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式防护架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论文_杨鑫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结合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泥城某装配式结构施工经验,通过分析该工程结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外挂式防护架方案,解决了由于结构转角较多以及由于加腋区导致的脚手架搭设困难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外挂式防护架

1 工程概况

临港泥城动迁安置基地DE06-B-2(B)地块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镇马五公路以东、云汉路以北地块。

本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7003.64m2(其中地上31901.32m2,地下15102.32 m2),包含6栋住宅楼、1座变电站、1栋公建配套、一栋商业用房、一座垃圾房和一层地下车库。各楼层的建筑概况如表1所示。

本工程混凝土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00mm×400mm到600mm×1700mm,框架柱截面为400mm×400mm到900mm×600mm。基础垫层强度为C15,构造柱、圈梁、过量、压顶等次要后交构件强度等级为C20,其余部位±0.000以下部位混凝土强度为C35,±0以上部位混凝土强度为C30。

本工程存在部分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预制构件包含1#楼以及2#楼的预制剪力墙,重达5.19t,其余预制构件包含预制非承重墙、预制楼梯、预制空调板以及预制夹心保温板。各单体预制构件数量分布概况如表2所示。

图1 外挂架布置详图

3 外墙外挂架施工过程

3.1 外挂架布置

外挂架沿外墙周围布设,1#楼和2#楼的外挂架布置详图如图1。

主体施工至3层时,在预制外墙墙体上安装外挂架,外挂式防护架1#楼和2#楼各配备两套架体,随楼层主体结构向上循环安装使用。

3.1 外挂架的组装

(1)外挂式防护架三脚架采用8#、10#槽钢制作,平台板采用60×40×3和50×30×4方管和L40×4型钢焊制而成,三脚架宽度为620mm,附墙端腰型孔孔距为1100mm,腰型孔尺寸为30×80(特殊情况:空调板位置三脚架宽度620mm,跨窗台和阳台及屋面位置三脚架孔距500mm,楼梯位置孔距1150mm),穿墙螺栓采用φ20螺栓;防护栏杆采用50×30×4方管钢,防护网采用100mm×50mm×3mm方格铁网,与平台板采用M12螺栓连接。三脚架示意图如图2所示,平台板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平台板示意图

(2)利用预制构件墙体预留的φ30穿墙孔,将φ20螺栓穿入孔内安装固定。

(3)利用三脚架附墙端腰型孔穿高强螺栓,螺栓内侧(预制墙板内外两侧)加设两块80×80×10钢垫片,并拧紧螺母。

(4)三脚架的布设间距不大于4800,每2-3个三脚架组成一个外挂架单元体。

(5)吊点设置在平台板两侧主方管骨架上,为保持架体整体平衡,吊点不少于4点,对称均匀布置。

(6)外挂式防护架操作平台,满铺2mm厚钢脚手板,脚手板周边焊接连接于方钢侧面,防护架外侧满封钢防护铁丝方格网,操作平台外侧防护铁丝方格网底部挂踢脚板,高100mm,满刷银灰色油漆。

(7)外防护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米,根据每个挂架单体架长而定。

(8)防护栏杆高度1.8米,水平横杆设置四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成整体后用M12螺栓与平台板连接。

(9)两个外挂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0cm,外挂架转角处横竖两个外挂架之间缝隙不应大于10cm,当相邻外挂架距离大于10cm甚至更大时,应加装接缝板,避免缝隙过大造成的高空坠落风险。

(10)外挂架组装之后先进行荷载试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试验荷载采用水泥编织袋装砂的方法,保证不小于300kg/m2。(1.5倍使用荷载),如发现焊缝开裂、结构变形等情况,禁止使用。

(11) 挂架安装完毕后,从结构四角部位的架子引防雷接地线与结构防雷地线相连。

(12) 转角墙面:外挂架在转角墙面处需贯通,将转角处一侧挂架伸至结构外皮处,另一侧单体挂架大横杆外伸至悬挑结构与其接通。由于悬挑端部设置立杆及小横杆,形成单体挂架的侧向封闭网架,所有悬挑部位外伸长度不得小于2.0m,并对大于1.5m悬挑部位加设斜拉杆,增强外伸部位刚度。施工过程中只用于人员作业及外墙防护,不得堆放任何材料及工具。

安装完剪力墙处标准防护架的立面图如图4所示。

图4 防护架立面图

3.2 外挂架的吊装

(1)待上层预制墙体安装完毕,用斜向支撑将预制墙体加固好,预制墙体三向微调结束后方可进行外挂架的提升。

(2)架子工先提前从挂板内打开架体连接螺栓,需先打开上部连接螺栓后再打开下部连接螺栓。

(3)提升前解开架体间的接缝板、防护栏板等连接物及临时存放在外架上的一切异物,架子工挂好挂钩并离开平台后,方可发信号进行调运。

(4)吊点设置在平台板两侧主方管骨架上,为保持架体整体平衡,吊点不少于4点,对称均匀布置。

(5)塔吊稍绷紧吊绳,里侧架子工从室内将螺母松开,同时里侧架子工从室内用硬物(长方形木料或钢管)将外挂架体向建筑物外方向施加作用力,外架体在中立所产生侧向力作用下自然向外移,架子工在保证自身操作安全的前提下应防止外架摆动对建筑物及周边架体产生撞击;架体停止摆动后,用塔吊平行移动挂架体于上层挂架体之外再起吊安放于作业层预制墙体之上。

(6)塔吊起吊时,不得碰撞结构和其他相邻外挂架。

(7)上层结构里侧架子工使螺栓插入预制墙体预留孔内,达到一定高度时,专人指挥塔吊,缓慢下落架体,将架体上螺栓孔洞对准预制墙体上的预留螺栓孔洞,结构外侧架子工系好安全带站在放置在下层架体上的临时扶梯(扶梯靠墙放置牢固,且有专人扶着稳定扶梯)上将吊在挂架上的螺栓及垫片对准预留孔洞眼,结构里侧架子工将螺栓上紧。注意在外挂架体没完全安装稳固前禁止塔吊随意移动,架体安装完毕,人员撤出后方可摘钩。

(8)挂架挂完后要求里侧架子工拧紧双螺母,保证螺栓凸出螺母2cm以上;螺栓外侧端部需做成锥体形,以利于螺栓从架体孔内划出,螺栓锥体长度2cm,锥体端部直径为螺栓直径的一半。

(9)摘掉塔吊挂钩,进行其他挂架的提升。

外挂架的吊装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 防护架吊装示意图

3.3 外挂架的拆除

(1)待结构全部施工完毕后,拆除所有的外挂架。

(2)先用塔吊吊绳挂住外挂架,稍绷紧绳后里侧架子工从室内将挂钩螺母松开,把螺栓拔出,将外侧架吊至地面指定地方。

(3)在地面上拆除各个杆件及安全网,清理后分类编码放整齐。

外挂架拆除示意图如图6所示。

图6 防护架拆除示意图

4 小结

在装配式结构中,外挂式防护架是一种新型尝试,该方案解决了由于结构转角较多以及由于加腋区导致的脚手架搭设困难问题。外防护架的组装、吊装、拆除等工艺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杨 鑫(19-),男,本科,工程师.

论文作者:杨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外挂式防护架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论文_杨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