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参与流动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研究_自我同一性论文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青少年论文,自我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13)02-0008-09

一、选题由来

流动青少年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附属产物。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迁移愈来愈呈现“家庭化”趋势,即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是过去的单身外出打工而是尽可能的全家进城,流动青少年的数量也在不断大幅度增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2000年11月1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为102297890人,其中0~14岁流动儿童为14096842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3.178%。[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教授估计,我国18岁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达3800万,较2005年的2500万大幅增加,且增长势头还在持续。[2]随着流动青少年人数的增多,流动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和学术界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国,根据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公安部联合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少年儿童。[3]学术界对于青少年的规定大都定位在6岁到18岁,本文参照《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和学术界对于青少年的有关规定,把流动青少年定义为:所谓流动青少年是指年龄处于12岁到18岁之间,即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农民工随迁子弟。

本文以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为分析视角,分析在青春期阶段,影响流动青少年建立及发展自我同一性的因素,探索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策略,挖掘流动青少年自身的潜能,优化其自我同一性建立及发展的环境,促进流动青少年完成青春期阶段的人生任务,使其顺利度过人生关键时期,健康成长。

二、本文分析视角: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理论

自我同一性理论是埃里克森在研究人格发展渐成说的基础上创立的。20世纪30年代,埃里克森就提出了同一性(identity)的概念。1968年,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对同一性渐成说更是做了详细阐述。之后,同一性这一概念被学者们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学科。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思想体系中一个中心概念,但是对于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本人没有给出明确定义。埃里克森曾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著作里说:有一时期,同一性似乎指的是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时期指的是经验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时期则指的是集体理想一致。[4]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是复杂的、不断进化的,是个体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同一。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和发展受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响,在青春期之后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全面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再对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感到困惑和迷茫。

综合埃里克森的观点,本研究认为自我同一性概念具体是指个体对于自我的探索和思考,在自我的探求过程中,个体对自己的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思考和选择,树立自己的生活目标,成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同一性伴随个体的一生,生命周期是同一性的各种必不可少的坐标之一。他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个体在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从而形成了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又称自我同一性理论。具体如下表。

在八个阶段中,青春期(12—18岁)是埃里克森聚焦的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心理可以被描述为处于一种暂停状态之中,一种心理发展的中间阶段,是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为获得成人道德而摆脱儿童道德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遇到的困难是角色混淆,在埃里克森看来积极的同一性中混杂有消极的同一性,这是由个体为之而遭受羞辱,为之而受到惩罚,为之而感到愧疚的那些能力和德行上的失败所组成的。同一性包括消极方面在内的所有以往的认同和自我想象的整合体。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根据其所期望的未来对他以往所有的认同进行的重新建构。

埃里克森指出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如急躁、拖拉等);(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如缺乏信心);(3)角色实验对消极同一性(如不能认识自己,或出现一种超人感);(4)成就感预期对工作瘫痪(如对成就不抱希望);(5)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如疏远异性或性生活随便);(6)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如盲目反上、盲目服从);(7)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如找不到文化,哲学方面的真实意义,即信仰危机)。[4]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要在这七个方面完成整合,对个体来说,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共同促成的,主要体现在个体和社会两个大方面:

1.个体因素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给个体主观体验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被描述为“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个体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4]由此看来自我意识和认知与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密切相关。对于自我的正确评价和认知能够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2.社会因素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作用,他说:“我们不能把个人的生长与社会的变化分开……我们也不能把个人生活中的同一性危机与历史发展中的当代危机分开,因为二者有助于互相制约,而且确实是彼此联系着的”[4]。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及发展是个体及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为:

家庭方面。影响青春期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家庭因素指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自我同一性的获得,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子女易出现早闭型自我同一性状态,溺爱和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子女的自我同一性扩散,而温暖且不过分压抑或溺爱的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是积极和健康的;[5]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家里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青少年心理需要。研究发现,在亲子沟通中得到父母支持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探索自我同一性,而与父母沟通不良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5]

学校方面。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也是儿童接受系统化、正规化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都影响着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及发展,特别是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影响着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作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青少年如果在学校集体中找到归属感,有利于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如果他们对学校没有足够的归属感,就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同辈群体方面。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中的作用突显出来。所谓同辈群体是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6]在同辈群体中,个体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和他人进行交往,在这种相对民主的环境中塑造自己的行为方式、价值选择,得到正式系统之外的支持及归属感。同辈之间的肯定与支持能够强化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树立其自我价值,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尤其是当青少年面临角色混乱的时候,他通过在同辈群体之间自我经验及社会技能的学习,找到归属感和爱的体验,从而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社会文化方面。埃里克森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和发展的影响,认为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们所在的背景文化,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同一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民主和宽容的社会文化,尊重青少年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顺利度过其“心理延缓期”的有利环境,使青少年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及精力,迎接和承担下一阶段人生任务。[4]

三、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流动青少年随父母迁徙进入城市,同伴、家庭、教育、城市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生活环境因素的改变使得他们的健康成长面临极大挑战。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其身心发生疾风骤雨般的改变。这个时期,流动青少年不仅面临多重社会角色的扮演,而且还面临着不断适应城市的任务,不断体验着种种困扰。笔者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发现自我同一性未能健全发展的流动青少年,对自我常常充满怀疑,在生活中面临抉择时,无法发挥自我的力量,往往做不出正确的决定,甚至会引发身心问题。分析导致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不健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因素

通过与流动青少年的接触及个案访谈,本人发现有一部分流动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不利于其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及发展。

1.流动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

案例一

小东,男,十四岁,八年级。两年前随父母来到武汉,父亲是司机,母亲在某公司做清洁工。小东不怎么说话,更不善于表达自己。小东说:父母都很忙,早上妈妈要起很早去上班,爸爸也很辛苦,到家就睡觉了。平时就他一个人,他很孤单。他还有两个妹妹都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小东家住的小区城里人较多,平时他放学后就是写作业,看看电视。他不喜欢跟城里的小孩玩。他认为自己跟他们不是一类人。问到小东的理想时,小东回答说不知道。

在与其他流动青少年的访谈接触中,笔者发现很多流动青少年感觉自己很孤单,他们缺乏自信,存在自卑心理等。部分流动青少年不愿与老师和他人交流,出现了焦虑、过分敏感、易怒、自我评价消极等状况。因为大多数流动青少年父母收入相对较低,也不稳定,家庭居住条件不佳,很大一部分流动青少年认为城市里的孩子比他们具有优越感,这种比较增加了他们自卑的主观体验。

2.流动青少年自我与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偏差

流动青少年随父母进入城市,父母的收入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其与父母长期处于“边缘人”的社会地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边缘人”心态,即认为自己不是城市人的自我认识和有意识的与城市划清界限的独特心态。这种特殊的心态一方面来源于流动青少年对于自己身份的模糊,另一方面来源于城市市民对于流动青少年和农民工群体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不接纳甚至排斥。对于流动青少年而言,城市边缘人的心态让他们长期生活在对前途担忧、无奈和迷茫的心境中,从而对于周围环境和事情也更加敏感。

(二)社会因素

1.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面临的家庭问题

案例二

小叶,男,十二岁,随父母进城不到一年。父母都是初中毕业,父亲是摆摊修自行车、电动车的,母亲刚刚进入一家电子厂上班。小叶说爸爸刚把他接入城里的时候他很高兴,因为城市很繁华,什么都有。但是后来他就高兴不起来了,他爸爸妈妈都很忙,能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更少,他一般都是自己买着吃,他知道爸妈都很疼他。但是他成绩不好,爸爸总是揍他,现在也习惯挨揍了,放学自己喜欢去上网,反正自己上完初中也就不再继续念书了。他说自己很想去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再也不用住在租的烂房子里了。

案例三

小杨,男,十三岁。父亲在工地上班,他说父亲每天很多事情,只要工地有活,父亲就会给儿子几块钱的生活费,让他自己解决一天的生活。他和父亲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除了父亲偶尔会关心关心他,几乎没有人过问他的学习和生活。小杨说自己的这些生活费并不用于吃饭,他会买包方便面,然后去上网,一般都会玩上一两个小时。他父亲知道自己上网,他被父亲逮到过好多次了。

受经济、自身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流动青少年父母很少能够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细心管教孩子,对于他们的情感关注更是少之又少。而由于青春期的流动青少年自律性和自觉性不强,父母管教和督导对流动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更加明显。父母管教和督导的缺乏也是导致流动青少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方面原因,而家长往往把流动青少年成绩差简单的归于孩子本人没有好好学习,或者认为自己家的孩子笨。家长的责备和失望很容易导致流动青少年自暴自弃,对自己失望,产生自卑心理。

在流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方面,其父母由于不了解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忽略流动青少年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独特的心理感受。很多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叛逆的心理,只要流动青少年不顺从父母意愿,他们的父母就一味地指责这些青春期的孩子,认为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这种善意的唠叨却加剧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2.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面临的学校问题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也可入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组)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接受义务教育。[3]但是事实上,大多数的流动人口家庭由于收入较低,一般都将其子女送往专门为流动儿童开设的简易学校。这种简易学校,专门招收流动人口家庭子女,也被称为“打工子弟学校”。流动青少年对师资力量薄弱及教学条件简陋的学校很难产生归属感,不利于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们面临着各种问题。受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们无暇顾及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而进入青春期的流动青少年正逢人生多事之秋,教师支持的不足使得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更加受限。

3.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同伴关系及友谊的缺失

埃里克森认为,步入青春期,同辈群体对于个体的影响甚至超出了其他因素。对于流动青少年来说,身边的同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着相似迁移背景的流动青少年,一类是具有流入地户口的本地青少年。[7]

案例四

小良,男,十六岁,在学校表现很好,和同学之间相处得也不错。小良说,自己的好朋友中,主要是和自己同样身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同学。他家居住的社区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外地孩子,他们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大。放学他几乎都是跟这些朋友玩,有时候上上网,逛逛街。

案例五

小宁,女,十三岁,平时与同学关系较好,经常与同学一起外出玩耍。不过,据小宁自己讲平时和自己交往密切的是自己的同乡,自己与城里的孩子玩得不多。因为自己不太喜欢他们,就像他们不太喜欢自己一样,不是说城里的孩子不好,就是有时候感觉他们看不起自己。小宁还告诉我们说自己刚来的时候,不会讲普通话,很多人都笑话她。

在笔者与流动青少年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流动青少年选择的伙伴大多是与自己有着相似迁移背景的流动青少年。通过这种同质性较强的同辈群体分享生活经验,增加社会技巧。另外,在家庭及学校性教育不足的现状下,同辈群体是青春期流动青少年学习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的重要途径。以小宁(案例五)为例,小宁告诉我们自己来事(月经)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是好朋友陪她去超市买的卫生巾什么的,当时羞得不得了。

笔者也发现流动青少年对城市的同龄人存在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他们和城市同龄人交往得相对较少。城市同伴的缺乏、甚至隔离,使得流动青少年在情感上缺乏城市同伴的支持,对自己所居住生活的城市很难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而加入相似背景群体也在无形之中排斥了城市同辈群体,这种排斥影响流动青少年正常人际交往,不利于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及发展。

4.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面临的复杂社区状况

案例六

小喆,男,十二岁。家中姐弟三人,大妹妹十岁,小妹妹七岁。一家五口居住在两间房里,房屋总面积是二十平方米多一点。平时父母睡在一间,他和两个妹妹睡一间,妹妹的床和他的床之间拉了一个布帘。小喆说他们租房子的地方,都是那种专门给打工的人建的房子。外地的人很多,干什么的都有。他不知道他们那里归谁管。放学后,他喜欢在居住的社区附近到处晃荡,或者去网吧,尤其是在放假的时候,父母没有时间管他,自己也没什么地方可去,一般都是选择和朋友一起去网吧。

在走访武汉某个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时,发现该社区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社区卫生及治安都存在问题,社区服务不足,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流动青少年放学之后缺乏一个供他们游戏、学习的场所,尤其是寒暑假时期,一部分流动青少年会被送回老家,另一部分留在城市里的孩子只能天天在社区或街道游荡,这些孩子很难对自己居住的城市产生归宿感。在访谈中,很多流动青少年表示自己不属于城市,只是在城市里生活,他们的家不在城市。另一方面,他们的父母作为城市边缘群体,他们城市过客般的心理状态也影响着自己的子女。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流动青少年对所居住的社区缺乏足够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的缺失使得他们对自己居住的环境缺乏相应的安全感,对自己的生活及未来充满了不安和迷茫,不利于其建立自我同一性。

5.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面临的负面社会文化

青春期流动青少年就像一张空白的纸,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对于其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及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文化对流动青少年进行无形的“标签化”。很多媒体在报道农民工时有“歧视”偏见,认为农民工普遍缺乏教育且文化素质低下,没有法制观念和组织观念。传媒关于农民工的负面报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对农民工群体的印象和评价。而媒体及大众对于农民工群体的刻板印象影响着社会大众对于流动青少年群体的看法。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的策略

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以后逐渐扩展至欧洲一些国家。学校社会工作最初是独立于学校系统,由私人机构和市民组织提供此类服务。对于学校社会工作概念的界定,本文采用《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的解释:学校社会工作为政府、社会各方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的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通过与家长、学校、社区的互动与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来协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挥学校、家庭与社区的教育功能,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8]

影响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涉及其个体、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区及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社会工作要多管齐下,运用多种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具体来说,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介入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1.运用个案工作方法直接干预

流动青少年面对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城市同龄人的优越,很容易产生自卑感,自我评价普遍不高。而健康的心理是这个阶段的个体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良好的心态、对自我的客观评价有利于流动青少年更好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价值观。学校社会工作者应当利用个案工作专业方法有效调节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向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

与城市青少年相比,流动青少年有更强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独立意识,这是其自身的优势。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工作对象表达的信息,以成熟的理性思维分析他们的心理问题,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流动青少年全面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2.以小组工作方法为主导

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快速而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流动青少年开始强烈探寻与整合自我的第一个阶段,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探求需求,自我意识最为强烈,同辈之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满足流动青少年强烈的心理情感支持需求,促进其进行自我探求,认识和接纳自我。小组工作能够给组员提供平等的交往氛围和环境,成员能够自由地进行信息沟通,能够在平等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下,谈论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流动青少年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促进流动青少年融入城市青少年之中,增强流动青少年对所生活的城市的归属感。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利用团体动力,协助流动青少年认清问题,客观地评估自己,并且结合小组功能和流动青少年的群体特征,建立生活技巧小组、心理治疗小组、成长小组等,增强其学习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实现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逐步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人格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展小组工作要注意,不仅要有开展纠正流动青少年学习和生活方式中存在的行为与认知偏差问题的治疗性小组,还要有开展培养流动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的预防性及发展性小组,例如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工作者在设计小组的时候不能局限于流动青少年之间的同质性小组,还要考虑到城市青少年,为流动青少年和城市青少年提供一个全面认识彼此的机会和环境。在小组活动中,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发挥好引导者和协助者的作用,小组活动的设计要侧重于组员的相互合作,鼓励组员相互寻找彼此的优点,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

3.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坊

工作坊是小组工作的延伸,通过工作坊以一个班级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社会工作的作用。针对流动青少年家庭和学校青春期教育的不足和缺失,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办青春期健康知识教育工作坊,帮助流动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生理知识,还包括青春期少年的性心理、性道德、性病防治及性法律知识等等,涉及内容广泛。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坊的开展要正确把握教育的分寸尺度,步入青春期的个体,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对于世界充满好奇。时时出现的困惑,让他们渴望得到引导和帮助。但是对于青春期个体来说,教育和教唆只有一步之差,教育掌控不好可能就变成了教唆。开展工作坊要采用多种形式,可以与学生们的班会等结合起来,可以采用观看青春期健康教育相关的科教片,也可以与同学们进行集体讨论等等。总之,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展青春期教育工作坊需根据服务对象的性别、需求等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他们。[9]

4.介入流动青少年的家庭

家庭是流动青少年生活的基本场所,家庭对于服务对象的意义重大,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领域不能忽视其家庭的特殊性。针对流动青少年家庭的特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应由学校——家庭共同介入,促进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首先,促进流动青少年家庭的亲子关系。由于流动青少年父母每天忙于生计,能够跟孩子互动和沟通的时间很少,这就要求学校社会工作要把流动青少年的家庭作为服务对象,帮助流动青少年父母了解青春期流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能过分忽视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例如,工作者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家访的形式与流动青少年及时沟通,把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告诉家长,指导其父母多鼓励孩子,学习怎样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情的讨论之中。流动青少年家庭的亲子关系不能仅仅靠父母一方的努力和改变,还需要流动青少年的共同参与,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建立流动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渠道,组织流动青少年定期给家长写信,确保其父母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其次,改善流动青少年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着流动青少年的观点和思想,影响着流动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居住的城市。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联合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组织志愿者,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对流动青少年家庭进行定期家访。这些访问者根据流动青少年家长时间的安排进行访问,帮助流动青少年家长端正家庭教育理念,减少家长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对于青春期流动青少年的影响。

总之,学校社会工作通过外展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家庭,主要目的是让流动青少年父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促进家庭成员之间沟通的顺利进行,增强家庭对于流动青少年的情感支持,从而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5.开办社区流动青少年成长中心

学校社会工作者联合社区相关部门及向有关基金项目申请,在社区成立青少年社区成长中心。社区成长中心依托某一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由机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区成长中心注册会员三方共同管理。所谓注册会员即每天来中心注册的人员,以流动青少年为主。让注册会员参与中心日常工作及相关事务,可以提高孩子们参与中心事务和活动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感。

社区成长中心为社区流动青少年存档备份,建立专门图书室,图书室由流动青少年自己选择图书管理员、图书阅览制度等,充分挖掘流动青少年自身资源,实现中心及图书室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绿色网吧,通过绿色网吧帮助流动青少年科学及合理的使用网络。

在暑期,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留在城市里的流动青少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和爱心活动,例如社区烧烫伤预防及护理知识宣传、关爱城市孤寡老人行动、救助困难人士爱心募集等等,丰富流动青少年假期生活,让流动青少年感受到自己也可以为自己生活的社区、城市贡献力量,增强流动青少年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招募社区城市青少年以“我们共同的城市”为主题讲授自己居住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让流动青少年和城市青少年共同学习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知识,了解自己生长的环境,促进流动青少年和城市青少年的共同学习,增强流动青少年对社区和城市的归属感。

6.优化流动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对流动青少年的负面评价源于媒体对于他们父母的评价,尤其是有些媒体对于农民工的报道与农民工的真实情况不符。所以这就要在社会上呼吁媒体对农民工报道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关注点不能局限于农民工的缺点和不足,而是要看到农民工群体的优点和贡献,不仅要关爱农民工群体,更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接纳;呼吁城市居民要改变对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往负面的看法,应该平等地、公正地对待农民工及其子女。

将流动青少年群体的真实情况及问题反映给政府和社会大众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学校社会工作者依托社区成长中心,组织大学生及社会各界志愿者为流动青少年创办专门的杂志,联系媒体开办流动青少年及家庭专栏对该群体进行跟踪报道,尤其是报道流动青少年群体参加的各种志愿活动,让城市市民看到流动青少年努力上进,乐意奉献的一面,也为社会更多地了解这一群体打开一扇窗口。

五、结语

对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环境的改变,冲击了流动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迫使他们要不断地接受各种新事物,学习城市新的生活习惯,适应城市生活。当他们进入青春期后,其身体开始发育,自身不断趋于成熟,社会对流动青少年提出了新的要求。流动青少年面临多重社会角色的扮演,各种冲突突显,个体体验着种种的困扰,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关系到其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其一生。

本文通过自我同一性理论分析了影响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程度和深度。另外,全文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策略的探讨,是基于本人的专业实际经验,侧重于实践应用,但是很多方法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文章的不足之处,有待于其他学者进行弥补和深入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  ;  ;  

学校社会工作参与流动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研究_自我同一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