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做法论文_李晓年

马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做法论文_李晓年

马龙区鸡头村街道办事处水务所 云南马龙 655100

摘要:云南省马龙区自1997年实施“长治”、“珠治”工程、国债项目等水土保持工程以来,以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改造重点,以水保林、经果林、种草、封禁治理为依托,共完成31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形成了较完善的水土保待综合防护体系,治理开发成效显著。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加强领导,狠抓宣传,整体规划,综合实施,创新体制机制,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执法等。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马龙区

1基本情况

马龙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为低中山丘陵地貌,全区辖两镇三乡五街道,总人口21.171万人,总面积1600.34 km2,其中长江流域面积894.05 km2,珠江流域面积706.29 km2。据2004年遥感调查,全区水土流失面积421.01 km2,其中长江流域235.77 km2、珠江流域185.24 km2。自1997年实施“长治”、“珠治”工程、国债项目等水土保持工程以来,全区已开展31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形成了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治理开发成效显著。

2工程建设成效

马龙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5.56 km2,其中坡改梯2740.08 hm2、营造水保林10921.1 hm2、栽种经果林1941.22hm2、封禁治理17170.9hm2,种草39.27 hm2,保土耕作4744.07 hm2,为确保各项措施正常发挥效益,配套建蓄水池(窖)1278口,沟渠154.21 km,生产道路109.2 km。共投入建设资金资5576.5万元。

3主要做法

3.1加强领导,狠抓宣传

马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任组长,水务局长任副组长,水务、发改、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工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水务局,负责项目实施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施工管理等日常工作。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列入综合目标考核,通过在项目区竖立小流域治理标志碑,在封禁管护区竖立警示牌,在水保工程上喷绘水保标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形成了 “政府统一领导、水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协作、广大群众参与” 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3.2 整体规划,综合实施

(1)水土流失治理和山区综合开发相结合。深入调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开发方向相结合,通过实施封禁、生态修复、修建谷坊坝、护地堤以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等,改善山区基础设施现状,为综合开发创造条件。

(2)坚持统筹结合。针对各流域实际,本着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把水保项目与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拓展项目功能。注重与生态建设结合,在流域治理时,以环村、沿河、沿路为重点,大力营造水保林。同时,落实好封山禁牧、林地占补平衡、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有效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注重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在整山治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果林,做大做强苹果等生态富民产业。

(3)建立项目和资金倾斜机制。在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区选择时,优先考虑安排山区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取资金补助的方式,通过帮助农村承包大户、合作社修建水池水窖、田间道路、购买果树苗等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4)积极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区水务局主动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从专业角度帮助制定规划,进行方案设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乡(镇、街道办)水务所抽调技术人员,在苗木种子的选择、果树栽培管理、集雨水窖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做好治理工程设计和建设管理等工作。

3.3创新体制机制

(1)完善建设体制。一是推行投工承诺制,按照村民自愿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小流域治理义务投工问题。二是推行项目公示制,让项目区群众了解、掌握、参与和监督当地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三是严格工程招投标制,择优选择施工队伍,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2)整合项目投资。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整合原则,在区政府统筹下,把农业、林业、土地、烟草等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到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合力攻坚,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让大户集中生产经营苹果、蔬菜和烤烟等,推动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

3.4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执法

为巩固治理成果,保护水土资源,马龙区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以区水务局为执法主体,以乡镇(街道)水土保持监督员为依托,以村级水土保持管护员为基础,形成了区、乡、村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网络。一是成立机构。马龙县人民政府以马政办发[2011]177号文批准马龙县水政监察大队为县水务局内设机构,依法行使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督、案件查处等职权。二是制定地方规范性文件。《马龙县水土保持法实施细则》、《马龙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实施方案》、《马龙县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马龙县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制度》、《马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公告》、《马龙县水土流失防治公告》、《马龙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开垦陡坡地的公告》。三是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自2012年马龙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后,共编报水保方案189件,执法检查286次,实现新建项目100%编报、审批,已建项目限期补办,全区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明显提高,生产建设单位履行水土保持法律义务的自觉性显著增强。

4结语

近20年来,马龙区以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防治、水源保护为重点,按照“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产业”多方结合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马龙区将全面推广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和大胆创新,为马龙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李宏川.垣曲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中国水土保持,2017年第6期.

[2]李玉梅,孙光银.泸州市纳溪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水土保持,2017年第5期.

[3]刘学恩.马龙县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成效与做法.中国水土保持,2017年第8期.

[4]姜德文.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行政监管. 中国水利,2018年第2期. 半月刊(总第836期).

作者简介:

李晓年,1970年12月出生,女,云南省马龙区鸡头村街道办事处水务所,助理工程师,从事基层水务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李晓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马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做法论文_李晓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