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26例论文_吴胜祥 李环如 陈德 郭思远

吴胜祥 李环如 陈德 郭思远

[摘 要]目的:探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26例膝关节盘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半月板损伤类型及MR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全部切除术、次全切除术、部分切除术;术后所有患者均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的治疗优良率为84.62%(22/26),术后3个月的治疗优良率为92.31%(24/26);术后1个月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术后一个月有明显提高,均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使半月板正常功能最大限度保留,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关节镜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损伤 优良率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28.63

作者单位:234000,安徽省宿州市,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骨二科

盘状半月板又被称之为先天性盘状软骨,属于先天性畸形[1]。盘状半月板损伤多发于外侧,是临床上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关节镜在半月板破裂或盘状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率[2],且关节镜下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等优势,可有效避免盲目切除、残留破裂等情况出现;被广泛应用于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现阶段对于盘状半月板的治疗多数是在关节镜下进行的,针对各类型的盘状半月板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对治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性。为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中的使用价值,选择我院近几年所收治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研究,现将治疗方法及效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26例膝关节盘半月板损伤患者,均为单膝损伤,经影像学检查进行损伤类型评估。其中男性9例,女性17例;最大年龄者为63岁,最小年龄者为15岁。主要表现包括关节肿痛、弹响、膝关节屈肌挛缩、股四头肌萎缩等。损伤类型:7例为单纯水平撕裂,5例为复杂水平撕裂,3例为纵行撕裂,5例为放射状撕裂,3例为混合撕裂,3例为退行性变。Watanabe分型详见表1。

表1:盘状半月板损伤类型与分析(n)

1.2 方法

手术开始时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并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我院所用的关节镜系统进行手术。在其膝关节的前内、外侧入路,将1ml的肾上腺素与3000ml的生理盐水混合,对患者的膝关节腔进行灌洗,无需使用止血带,依据髌上囊、髌股关节、髁间窝、内侧间室、外侧间室的顺序仔细观察关节内情况;如果关节内存在发炎或增生滑膜、软骨剥落或使关节直伸受限的骨赘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彻底,把患者膝关节按照“4”型位摆放好,在关节镜辅助下对其盘状半月板的损伤类型及损伤程度进行探查并评估,从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对于单纯纵行撕裂患者及关节囊缘撕裂患者,实施部分切除术,将患者膝关节的破裂半月板先予以切除,边缘保留范围保持在7mm左右,并对创面使用刨削刀打磨平整。针对半月板撕裂范围大或复杂损伤的患者可实施次全切除术,将半月板体部使用半月板钳小心切开,向前切开范围到达前角为宜,向后切开范围到达后角为宜,边缘的保留范围同样为7mm左右。针对Wrisberg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半月板全切除术。在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中,需行McMurray 征检查,查看患者膝关节是否存在弹响、关节伸直障碍或交锁等情况,如仍然存在以上情况,还需对患者盘状半月板继续切除,直至消失即可[3]。

在手术完成后,需对患者的膝关节情况进行仔细、彻底观察,使用探针探查已经修复的半月板有无边缘不整、张力异常等情况,对患者膝关节腔仔细冲洗,将腔内碎屑、淤血等清除干净,最后拿取弹力绷带对膝关节加压包扎。

1.3 治疗效果判定[4]

经治疗并随访,患者关节屈伸、负重等功能完全恢复,且无疼痛感,不影响其日常生活及工作则为优。患者关节屈伸、负重等功能已基本恢复,疼痛感偶尔出现,患者基本可正常生活及工作则为良。患者膝关节功能部分恢复,存在轻微的关节活动受限情况,疼痛感经常出现,日常生活及工作有轻微影响则为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疼痛感较为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则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采用Lyshohm评分[5]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满分为百分制,分数越高者则表示膝关节功能越良好。记录并比较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hm评分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治疗优良率采用百分率(n,%)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Lyshohm评分采用均数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该组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的治疗优良率为84.62%(22/26),术后3个月的治疗优良率为92.31%(24/26),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人体的正常半月板是胶原纤维组织,其排列方式以环绕状为主,具有吸收震荡、关节润滑、传递负荷、营养关节以及维持关节稳定等多重功能[6]。盘状半月板的纤维组织排列缺乏顺序性,在盘状半月板的结构中存在均质胶原结构,易于被撕裂,损伤后膝关节疼痛感明显,关节功能受限,对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一定影响。目前,手术治疗仍是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主要治疗手段,关节镜治疗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主要分为全切除术、次全切除术、部分切除以及成形术[7],临床治疗中要依据患者的损伤类型及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具有创伤性小、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患者手术治疗后配合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可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8]。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不容忽视,患者在手术当天,待麻醉消除之后可进行踝泵锻炼,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将其患者伸直并适度抬高,进行局部冰敷24h,间断性的冰敷即可。在第二日开始,可指导患者进行四头肌收缩功能锻炼,将患肢伸直并抬高,反复练习,每日训练100次左右。第三日时可解除患者的加压包扎,在床边开始屈膝锻炼,屈膝角度为90°。患者在第四日可进行适度的负重训练,每次练习时间为15--20min,每日2次。患者术后半个月可切口拆线,出院后患者仍需坚持膝关节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本组26例研究对象,均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1个月的治疗优良率为84.62%(22/26),术后3个月的治疗优良率为92.31%(24/26);术后1个月患者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术后3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较术后一个月有明显提高,说明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显著,且随之术后关节功能锻炼时间的延长,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程度会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使半月板正常功能最大限度保留,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并实践。

参考文献:

[1]金宇,王瑜,赵景新等.关节镜下缝合固定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附着部松弛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5):1778-1780.

[2]侯永新,张民.经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半月板无血管区损伤的临床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4):364-366.

[3]韩长旭,王婧娟,任逸众等.全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疗效观察[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1):35-39.

[4]江东,敖英芳,苗羽等.FasT-Fix和半月板箭修复半月板术后磁共振成像的信号特点[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11):1021-1025.

[5]ZHANG Chun-li,XU Hu,FAN Hong-bin等.A novel arthroscopic procedure for fixation of avulsion fracture of tibial attachment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guided by meniscal stitching needle[J].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2008,11(1):18-21.

[6]刘劲松,李智尧.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中老年人内侧半月板损伤[J].中国骨伤,2014,27(8):631-634.

[7]孙晓新,余家阔,张柳等.成人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形态及信号变化的MRI影像学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10):857-862.

[8]胡月正,许心弦,余华晨等.关节镜治疗不同年龄段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疗效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5,36(5):335-338.

论文作者:吴胜祥 李环如 陈德 郭思远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7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26例论文_吴胜祥 李环如 陈德 郭思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