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制式”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_刘小芹,王建明

“订制式”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_刘小芹,王建明

刘小芹 王建明 湖南省新邵八中 422900

【摘要】湖南省新邵县第八中学在新高考背景下进行“订制式 ”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践行,分别在“订制式”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要素分析、内容设计、体系构建、开发路径等诸多方面进行校本化的探索 。

【关键词】订制式;生涯规划;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19-01

生涯规划是指人主动选择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方向。 我校开设“ 订制式” 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旨在新高考背景下帮助高中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积极应用一切可以整合的条件和资源,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订制式”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实施的背景

1.基于推动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应用的需要。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 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关要求。随着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帮助普通高中学生树立主动发展的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普通高中发展的迫切需求。两年来,我校利用课堂进行生涯辅导,教研与课堂教学同步发展,积极应用互联网平台让学生学习等在提高学生生涯发展意识、 促进学生生涯成熟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2.基于科学设计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需要。

生涯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从课程层面来看,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生涯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普通高中生涯课程的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路径探索、课程平台搭建、课程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还比较匮乏,生涯规划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更是缺乏成熟的样本。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校从构建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入手,在生涯规划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实施“订制式 ”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力图让本校高中生有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

3.基于提高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本土化、特色化水平的需要。

本课程在学习国外经验、考量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寻求突破,结合学校资源与学生需求,转化生成这门课程的目标,在课程目标框架下,再进行“订制式 ”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内容的编制。在编制中融入湖南新邵本土化、 特色化的内容,构建具有区域特色、洋溢着生命力、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订制式”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二、根据需求调查,进行“订制式 ”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校以提高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为主旨,依托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的测评与诊断,确定学生的发展意向,通过建构“ 订制式”生涯规划课程的体系,设计科学的课程内容,实施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有效指导学生做出合适的生涯规划。目前,我校生涯规划通识教材 《高中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 》初稿已经基本定稿。在此基础上,学校初步开发出兴趣、能力、价值观、学业、专业、职业、生涯抉择七大课程群供学生订制。

1.“订制式”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要素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保证开发的课程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我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充分利用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提供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兴趣、性格、能力、学科兴趣、价值观的测试,辅助学生认识自我,对各要素进行分析形成整体报告,这为“订制式”生涯规划 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内容选择提供了数据基础。

2.“订制式 ”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设计。

我校的生涯规划通识课程从内容上分成四个板块: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意识引领。让学生认识生涯规划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积极的生涯信念,形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和主动发展的观念;其次,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不断挖掘自我潜能,激发成长动力,促进自我的完善与发展;再次,要指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和环境中的有效资源,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最后,要指导学生掌握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控 、自我反思和调整,提高生涯管理与决策能力,促使学生适性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校又在生涯规划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围绕兴趣、能力、价值观、学业、专业、职业和生涯抉择这些核心要素,建构了七个“订制式”生涯规划课程群的雏形。

3.“ 订制式 ”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体系构建。

我校在学科教学和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学业规划、专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渐次开发、递进铺开,形成课程与学生有机统合的生涯规划通识课程体系。在保证生涯规划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差异,推行“订制式”生涯规划实施路径。学生先在预设课程群中进行菜单式订制,若预设课程群中没有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可向课程中心提出新课程申请,学校核准后增设新课程,进行追加式订制。学生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选择课程、时间、导师,选择的过程就是订制的过程。除了私人订制课程,班主任还可以结合班级现状、班级学生的共同要求来课程中心进行团体订制,利用班会课开设某一课程。

4.“订制式”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的三条路径。

生涯规划通识课程的研发由老师主导,订制课程里的实践体验课程则由老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如专业、职业课程的开发过程:每个小组合作探索一个专业或一个职业;掌握方法后,各自探索自己的目标专业、理想职业。每个班级编写一本资料,班长是主编,编者是每位学生。高一学生编写《我最感兴趣的职业》等,高二学生编写《专业解读》高三学生编写《我最心仪的职业》等。编写的资料在班级内、年级内传阅,然后送至学校生涯专题资料库,丰富学校的专业、职业资源库。

三、“订制式 ”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为学校文化注入了生涯的特色

1.学生观念和行为发生改变。

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由观望到逐步 突破的转变,“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以行为改变促进自我成长,以生涯规划精彩人生”成为我校学生的自觉追求。

2.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

课堂教学从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融入, 课堂效率明显提升。学生发展目标明确了,学习动力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升。自我规划实施的过程使很多学生爱上学习,步入了自我成长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刘家伟.新高考背景下我国普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陈宛玉,叶一舵,杨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辅导的必 要性、内容及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17,(11):100.

论文作者:刘小芹,王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订制式”高中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_刘小芹,王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