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网络安全视域下构建高校舆情监管体系论文

浅析新时代网络安全视域下构建高校舆情监管体系论文

浅析新时代网络安全视域下构建高校舆情监管体系

黄安,何洁

(南昌大学 软件学院,江西 南昌)

摘 要: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和技术飞速革新,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和新方向。网络作为高校师生传播信息和分享信息的平台,与师生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在新时代大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的构建面临着新挑战。高校需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完善且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完善舆情预警、爆发、解除各个阶段应对策略,加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舆情监管队伍建设,密切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才能更好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更好地解答“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新时代;网络舆情;监管体系;意识形态

新时代下,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信息获取、思想交流的主要平台,在网络上传播的各种思潮正在逐渐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即公众利用网络平台,基于自身的文化素养、教育背景、思想政治主张等,对所关注的事件发表言论、态度和看法的总和。[1]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在网络技术革新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双重作用下,被不断放大。[2]在此种情况下,面对“00后”群体的到来,高校急需构建合理科学的舆情监管体系,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合理地审核、管理和舆情爆发处理,降低网络舆情事件爆发后的危害。

一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 网络安全是高校育人工作重要内容

在新时代下,网络安全是高校育人体系中重要的内容。对于高校而言,网络安全在一方面主要是保障校园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这涉及培养学生对高校网络设备安全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是高校保障网络空间内部的数据安全,近几年高校诈骗频发,诈骗者能够获得高校学生的家庭信息、手机、班级等信息进行勒索,有部分原因就在于数据安全未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通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学习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二) 网络舆情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新媒体作为高校大学生表达内心想法的主要平台、高校思想意识形态体现的重要方式,高校舆情是反应大学生思想状态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关注领域。相比于传统的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新媒体的开放包容,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的思想观点的分享氛围,能够更加真实地体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可见,网络舆情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不可忽略,所以高校要主动将舆情监管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把握网络舆情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进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三) 网络舆情监管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平台

网络舆情监管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平台,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内容建设、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富有时代主旋律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学生,为高校营造一个风清气正、文明安全的网络空间。[5]探索建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和舆情监管长效机制,要把相关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体系,切实增强教育实效。网络舆情监管体系的构建便是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体系建立后可对高校内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事后处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平台。

二 网络舆情监管体系的构建主要内容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舆论的生成速度、传播广度已经超乎传统媒体,“瞬间爆棚”“万级转载量”时有发生,远超过了舆情处理部门的预期,给高校舆情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而,舆情监管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进入新时代,各高校都建有网络舆情监管机构,但是就整体而言,缺乏整体性,因此构建合理科学的舆情监管体系成为舆情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务。

针对网络舆情应对策略主要从舆情预警、爆发、解除三个阶段进行,具体流程参见图2高校舆情监管体系处理舆情流程图[5]

(一) 技术支持的构建

除产业布局相关政策之外,我国纺织服装各行业也制定并发布了相关产业结构政策措施,使得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方式更加明确。

传统媒体环境下,高校对舆情的爆发往往后知后觉,直到舆情爆发,产生不良影响后才对其采取措施,而此时已然失去对舆论引导的主控权。在构建了高校舆情监管体系后,通过技术支持机构对高校内的互联网进行监测和预警,在舆论预警阶段,就通过管理机构和核心机构对舆情爆发后可能的情况进行提前准备,将高校可能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 管理服务的构建

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系统中,管理服务机构是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日常管理服务。一是负责对网络舆情监测层反馈上来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分析,根据高校舆情热点、敏感内容定制舆情报告,定期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如有爆发趋势及时预警,确保网络舆情监管体系的正常运行。二是负责日常网络信息内容的审核把关、发布和管理,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权威信息。三是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和处理,对可能会引起网络舆情事件的信息及时进行很管控,确保网络舆情监管体系的正常运行。四是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员的培养和管理,需要在网络舆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协调汇报、分析研判、应急处置和网络舆情消退后的总结反思。可以说,管理服务机构是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组织体系的主体内容。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数据源主要来自于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爬取技术等对各个渠道的文本、图片等信息进行采集,为舆情监管提供可分析的数据[4]

(三) 舆情监管体系核心的构建

如果接收到高校舆情监管体系的预警报告后,核心机构和管理机构未进行及时的准备和处理,舆情就将处于爆发阶段。针对此种情况,高校舆情监管队伍应该认识到此刻应该积极把握主动权,快速及时应对,核心机构引导舆情朝着有利于正确的方向发展,防止舆情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扩大,尽可能将舆情危害降低。

三 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孩子患呼吸道疾病期间,拍背可利于痰液排出。拍痰的时间最好在喝奶前半小时到一小时间,或喝奶后2小时,痰多的患儿在雾化治疗后拍,每次拍(手指并拢弯曲成杯状拍宝宝后背)一刻钟左右。小宝宝最好为头低脚高姿势,可以趴在家长腿上或垫高下半身。拍痰时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神态反应。

(一) 舆情预警阶段

技术支持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从高校上信息的发布和审核上提供技术支持。对高校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并全面覆盖高校网络区域,并对诸如“自杀”“游行”、涉及黄赌毒等内容进行重点监测。技术支持机构采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综合分析,对网络舆情进行预判,判断舆情爆发的可能性,及其涉及范围、影响程度等。高校舆情监管队伍主要是通过技术支持机构分析处理互联网中的数据,并为上层的管理层和核心机构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

(二) 舆情爆发阶段

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中,核心机构是整个体系的总调度机构,其主要的职责是通过指导和调度其他服务机构来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是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机构的队伍建设应该对高校网络安全、思想意识形态有着正确认识,在核心机构实现舆情监控工作,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有效处理。高校舆情监管体系建设中核心机构的构建是关键步骤,事关整个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能否顺利展开,构建的舆情体系能否指挥和协调其他服务部门,对整个舆情监管体系的构建起着关键性作用。

内浮顶的结构要求:铝(不锈钢)制浮顶与油面(内浮顶盖板的下表面与油面的上表面)间的油气空间,铝制内浮顶允许(70~100)mm±10mm,不锈钢允许(110~130)mm±10mm。

(三) 舆情解除阶段

高校舆情解除后,舆情监管队伍需要反思在高校舆情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何出现高校舆情事件?谁应该为出现的高校舆情事件负主要责任?这就需要对舆情事件进行追溯,找出高校舆情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主要负责人。这样才能够找到构建的高校舆情监管体系的不足所在,并加以改正,同时也是对舆情监管队伍的一次考核和审查,才能让舆情监管队伍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舆情监管队伍工作水平,改进高校舆情监管体系,降低高校舆情发生的可能性。

四 结语

在新时代下,网络安全视域下构建高校舆情监管体系至关重要。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列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有关部门对舆情做到及时处理、积极引导、降低网络舆情的危害,努力净化高校网络环境。同时,高校要对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应该加以重视,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培养和发掘优秀网络安全人才,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高校应协同推进网络阵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网络平台在学生“四自”教育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且是始终充满了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洋溢青春活力的象牙塔。

在衡阳市水稻生产工作流程建立的过程中,要对土地流转分类指导予以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开展土地资源体系的监督工作,确保能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从而运行适度规模化管理。另外,要强化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和合法化,在管理机制建立的同时并行服务机制,妥善解决农户土地流转中的矛盾和争议,从根本上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也为衡阳市规模化农业管理奠定基础[3]。

参考文献

[1] 孙文博,颜吾佴.大数据视野下网络舆情治理的政府监管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7,31(01):41-45.

[2] 刘媛,彭波.网络视域下高校公共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7):19-20+26.

[3]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J].冶金企业文化,2016(03):4-5.

[4]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5] 牟琛.本体安全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J].教育现代化,2019,6(34):120-122.

本文引用格式: 黄安,何洁.浅析新时代网络安全视域下构建高校舆情监管体系[J].教育现代化,2019,6(73):167-16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3.081

作者简介: 黄安(1983-),男,汉族,江西修水,硕士,软件设计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标签:;  ;  ;  ;  ;  

浅析新时代网络安全视域下构建高校舆情监管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