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论文_于爽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论文_于爽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实验中学 265300

摘 要:“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随着教改的深入,“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普遍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并且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文尝试从课堂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设问质疑 实践探究 交流纠正 创新思维

当今学校教育,教师在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方面呈现纵深趋势。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时通常设计为“自主、合作、探究”,其实质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具体谈一谈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识及其运用。

一、明确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内涵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这个理论太繁琐,说得直白一些,比如我们要教给学生一条定律,教师就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或小组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途径去探究,自行或合作发现相应的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前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会理解透彻,掌握牢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示例: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的得出。教师首先给出一组不同边长的三角形,先让学生观察,学生会找到一些要素:三条线段、三个角。于是有的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个答案似乎得到一大部分学生的认同。教师并不急于纠正答案,而是将三条线段分别放在水平的位置上、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再让学生观察,于是学生将其纠正为: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不是平行线)的三条线段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教师不动声色,让学生继续认真观察。终于有聪明的学生在图形前加上准确的定语“首尾顺次相接”。有的学生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于是老师把错误图形呈现出来,如三条线段接在一个点上,接在两个点上,都不能构成三角形。学生恍然大悟之后,必能准确记住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了。

二、了解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过程

按照专家的理论,探究式教学方法分多个步骤。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其探究过程简单地归纳成设问质疑、实践探究、讨论交流三个步骤。

1.设问质疑。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用于启发引导的难度适宜的问题,目的很简单,一是启发学生思考,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示例:我在给学生讲“平均数”这一内容时,设计的导语是:“你喜欢的篮球明星是谁?”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他们七嘴八舌,气氛活跃。接着我就及时设问:“你们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吗?你打算如何来证明?”学生无语了,于是我拿出我最喜欢的姚明在 03-04赛季25场比赛的得分与篮板球的数据,让学生算出他每场比赛的平均得分及篮板球平均数据,最后得出他得分高和得分稳定,是火箭主力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认识了平均数。

2.实践探究。实践探究分为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两种方式,教师视教学内容的难易使用。这时,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尤其是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如学习“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一节时,学生没有空间概念很难理解,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模块制作,课堂学习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效果非常好。

3.讨论交流。无论是个人自主探究还是小组合作探究,最后都要将探究的结果说出来并通过集体讨论来加以验证。数学课上主要是通过班级交流的形式,由个人代表自己和小组说出探究的结论,大家可以就其发言进行讨论,如果出现僵持局面,教师要给予纠正,或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探究式教学方法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结合课例,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关键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上,教师要创设出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

2.结合例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方式,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呈现自己自主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如在讲授“太阳光与影子”一节时,课堂上我们通过众多实例讨论物体在太阳光下所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形状、方向等。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实践探究作业,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探究从早晨到傍晚,影子的指向和长短有什么规律。于是学生有的用长短不一的小棒做试验物,有的干脆用自己的影子,最具创新思维的一组同学还发现了物体倾斜于投影面与平行投影面所产生的差别。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课外探究的浓厚兴趣。

论文作者:于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论文_于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