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素质教育论文_徐冬凤

浅谈初中化学素质教育论文_徐冬凤

徐冬凤 (江苏省江都市洋浦中学 江苏 扬州 2252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8-063-01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初中化学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为他们今后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他们学习其他科学知识和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学是教的依据,教的目的。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三、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新教材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充实学生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新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理论概念的难度,删去了繁杂的化学计算,加强了实验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列出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研究新教材,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使之难易适度,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真正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出路在教改。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 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 业务水平。真正、彻底改变"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教师 应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道路,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 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终身不断继续学习,培养 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徐冬凤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化学素质教育论文_徐冬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