联地区的军事控制能力达到空前程度。这些文件包括:独联体国家参加中亚地区外部边界保卫备忘录;俄参加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外部边界保卫备忘录;独联体参加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部边界保卫备忘录。1994年上半年,独联体各国成立边防军司令理事会协调处,决定共同保卫外部边界。

3.放弃幻想,加强自身军事装备。华约组织解散后,俄收回在国外的驻军。这时的叶利钦认为,北约应致力于失去对手后的内部调整,短期内不会有什么过大的动作。再加上俄国内经济状况恶化,叶在执政初期曾一度依赖美国等西方大国,企图得到西方的经济援助。然而,它们所谓的“援助”却雷声大、雨点小,令俄罗斯失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大国又推动北约东扩。俄罗斯意识到:西方大国不可依赖,北约还没有变成“木乃伊”,对付这种局面最可靠的办法是作好自己的内部整顿,加强军事装备。

首先,俄能够正视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军事、经济能力。从常规力量上来讲,这种军力很难同北约匹敌。因此,俄着力于对前苏留下的核武器库的开发,积极发展战略核力量,想以此作为遏制对手的后盾。俄一方面大量削减过时的战略导弹,以便应付俄美之间达成的有关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节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又积极研制先进的移动式导弹发射装置。俄还牢牢地把前苏联遗留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核武器控制权抓在自己手中。与此同时,俄罗斯宣布放弃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其次,俄提出修改欧洲常规裁军条约,以确保俄“最低安全”的需要。根据新的地缘政治状况,俄要求取消条约对俄在列宁格勒和北高加索两个军区部署重型武器的限制,以增加俄在其南北两翼地区的常规力量。此外,俄军方为提高军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已开始着手组建快速反应部队。

(二)在试探中向“既定目标”发展的北约

华约组织解散后,东欧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美欧强国为建立新的欧洲安全体制,进一步加强对欧洲的控制,迫切要求北约向东扩张,作为欧洲稳定的保证。美国在其对欧洲和北约安全战略的国防部报告中明确写道:“北约仍是欧洲新框架的安全支柱”。

就北约本身而言,当华约这一对手消失以后,它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自然消亡和调整战略以求继续存在。这时的东欧一些国家失去了苏联这把保护伞,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安全伙伴关系。此时俄罗斯国内政治、社会状况不稳定,而东欧国家大都希望靠拢西方,当然把北约作为其安全保护的首选对象。于是,“自然消亡”被北约抛弃,“调整战略以求继续存在”成为北约既定的选择。只是在实施这一目的过程中,北约不得不谨慎从事。

首先,北约同中东欧及独联体一些国家进行对话,以探寻战略调整的新路子。经过努力,1991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这使北约看到了“复活”的曙光,对自己战略调整的可行性有了信心。接下来,北约的职能也逐步变成预防和处理危机、应付突发事件和维护和平、协助世界其它地区促进稳定和民主。1992年,北约组织决定超越它的传统防卫范围行动,1992年6月, 奥斯陆会议决定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作为“欧洲维持和平部队”;11月派军舰执行联合国对南斯拉夫的禁运。

这一切对于北约来说似乎是超乎寻常的胜利。而当它的扩展触及到俄罗斯的利益的时候,这种势头不得不稍稍婉转一下。1994年1月11 日,北约在惯性和阻力之间选择了一种“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缔约国都可与北约磋商解决其安全问题,但北约本身不提供安全保障;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自愿加入北约,参加的程度由双方商定;该计划是任何一个想正式加入北约的国家必经的阶段。1995年9月28日, 北约向其成员国及伙伴国提交了《关于北约扩大问题的研究报告》,再次强调北约扩大的目的在于增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不造成再次分裂的界线。同时规定与俄应进一步发展关系,其基础建立在互惠、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上。

尽管北约如此谨小慎微地行动,还是没有同俄达成谅解。双方都有一个原则性的目标,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你进一步,我退一步,形成“拉锯”之势。

(三)美国面临艰难选择

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把俄看作是美国扩大“市场民主制国家大家庭”中能起最大影响的“最重要的例子”,要把前苏联的这一地区“变成一个有价值的外交和经济伙伴的地区”。但是,随着俄国内民族主义力量的增长,俄调整对外政策,谋求维护其大国地位。到1994年,华盛顿就调整了对俄前景的估计:俄可能出现的“最好结果”是“一个完全民主和面向市场的俄罗斯”,这样的“新的俄罗斯会有同我们迥异的利益”;也可能出现“最坏情况”,俄可能经过动乱之后成为同西方敌对的一个极权主义、军事主义、帝国主义的国家。由于俄发展前景难以确定,但它还拥有仅次于美的核力量和其它一些先进军力,所以,美依然把俄看作一个潜在对手。为了制约俄的力量,美极力推动北约东扩以对俄形成压力。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从另一方面讲,北约的力量一强大,特别是北约内部英、法、德等国的日益强大,将使美国无法控制欧洲,甚至被挤出欧洲。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可能两面得到而左右为难。

注释:

〔1〕《人民日报》1996年4月3日。

标签:;  ;  ;  ;  ;  ;  

美国: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选择_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