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信息技术发展探讨论文_邵康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信息技术发展探讨论文_邵康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213003)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智能电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大数据的应用也越来越密切。现在,智能电网是大数据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通过了解大数据的概念与技术体系,分析探讨大数据对电力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为电力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智能电网;电力信息;云计算;信息安全

【引言】:数据的规模和种类正在快速的增长,大数据技术将成为我国电网未来发展模式转型后新的增长点。目前,电网数据的还存在的严重的缺陷,如电网数据的基础建设还不完善;在各个平台之间,数据还无法更好的共享,数据的集成度不高等问题。加强电网数据基础架构和信息安全的建设将是未来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被定义为:以新数据处理技术为手段,在海量、结构复杂、内容多样的数据集中,以较快速度解析出规律性或根本性的判断、趋势或预见。大数据不仅包括数字、符号等结构化数据,也包括图像、声音等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多样化、价值密度低、分析处理速度快等4个特点,而另外3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也都与大数据密切相关。

二、大数据与电力信息化的关系

随着电力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电力信息化对电力企业的决策、运营、销售的价值不断增强,电力工业作为国家基础性能源设施,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中国电力大数据事业发展,对实现中国电力工业科学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这种价值的跃升将使电力企业具有大数据的时代特征。电力企业业务数据主要来自生产数据和运营管理数据。电力企业生产数据既包括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实时采集的数据,也包括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并网等技术带来的新数据业务。电力企业运营管理数据,则包括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基于电力生产、使用等实际数据,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便可以提供大量的高附加值服务。这些增值服务将有利于电厂生产安全检测与控制,电力企业决策分析与管理流程控制,电力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等,实现更科学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行业应当在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认识到数据背后的价值,搞好数据治理,并积极投入到数据挖掘与分析运用工作中,实践大数据战略,挖掘数据价值,为电力行业发、输、配、变、用电各环节建设,以及电力营销等业务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及有效解决方案,重视提升电力行业信息化系统辅助决策能力。

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前景

大数据技术是我国电网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未来大数据技术将贯穿电力产业的各个环节,是打造新一代智能电力系统过程中应对能源变革、环保压力等问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电力行业对大数据的需求,其迫切性将大大超越其它基础能源行业。首先,在电力的产生中,各种新型能源逐渐取代了传统电力生产的方式,逐渐使用环保且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风能、太阳能来作为电力的生产,这就使得电力生产的计量和管理变得日趋复杂。其次,电能是不易储存的一种能源,又具有危险性,如何更高效的利用电能,是各电力企业面临的问题。做后,由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快速的发展,在电网状态监测与诊断以及电能的损耗分析等方面,对大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怎样从这些庞大复杂的数据中快速、准确、安全的提取有用的信息,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大数据对电力信息化发展的应用和价值

1、电力大数据的应用首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宏观经济、社会保障等信息的融合,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当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数据的融合,以及电力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数据融合,不仅可以提升电力的发展,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让人们可以享受更优质的电力服务。

2、大数据对智能电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电力系统的逐步发展,高度灵活的数据驱动的电力供应将逐步取代传统的静止的电力供应。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电力生产供需管理变得更为有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的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得出的结论,完成高度精确的预测需求。电力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对功耗的实时了解,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用电方式,从而能够带来显著的能源节约。大数据对智能的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与诊断

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与诊断是不间断的,这样就总是在产生数据,面对这些海量的、分布式的、异构的状态数据,常规的数据存储与分析方法会遇到极大的困难。而大数据的云计算技术使得解决上述问题成为可能。

2)、是对电能损耗分析

如果要进行较精确电网电能损耗的计算,就要在采集电能表数据的同时进行较为精确的建模,利用EMS的数据进行电能损耗计算。这样精度较高,但计算量较大,对于现有的电网计算配置,很难达到很快的速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可极大提高计算速度,进而达到实时或者准实时的网损计算水平。

3)、负荷分布式控制和用户侧短期用电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中存在很多具有能量存储特性的负荷,短时间的切断不会对负荷终端使用特性造成很大影响。通过高级计量体系的广泛应用,可以准确获取并存储用户实时用电信息,进而实现有效的用户需求侧管理。

4)、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及智能预警

现代电力系统正逐渐演变为汇集着大量数据和进行复杂信息计算的系统。大数据技术利用自身计算资源分布广泛的特点,可以实现各大区电网运行数据的完全共享,以支撑全电网一体化时域仿真,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全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水平。

五、电力大数据发展挑战

下一代智能电力系统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是电力行业在进化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数据量的问题,它是整个行业面临重塑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时代中,数据质量的高低、数据管控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数据管控能力是电力大数据发展的首要挑战。

大数据技术的本质是从关联复杂的数据中挖掘知识,提升数据价值,单一业务、类型的数据即使体量再大,缺乏共享集成,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提升数据的共享流畅度和数据集成程度是电力大数据发展必要条件。

力大数据由于涉及到众多电力用户的隐私,对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中企业的安全防护手段和关键防护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目前的被动防御向多层次、主动防御转变。

电力数据储存时间要求以及海量电力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对IT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力企业虽大多已建成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能够满足日常业务的处理要求,但其信息网络传输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据交换能力、数据展现能力以及数据互动能力都无法满足电力大数据的要求,尚需进一步加强。

大数据是一个崭新的事业,电力大数据的发展需要新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当前行业内外此类技术人员的缺乏将会成为影响电力大数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结束语

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对我国电力产业未来发展,特别是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数据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可供利用的信息资产。如何使用好大数据,充分活化企业数据资产,更好地服务电力事业发展和广大电力客户将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值得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皎.大数据时代到来对电力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华北电力,2012,4:82-83 .

[2]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力大数据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邵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信息技术发展探讨论文_邵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