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廖生波

廖生波(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五官科564600)

【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五官科收治的伴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1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两组,每组8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方面,鼻内镜下手术较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内镜下手术;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52-02

变应性鼻炎又称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粘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1] 。变应性鼻炎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极大痛苦。为了观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效果,我院医生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本文就我院医生在此方面进行研究得到的心得体会做出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五官科收治的伴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16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两组,每组80例。入选患者经检查确诊为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为不适宜进行鼻内镜手术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观察组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385±21)岁,平均体重(621±03)kg,平均病程为(87±05)年;对照组80例患者中,男40例,女40例,平均年龄(396±23)岁,平均体重(619±04)kg,平均病程为(89±07)年。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观察组给予患者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在局部麻醉后,鼻内镜下切除偏曲的鼻中隔软骨、犁骨及明显偏向一侧的筛骨垂直板,将骨粘膜复位至鼻中隔居中,再行双侧筛前神经阻断术后手术结束。术后定期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常规给予患者合理的鼻内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

122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变应性鼻炎药物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2喷/次,每日3次,交替使用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2滴/次,每日3次。

12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4 疗效评价标准1241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242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1243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1244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25 统计学方法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数据经卡方检验,确保准确无误。当p<005时,表示实验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特应性的个体接触变应原后释放由IgE介导的介质(组胺),并在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下发生的非感染性炎性疾病[3]。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有鼻痒、流涕、打喷嚏等。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软骨偏离中线位置。由于鼻中隔偏曲会影响鼻腔的正常通气,而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粘膜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耐受刺激的能力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又由于鼻中隔偏曲导致的鼻腔通气不正常,会使得植物神经发生紊乱,导致鼻粘膜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进而加重鼻炎症状[4]。

以往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一般都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但是对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而言,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而在鼻内镜下开展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双侧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是近些年来新起的一种手术方式。通过在鼻内镜下破坏分布在鼻中隔黏膜的筛前神经副交感纤维,使其形成瘢痕,进而阻断神经反射,使得感觉神经功能降低,导致副交感神经对于外界的不良刺激敏感度下降,使得血管扩张减轻,腺体分泌也随之减少。这有效地减轻了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如鼻痒、流涕等。另外鼻中隔偏曲在被手术纠正后,鼻腔通气恢复正常,减轻了外界气流对鼻腔粘膜不均衡的刺激,降低了鼻粘膜接触变应原的几率。而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中隔中神经肽含量较正常值高,手术通过阻断神经反射进而减少了神经肽,再给予合理的鼻内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从而明显缓解了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提示了,对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可以采取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张田,陈剑秋,林家峰,等.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观察[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3):27-29.[2] 李章雨,王文博.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4,(6):40-41.[3] 邱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25):64-65.[4] 熊德明.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33):111-112.

论文作者:廖生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3

标签:;  ;  ;  ;  ;  ;  ;  ;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廖生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