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电力系统正在不断完善与发展,而受到科技信息技术的推动与影响,传统电力系统已经无法全面提升电力企业水平,因此,为来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电力输送效率,则必须结合时代特点,通过结合先进科技技术的方式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在确保该规划设计满足电力企业发展要求和特点的同时,通过提升系统层次化、融入智能手段的方式,提升电力输送效率,实现科学规划设计的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及社会文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为促使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设计
1电力系统规划的原则
电力系统规划的原则包括周期性、安全性和成本性,具体阐述如下。周期性。在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前,要先制定一个周期,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要在这个周期完成。对一些大型的电力系统规划,要制定完善、全面的方案,以保证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并满足客户的要求。安全性。在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时,最重要的是保障其安全性,防止设计中存在安全隐患,有条件的话可以配置系统检测功能。成本性。电力工程建设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力系统规划并且实现系统功能的同时,还要考虑电力系统设计的成本,在保障系统的功能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2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2.1电力电量平衡计算
为了限制和规范电力工程系统的设计,必须加强电力系统的平衡设计。电力平衡计算的目的和要求:确定电力系统所需的发电设备容量,确定在规划和设计年度内装机容量和退役机组的容量;确定系统的备用容量,研究水与火电厂之间的分布;确定系统的峰值容量,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季节的系统峰值需求。合理安排水、火电厂的运行,充分利用水电,使燃料消耗最经济,并计算系统所需的油耗;确定水文年各类型发电厂的发电设备使用时间,并测试功率平衡。确定水电站电力的利用度,论证水力发电能力的合理性;分析系统与系统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权力交换,为网络的拓展和网络方案的规划提供了依据。对权力的平衡设计过程是:首先确定最大电力负荷的值与功率的(可以使用负荷预测操作),连接电源输出,和损益情况的电力计算,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变电站设备所需的面积大小。重要的是要平衡电力的力量,而不是忽视电力和电力在每个区域的交换,并基于电力设备的能力做出权衡。电力和电力的平衡设计可以用来预测区域内的电力负荷,并确定预建发电项目的总体布局和规模。
2.2电力负荷预测及特性分析
在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的电气工程附近的网站提出了电力负荷预测和电力负荷特性分析是整个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和设计工作,在电气工程设计,主要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在10年内。短期,中期负荷预测和特性分析是基于经济数据的总结过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电力负荷预测,同时最大的电力负荷的特点分析,确定电源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整个过程大约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采用传统的序列预测方法,模糊理论方法等,在不同的需求和动力工程的不同意义下,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来预测电力负荷,通过分析形成因素和生长因子来进行负荷预测。
2.3电源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和设计电源时需要结合相关部门的电源发展规划,并且要牢牢把握市场的动向,尽最大可能实现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在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提出和本区域发展相协调的电源规划设计方案。电源规划设计是整个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主要规划和设计的内容有:统计拟建区域以及周边区域的电源情况,对各个区域的电源数值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制定可行的电源规划设计。电力电源主要是地方电源和统调电源两种形式组成,电源出力会因为不同的电源而产生变化。并且在规划期间内有新的电源机组会陆续投入使用,所以需要分析不同电源的出力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统计分析电源出力情况
电力电量平衡的计算和分析是规划和设计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条件,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前提就是对电力负荷和电源的处理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通过预测电力负荷,总结出区域内系统负荷总量,进而得出电力电量的情况,确定出电力系统需要的发电和变电设备的容量田。在对电力电量的平衡进行计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电力电量的交换情况,根据该情况适当地做出调整。
3电力系统规划的具体方案分析
3.1基础资料的收集
收集供电基础资料是电力系统规划的第一步,只有全面地收集了基础资料,才能对供电现状有深刻的了解,为正确预测负荷和规划改造电网打下基础。供电基础资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当地的用电分类统计表、供电量统计表,电网电气主结线系统图、电网地理结线图以及相应的发展规划构思和负荷预测等资料。
3.2负荷的预测
在负荷预测中,需要从当前的用电需求出发,综合分析政治、经济以及气候等问题,预测未来的用电需求。预测负荷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出负荷的发展状况,确定出各地区的供电量、最大负荷以及各地区的负荷发展水平。进行负荷预测时,最为关键的是对历史数据的收集和预测模型的建立,通过相关算法进行试验研究,对模型进行不断修正,最终实现负荷变化的最逼真反映。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五种负荷预测方法:
3.2.1单耗法
这种方法在近、中期规划中进行负荷预测时较为实用,它是通过计划产品的数量以及用电单耗来进行年用电量的推算;单耗法在对有单耗指标的工业用电进行预测时属于一种较为直接的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利用工农业产值指标以及主要的工业产量规划指标,统计单位产品耗电量,同时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找到相应的规律,最终得出产品以及产值的综合单耗;随后预测出相应的负荷。
3.2.2弹性系数法
通常来讲,当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时,说明电力工业是适度超前发展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电力弹性指数的确定涉及到地区的负荷结构和性质、历史资料以及各类用电比重情况等。在进行中期以及远期宏观的负荷预测中,弹性系数法使用较多。
3.2.3综合用电水平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相应人口的平均年用电量对总的年用电量进行推算。工业或是非工业用户,在推算用电量时,可以按照单位设备的装机容量平均用电量来进行;在推算综合用电量水平时,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和调查分析进行。这种方法在近中期规划的负荷预测中较为常用。
3.2.4外推法
外推法是通过已有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合理延伸,对未来的用电量进行推测。这种方法又可以细分为回归分析法和平均增长率法等。
3.2.5负荷密度法
所谓负荷密度,是指单位平方公里的平均负荷数值,这种方法无法直接预测整个城市的负荷密度,而是通过区域或是功能的划分来进行负荷预测的。
结语
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使电力系统朝着高电压等级、大容量、较远输送距离的方向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缩短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周期,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进程,使我国电网建设具有安全性、高效性、智能型,节约我国能源,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及人民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树乔.分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肋,2013(16):26-2s.
[2]许文杰.电力系统规划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2(2):53+56.
[3]张安江.电力系统规划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研[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肋,2012(32):24.
论文作者:康卫伟,季福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负荷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源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用电量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