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配合中药热熨治疗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论文_覃杏贤

【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中药热熨治疗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脱水减压药物治疗,同时予腕踝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热熨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85.7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腕踝针配合中药热熨治疗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腕踝针;中药热熨;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后,产生以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或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1],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及“痹证”范畴。手术治疗虽有疗效,但创伤较大,患者难以接受[2]。腕踝针具有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多种痛症;中药热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70例气血滞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标准,观察腕踝针配合中药热熨治疗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至5月本院骨伤科收治的70例气血滞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67岁,平均(45.32±3.51)岁;病程1~18年,平均(8.37±2.92)年。研究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18~69年,平均(46.11±3.39)岁;病程1~17年,平均(9.01±3.08)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等病史,腰部疼痛,痛有定处,拒按,有针刺感,俯仰不利,翻身困难,腰椎生理弧度消失,脊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同时,符合气血滞瘀型诊断标准:腰腿部痛处固定,刺痛,昼轻夜重,腰部活动受限,僵硬,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1.3 纳入标准

符合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患者同意保守治疗;年龄18~70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分;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非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年龄<18岁或>70岁;有晕针史;局部皮肤有出血、破损、肿胀及疤痕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精神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患者均给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脱水减压药物治疗,同时予腕踝针治疗。①评估患者疼痛部位、程度,局部皮肤有无出血、破损、肿胀及疤痕。②告知患者针刺部位、目的、作用,指导其平卧位。③按疼痛所在区域选择相应的针刺点,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患侧下5区、下6区。④消毒皮肤,以进针点为中心直径大于5厘米。⑤采用1.5×0.15毫米一次性不锈钢毫针,一手固定针刺点下部,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针柄,针身与皮肤呈30°刺入皮下浅层,患者无酸麻胀痛感,针体自然垂倒贴近皮肤表面,轻轻推进针体,露出针身2毫米,用一次性无菌敷贴固定针柄。⑥留针2小时,每天1次,治疗10天。

2.2 研究组 患者均给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脱水减压药物治疗,同时予腕踝针、中药热熨疗法。腕踝针操作方法同对照组,中药热熨采用本院的热熨方:艾叶、半枫荷、薄荷、公丁香、桂枝、红花、宽筋藤、两面针、路路通、木瓜、爬山虎、千斤拔、千年健、生草乌、生川乌、透骨草、小茴香。将上述药物粉碎成粗颗粒,用50度左右米酒浸泡一个晚上,装于自制的棉布袋中,布袋30×20㎝,放于微波炉中高火热5分钟,使热熨包温度达60-70℃,将药袋放到患者腰骶部用力来回推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力量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要增大,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加温。每次推熨20-30分钟,每天2次,治疗10天。每付药可反复使用3天,女性患者经期及皮肤有过敏征象者禁止使用。

3 观察指标

3.1 临床治疗效果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疗效标准:①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抬腿正常;②显效:腰腿痛症状显著减轻,抬腿正常,仍然有轻微症状;③有效:腰腿痛症状有所减轻,抬腿较治疗前增高,但未达到正常高度;④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2 VAS评分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剧烈。

4 结果

4.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4.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属于“腰痛”、“腰腿痛”、“痹证”范畴,病机较复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肾在体合骨,肾精充足,骨髓得生,骨髓充养骨骼,则骨坚有力;若肾精不足,则骨髓化生不足,骨失髓养,导致骨骼方面疾病。腰与督脉关系密切,督脉行于脊里,入颅络脑,分支络肾,《素问·骨空论》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腰又与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脊柱两旁,腰部、膝部、足踝部皆为本经循行病所,故可见腰部、膝部、足踝部处疼痛,运动受限。

腕踝针疗法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张心曙教授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无痛、疗效可靠的针刺疗法。《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下5区主治腰背痛、腿外侧痛、外踝关节痛等;下6区主治腰椎及椎旁痛、尾骶部痛等[4]。《素问·气穴论》:“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经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由此可见,针刺身体上“溪谷之会”“孙络之脉”等浅表之处,可以畅通营卫,舍止病气,治疗经络及五脏之病邪。腕踝针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机、疏通经络达到治疗腰痛的目的。

本院所用药熨方,薄荷、宽筋藤、路路通、千斤拔、木瓜、千年健通络止痛;艾叶、公丁香、桂枝、生草乌、生川乌、小茴香温经止痛;半枫荷、红花、两面针、爬山虎、透骨草、米酒行气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的作用,对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明显疗效。中药热熨疗法在人体局部和经络上来回移动,利用温热之力使药性通过体表透入经络、血脉,不仅将药物有效成份直接渗入病变部位深部组织,达补肝肾、舒筋络、止痹痛作用,而且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腕踝针配合中药热熨治疗气血滞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而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6-237.

[2] 王智君,崔海青,谢秀俊.腕踝针疗法联合中药药罐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8,50(5):162-16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4]凌昌全,周庆辉,顾伟,等.腕踝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61-264.

论文作者:覃杏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  ;  ;  ;  ;  ;  ;  ;  

腕踝针配合中药热熨治疗气血瘀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论文_覃杏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