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论文_文志仕

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论文_文志仕

重庆市潼南区文星小学校 文志仕 402660

摘要:本文将从“趣味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故事化”数学教学、“情感化”数学教学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四化”教学

1 “趣味化”数学教学

1.1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一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发散,课堂的40分钟对他们来说的确是非常难。刚进入小学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能适时的开展数学课外活动,那么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比如:我在讲授《我们身边的数》这一课时,我就提前将孩子们分好组,让各小组根据事先确定的活动项目(排排队、跳绳、看比赛),选好地点,开始活动,活动20分钟以后可以与其他小组交换场地,再做其他的运动项目。孩子们边活动边提出数学问题,我参与其中引导点拨。在“排排队”的活动中,孩子们就通过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人?”发现排队的最后一个同学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多少人。并且提出了:“说说你前后各有几个人?”的问题。在“跳绳”和“看比赛”的活动中也是如此,孩子们在玩中提出了数学问题,在玩中共同解决了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可以很容易写出减法算式来表示。这样不仅避免了课堂上的空洞讲解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在完成课外活动的同时学到了知识。

1.2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要把握好课堂,也要善于在课下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比如:我们班的孩子们下课很喜欢翻字典,很喜欢拿着字典来问我:“这个恐龙是什么恐龙啊?” ,并且要我给他们讲恐龙的灭亡史。利用这一点,我在讲授《8,9的加减法》这一课时,将恐龙贯穿了整堂课。我出示了各种恐龙的图片并告诉孩子们:“小恐龙可喜欢我们班的孩子了,它想邀请你和它一起去闯三关,你们愿意吗?”,听到小恐龙,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第一关利用小恐龙的动态图以及小恐龙请来的好朋友小猪踢球图讲解了关于8的一图四式,第二关利用小恐龙请孩子们当小老师以及数字卡片讲解了关于9的一图四式,第三关利用帮小恐龙运水果的火车开展“开火车”的游戏来巩固8、9的加减法。以及我发现孩子们包书的书皮大部分都是用《熊出没》里的动画人物,我就把这三个动画形象加在了我的习题课里,这样我的习题课就变“活”了。

2 “生活化”数学教学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完美诠释,数学源于生活,而又要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凑十法”时,创设了一个实际情境——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老师当司机,做开汽车动作,老师后面(也就是汽车)有4个学生。汽车启动,老师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同学(4个)老师报站名,停车,又上来几个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汽车再启动,老师问又上来几个同学(3个),再问汽车上一共有几个同学(7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了2个学生,老师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同学(5个)。这样抽象出算式4+3-2=5.如果只是让学生看书上的图,他们是很难理解的,而通过形象的表演,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上车是把人合起来用加法,下车是走掉了用减法,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走进课堂。

3 “故事化”数学教学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个新的知识点、每一道例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刚走进小学开始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们还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故事。所以,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来导入新课。比如: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我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宝宝们在做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数学宝宝0觉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绵制作的数字0),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在0的中间系上一根绳子),结果,他变成了几?(8)数字宝宝6看见了直笑(出海绵做的数字6),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宝宝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孩子们,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吧!这样运用故事引入有利于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数学、更愿意接受数学、更乐于学习数学、更喜欢学习数学。

4 “情感化”数学教学

4.1以“爱”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习总书记曾说,作为一个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离不开老师的爱,特别是小学一年级,作为教师要时时处处对学生有仁爱之心。在我的教学中,我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学生:上课爱在教室里乱跑,不爱学习,尤其不喜欢数学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了一个办法:每天上数学课我提出问题后,我都会很温柔的对他说:“宝贝,你想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吗?”,在第一个星期里,我是一直被拒绝的。我就一直坚持着这个办法,直到有一次数学课上他回答了问题,我马上就表扬鼓励了他,多次过表扬鼓励后,他才愿意听老师的话,现在他在数学课上不会乱跑,也不会不听。所以,我觉得只要足够有耐心、足够有爱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会有闪光点的。

4.2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性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基于这种渴望,人们总是喜欢被表扬和鼓励,它可以使人信心十足,获取成功的体验,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完美、完整,都应该给予鼓励,对他们常用“你很棒”、“你真行”等以激励学生。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

参考文献

[1] 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喻平著.数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文志仕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论文_文志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