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判断的价值论文_邵兰,杨在东,彭荷玲,张小芹,陈源浩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研究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的价值。方法:2016年至2018年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入院后0、6、12、24h的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差异。结果:死亡组0、6h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患儿6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P均<0.05),存活组乳酸0h分别与6、12、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II评分与6h乳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乳酸清除率;乳酸;预后

【中图分类号】R720.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159-01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功能失调,严重的还会危及到生命,由于幼儿身体免疫能力较差,脓毒症及其引发的休克对儿童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医学实践中有数据显示用药6h后血乳酸水平与组织灌注有密切关系[1]。因此,本文以60例脓毒症患者乳酸数据基础,对乳酸及乳酸清除率与脓毒症的预后情况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实验对象为2016到2018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脓毒性休克儿童患者,分别记录入院后乳酸及6h、12h和24h乳酸清除的速率,记录24h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II)及28天死亡率,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38例,死亡组22例;存活组患儿男18例,患儿女20例, 平均(4.2±3.7)岁。死亡组中男女患者各11例,平均年龄(3.5±5.3)岁。

1.2 实验方法

通过早期的目标治疗对实验所选的患儿进行插管通气、抗感染治疗、实施液体复苏。

1.3 数据观察

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乳酸,计算出乳酸清除率,计算公式为治疗前后的乳酸清除率差值除以治疗前数值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上对乳酸数值进行比对的常用计算机软件是SPSS13.0,该软件的测试建立在P值低于0.05的基础上,因此测试数据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实验结果

2.1 两组血乳酸值测试对比

6h后存活组的乳酸明显低于死亡组。具体数据对比如下表1。6、12、24h存活组乳酸值分别为(4.4±1.2)mmol/L、(3.0±0.8)mmol/L、(2.2±0.5)mmol/L;24h后存活组APACHEII评分为(13.7±1.3)分,APACHEII评分与6h乳酸有相关性(P<0.05)。存活组0h乳酸与治疗后6、12、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38,P<0.05;t=19.293,P<0.05;t=19.771,P<0.05),6h乳酸与12、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49,P<0.05;t=15.884,P<0.05)。

2.2 两组数据中血乳酸清除率对比

6h死亡组乳酸清除率相比存活组无大幅度降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t=10.485,P<0.05),具体见表1。存活组早期6h乳酸清除率与12h、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6,P<0.05;t=-26.735,P<0.05);12h乳酸清除率与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36,P<0.05)。

3.讨论

随着儿童健康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医学界对于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研究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在治疗管理上对脓毒症采用了APACHE II评分系统,该系统分值越高说病情越重,分值越低则死亡率更低。

乳酸含量的增加会诱发脓毒症发生,严重的幼儿患者还会产生休克的情况[2]。2016国际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指南提出可以用乳酸水平来监测组织灌注情况,推荐复苏的目标要使乳酸水平正常[3]。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对实验中60名患者血乳酸水平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ACHEII评分数据表明存活组的预后性也与乳酸存在有相关性,因此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的检测可以用于指导复苏治疗,当血液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增加之后,往往意味着患者身体状况产生了不良的预后,同时乳酸清除率还与病死率存在相关性。

综上所述,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监测对于小儿脓毒性休克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在临床上为危重患儿制定诊疗措施及评价预后提供重要依据,脓毒性休克早期高乳酸水平提示预后不佳,24h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判断预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乔鲁军,李亚红.乳酸清除率在老年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208-1210.

[2]汪晓波,尤荣开,邵朝朝,等.全身血管阻力指数与血乳酸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5):419-421.

[3]张铁凝,刘春峰.2016国际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指南解读[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7,(24)3:186-194.

基金项目:佛山市卫生和计生局医学科研课题(20160055)

论文作者:邵兰,杨在东,彭荷玲,张小芹,陈源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对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判断的价值论文_邵兰,杨在东,彭荷玲,张小芹,陈源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