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作为交通枢纽的组成结构,市政道路的建设和其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即只有在保证市政道路建设及管理质量的前提下,方可维持正常的交通运行。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逐渐便利化、多样化,政府部门、群众纷纷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存在漏洞,无法满足稳定且安全的交通运输状态。因此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有关部门需要不断针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进行完善,使得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能够更好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管理
引言
市政道路工作质量事关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对外形象,因此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一方面,高质量市政道路工程需要配以严格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并在该体系下对施工原材料、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使得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得以在制度和材料方面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优质的市政道路工程,不但有效的方便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延长道路工程使用寿命,在保障城市交通便利的前提下,节约了工程造价成本,并促进了城市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
1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作用
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地方一项重要工程,其对地方建设和百姓的生活均有重大影响,因此,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进行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一方面,良好的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能够使道路工程能够在相应的监管下有序的进行,使用材料也能得到严格的管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能够在制度和材料上得到保障,另外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还能保证,保证工程进行的效率。
2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而言,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优劣,和工程整体质量、使用寿命存在关联。然而,由于有效性及合理性质量管理机制的欠缺,致使市政道路工程无论是在施工,还是在使用等过程中,均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在耗费过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基础上,对群众正常出行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管理方案可行性缺失
目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期间,由于缺少对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的考量,导致在施工准备尚未充分的前提下,制定各类规章制度。虽可在某种程度上的对工程质量加以约束,但因对施工薄弱点的忽视,使其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安全埋下隐患。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为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差,不仅缺少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作用的全面认知,还会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不足、业绩或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欠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环境因素的影响
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容易受到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影响。若施工现场存在地下水位高,土质差等问题,就需要进行深井降水等处理,当水位降低到合理的位置时,才能进行沟槽的挖掘。但在无疑增加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2.3过度追求效率
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导致管理人员难以意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要性,使之在管理理念、管理能力相对滞后的情况下,过度追求工程效率,将工程监理工作的意义挥之东流,更谈不上对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的管控。再者,业主、开发商由于对质量监管意义理解尚未充分,仅注重自身利益和工期交付时间,而监理部门更是在主动迎合管理者思想的同事,将质量监管停留于表层,呈现为检查而监管的局面。
2.4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关负责人员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对相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够规范,是造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道路工程招标过程中,部分政府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制度进行招标,使得道路质量得不到很好地保证;②在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部分政府并不重视道路本身的质量,只是关注了建设道路所花费的费用以及施工进度。这样就没有真正地抓住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重点,使得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偏离了最初的目标;③部分领导者对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并不重视,这就使得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并没有办法发挥它的作用。
2.5招投标机制不规范
现阶段,绝大部分市政道路工程,均由招投标的方式完成,业主将项目完全交付给中标者,仅需支付相应的工程款,即可完成工程建设工作。但是,招投标期间,部分职员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忽略招投标工作的严格性和规范性,将资质尚未健全的施工单位纳入候选范畴。同时,少部分施工单位、包工头采用挂靠的形式,获取相应的施工资质,但由于专业技术、相关设备的不足,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更甚者为获取中标资格,报出过低或不符合实际的招标价格,而在中标后为弥补自身利益损失,以粗制滥造和偷工减料等形式,为国家、社会及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3市政道路施工中质量管理防范措施
3.1强化市场管理
若要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防范,则应从强化市场管理的角度入手,对以下事项予以关注:其一,按照施工标准及市场环境,政府部门应在明确分子项目施工标准的前提下,科学把控工程造价及成本,用以从主观化的角度,杜绝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其二,组织协调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复杂性、综合性特点,特别是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应和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借助相互合作的方式,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2重视施工材料质量监管,防止材料造假
施工质量的保证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优质的施工材料对工程质量是一个硬性的保障,也是对整个工程日后可以得到良好使用的保障。可想而知,优质的施工材料不但关乎着施工的质量更是关系着工程完成后的使用寿命。好的材料因其材质的优良,其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不易出现道路损坏问题,相反,劣质的材料则因其不符合材料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使道路在使用中容易损坏,这对道路日后的使用带来较大影响。
3.3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针对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相对较差的情况,施工企业可通过责任制度的拟定,将各岗位责任明确划分给个人的同时,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培训活动,且借助针对性考核方案的提出,保证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得以提高。另外,若施工企业整体条件较好,应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予以综合验证,逐步改善且优化施工环境,加强其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管控,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程建设整体质量。
3.4加强现场监管力度,注重建设环节
施工质量的提高往往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首先对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要严格要求,严格遵循施工管理的相关制度,监管人员要有专业知识和强烈的责任心。对施工人员需要定期进行考核,如施工队或者施工人员不合格,就要对其进行提高和管理,或者直接更换施工人员和施工队。总之,要选择优秀的作业人员来完成施工工作,才能进一步保证施工的质量。此外,还要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每一环节的高质量。如若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因为问题小就忽视,以致酿成大错。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和城市规划、区域改革密不可分。而政府部门和群众对现代交通的新要求,更是为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条件。对此,笔者建议应在实际施工中,对施工质量的制约因素予以全面思考,结合针对性、可行性管理方案的拟定,逐步提高城市交通整体水平,使其更好满足资源调度、市政改造等标准。同时,管理人员还应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完善,通过先进管理理念及技术的学习,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参照,制定适宜的工程质量管理方案,加快建筑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策略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5,35:223.
[2]余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J].低碳世界,2015,34:145-146.
论文作者:代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是在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