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论文_张廙

大竹县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5100

摘要:目的 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针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选取84例在我院就诊并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氯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两种方式的治疗,在临床方面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的数据为71.4%,观察组的数据为92.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结合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的方式进行治疗,将会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与质量,帮助更多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多烯磷脂酰胆碱;二甲双胍

脂肪肝隶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临床中根据脂肪肝发病机制的区别,将脂肪肝分成两类,分别是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原因也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肝脏代谢功能紊乱所导致,造成肝细胞内酯类物质过多蓄积和变性。长期下去,患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极易促使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是为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死亡。在临床中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采取药物进行治疗,本文在84例患者的配合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根据2018年1月至6月期间,在我院选择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主要对象。将所有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8.28±7.9);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9.35±8.2)。经详细检查,84例患者均无药物性肝损害和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要注意自身的饮食,严禁摄入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不能饮用酒类,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运动,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患者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服用剂量为456毫克,每天服用三次,共计服用时间为两个月。

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患者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服用剂量为456毫克,每天服用三次,还要同时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每次服用0.25克,每天三次,共计服用时间为两个月。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4疗效判定标准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评价主要分为三类,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是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后,疾病特征逐渐消失,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是在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后,疾病特征得到显着改善率超过50%;无效的是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后,疾病特征没有改善,甚至恶化了病情。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分析本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该研究数据的分析,对照组中42例患者,总有效患者为30例,比例为71.4%;在观察组中,总有效患者为39例,比例为92.9%;两组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通过治疗的效果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是观察组,(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关于非乙醇性脂肪肝,患病的原因与遗传有换大的关系,属于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对患者一旦患病,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健康正常的肝脏中,所包含的脂肪含量相对较少,大约只占整个肝脏的2%-4%,如果身体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了肝脏AI写作异常现象,那么就会直接让整个肝脏的脂肪含量持续增加,如果重量大于5%,肝脏就出现异常,形成脂肪性变。

在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它属于一种较好的肝细胞膜修复剂,主要成分为大豆提取物,此成分进入人体后,将会与肝细胞膜相互结合,修复和保护肝细胞膜,降低肝细胞膜的损伤。在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同时,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主要是因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减少肝脏内肝糖的产生,让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提升,同时将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帮助患者实现血脂的降低。二甲双胍的优势在于对肝脏没有任何损伤,此药物服用后不会经过肝脏代谢,也不会对患者造成各种不适以及不良反应,

本次的研究结果中,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观察组中,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26例,比例为61.9%,总有效率达到了92.9%,而在对照组中,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11例,比例为26.2%,总有效率为71.4%,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结果也充分证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治愈率,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彭双凤.多烯磷脂酰胆碱+二甲双胍治疗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临床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96-97.

[2]翁洋.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6.

[3]翁洋,王吉魁,宋雨凌,等.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6):713-715.

论文作者:张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论文_张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