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信息环境下用户认知活动模型及其影响因素_超文本标记语言论文

超文本信息环境用户认知活动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超文本论文,认知论文,因素论文,模式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354.47

超文本信息环境指与用户信息活动直接相关的基于超文本技术的全部因特网交互因素,是用户为完成相关任务而通过浏览器接触到的信息内容、信息表达方式以及信息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基于Web的超文本信息环境(包括信息压缩、传输、显示方式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可利用的潜在认知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大为增长和提高;传统认知信息活动的固定逻辑结构发生随意性变化;认知信息活动难以收敛,认知信息目标出现快速而多维度的转变;用户获取信息的活动面临更多、更复杂的认知选择。这些变化启动了Web用户许多以往未加运用的认知潜能。Web超文本信息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广大用户认知信息的内部机制,而且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认知信息活动及其理论规律的发展。

1 超文本信息环境用户认知信息活动的一般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超文本信息环境导航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导航理论。这里我们借鉴Waterworth与Chignell提出的导航学习理论,结合超文本信息环境的特点,构建了超文本信息环境用户认知信息活动的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有3个彼此垂直的维度,从而形成了一个立方体空间。

图1 超文本信息环境用户认知信息活动的一般模式

——结构反应:涉及超文本信息环境提供给用户的信息组织方式。如果提供的是指引性信息,称为导航;如果提供的是实质性信息,则称为信息检索。

——目标指向:涉及浏览、搜索与寻找3个概念,其实质反映了用户在超文本信息空间认知信息活动中对信息需求表述方式的差异。

● 浏览(browsing)是指跟踪信息节点间的链路在超文本网络中移动的过程,即非直接检索。在超文本浏览中,内容的浏览与结构的浏览是平行进行的,信息的非线性组织方式迫使用户在浏览过程中自觉地选择浏览路径和内容节点,对节点的关注是一个伴随浏览始终的问题。其特征是非正式性和机会性,认知信息活动中目标指向性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信息环境有关。

● 搜索(exploring)是指根据查询条件,在一个既定的概念域内寻找相关信息的有效方式。用户时常要访问众多不同的信息源,用户的兴趣取决于信息环境的变化。

● 寻找(searching)是指根据已知的URL,在大量信息集中寻找特定信息并定位信息的有效方式。

在超文本信息空间中,用户认知信息活动中目标指向的3种方式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交替或同时发生的,用户认知信息的目标指向会在其认知信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变化而渐趋明晰。不同用户在认知信息活动的目的性、达到目的的有效性、要求的认知负荷、对超文本信息空间标志的依赖,形成超文本信息空间概貌和活动策略等认知维度方面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超文本信息空间3种认知活动的差异

——交互方法:涉及用户采用描述性表达方式还是指示性表达方式,其实质反映了用户在超文本信息环境获取信息时的认知(交互)风格。在用户采用描述性表达方式的情况下,用户以文字、语词、数据库查询语言来描述查询目标,交互方法首先是基于语言学的,而且往往与某些交流性用户界面隐喻相伴随;在用户采用指示性表达方式的情况下,用户与系统的交互采用标记、单击鼠标、按键以及选项的方式。这种交互方式首先是指示性的,往往与用户界面隐喻的某种直接操作联系在一起。

从上述3个维度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超文本信息环境用户认知信息的浏览/查询过程通常受这样一条原则的支配: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换取最大的认知效果,这条规则既是心理学的,也是经济学的,它对于一个信息过载的超文本信息环境而言,是再适合不过了。在超文本信息的生产和消费中,怎样降低认知成本,如何优化由结构化、可视化技术带来的认知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2 超文本信息环境影响用户认知活动的基本因素

超文本信息环境影响用户认知活动的基本因素包括:环境感觉、空间能力、任务切换及用户对导航支持的控制。这些认知因素不仅对用户认知信息活动有重要影响,而且对超文本信息环境的导航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1 关于环境感觉

在浏览超文本信息空间时,认知活动者(用户)的环境感觉包括3个层次:对一定空间时间内的信息环境元素的感知;对它们意义的理解;以及此后较短时间内对自己所处状态的推测。在超文本信息环境认知信息的感知层次上,用户产生的环境感觉是可利用的认知资源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首先,在认知信息数量方面,表现为信息的海量化超出了常规的想象,并且信息呈现的速度加快,超文本信息组织的非线性特征使得传统认知的固定逻辑结构发生了随意性变化,其原有的刚性组织变得更为松散,分叉剧增,内部的和局部的逻辑关系更为复杂和错乱,认知活动者发现新信息的可能性不断增大,但同时认知目标的逻辑一致性和保持也更为困难,使得认知活动难以收敛,或者发生快速而多维度的转变,导致认知稳定性遭到破坏,例如产生网络迷航现象等。其次,信息质量优化,编码方式增多,表现形式多样化。这些变化启动了认知活动者以往未加运用的潜能。我们知道,认知理论将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短时记忆系统(SIM)和长时记忆系统(LTM),并且经验证明,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处理一种信息,即串行处理机制。每个感觉系统在低级层次上大多是并行处理,而在高级层次上主要是串行逐项加工。在超文本信息环境中,用户的多个感觉通道同时作用,平行处理的信息量更加巨大,因此逐项高级信息处理的负荷明显加大,这就易于产生认知过载现象。所谓认知过载现象,即大量的信息可能只进入短时记忆中,而不进入长时记忆中,从而导致出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加大,同时并行处理的可能性也相应加大,用户认知系统不能有效处理信息的现象。在超文本信息环境认知信息的理解层次上,用户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依据认知的任务来理解通过感知获得的信息。在预测层次上,用户需要一个得到完全发展的心理模型来指导操作。所谓心理模型,是人类在其内部形成的关于自己和与自己存在交互关系的其他对象的精神模式。心理模型向用户提供了在超文本信息环境下预见与解释交互行为的能力。

关于心理模型,认知心理学有几个基本结论:心理模型不完善;人类驱动心理模型的能力是有限的;心理模型不稳定;心理模型没有明确的边界;心理模型是先验的。

关于超文本信息空间环境感觉因素,用户的要求是:需要通过配置和综合与当前用户认知任务有关的各种媒体信息并显示关于当前任务的内容信息,以此为手段,增强认知信息过程中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善用户对相关内容信息的理解,内容支持技术有助于解释与当前认知任务有关的信息。而目标提取与目标生成技术则有助于改善用户对不够明确的目标所进行的预测。

2.2 关于空间能力

Web超文本信息空间的信息表征有4种形式,即图式、标志、路径与地图。

● 图式(schemata):图式又分为总体图式(global schemata)和即刻图式(instantiated schemata),总体图式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关于某一知识的基本知识结构,这种图式一般不涉及特殊的事实或事件;即刻图式则和一些特殊的事实或事件相关。这两种图式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础。图式对用户的认知活动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 标志(mark):标志是作为认知对象的某种环境因素的某种突出的、稳定的特征。在Web超文本信息环境中,各种标志是用户判断当前节点信息在整个Web信息空间中的位置的主要参照物。

● 路径(route):路径是Web用户在一系列节点间进行跳转的先后顺序。

● 地图(map):与物理环境下的导航一样,这种知识可以使我们在路径知识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的“浏览”计划,并使这一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在超文本信息环境中,上述4种信息表征与用户的认知信息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述信息表征在Web超文本信息环境中的作用,国外一些研究人员曾进行过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表征一般只适合不同认知任务的要求。一般来说,导航知识并不等同于导航能力,在上述4种信息表征中,标志在复杂的超文本信息环境中的导航作用并不明显,真正能够起到导航作用的往往是以标志为基础的路径知识和地图知识。

提供适当的空间表征可以降低对用户空间能力的要求。空间信息的表征可以减少对于导航任务的认知活动,并有助于用户对超文本信息空间的了解。

2.3 关于任务切换

任务切换要求用户的认知系统进行经常性的任务管理活动。在认知活动的过程中,用户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任务上,而忽略其他任务,这种现象被称作“任务锁定”。任务切换要占用用户短时记忆的大量资源。

用户对超文本信息环境任务切换的要求是:需要提供一种辅助性的任务计划工具,以帮助用户管理其注意力的分配情况。

2.4 关于用户对导航支持水平的控制

不同用户的导航能力与偏好各不相同,而同一个用户的知识、个人偏好与任务需求也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因此,超文本信息环境提供的导航支持水平也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以真正体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3 认知风格对用户在超文本信息环境中认知活动的影响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模式,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在认知活动组织与认知功能方面表现出的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它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用户的认知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分析性与非分析性概念化倾向、对认知域宽窄的选择、对两可与非现实体验的容忍程度、复杂认知与简约认知、记忆过程中信息的整合与分化、扫描与聚焦、冒险与保守、解决问题的阻滞与畅通等。用户场依存性特征是划分不同认知风格的一个主要标准。认知风格以场依存性与其对立面场独立性为两个端点,构成包含不同认知方式的一个连续分布。在超文本信息环境中,认知风格与用户的认知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研究用户的认知风格对于深入了解用户的认知心理,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场”是指在一定环境中的人与环境发生的相互关系,其基本含义是特定用户的所有心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同时存在的互相依存的种种因素之和,它既包括用户心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包括其具体水平的心理现实和想象水平的心理现实。因此可以把“场”看作用户在一定时间内的整个内心世界。用户对其所处的“场”的理解,就是用户对其所处的生活空间的顿悟。顿悟受用户已有认知结构的制约。为了理解与预见个体的行为,应当把用户及其心理环境看作是一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模式。用户既不会完全依赖环境,也不会完全独立于环境之外。用户所处的环境不是用户所创造的,但却与用户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息息相关。

场独立性(FID)是与场依存性(FD)相对立的概念,表明个人在认知和行为中较少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富于主体性的倾向;场依存性则指个人较多利用外在参照标志,不会主动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认知风格。一般来说,个体发展过程是从场依存性向场独立性发展的;在性别差异上,儿童时期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的差别不显著,从青春期起男性比女性更独立于场;认知心理学家还发现,以认知改组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为指标,具有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人往往认知改组技能相对较高,而人际交往技能相对较低。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人则反之。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人是人际定向的,他们对其他人有强烈的兴趣,喜欢与他人接近,情绪是敞开的,易为社会情景所吸引,在社会活动中较善于交际。

上述两种认知风格各有其适用的生活情景,本身是中性的,无优劣之分,只有与环境的适应性相联系,才有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场独立性或场依存性的用户依其认知风格的不同,其认知活动在超文本信息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场依存性用户

● 依赖对周围信息环境的感知;

● 在使用、提取不明确信息线索时有困难;

● 在确定含混信息结构时有困难;

● 在重构新信息及将其与原有知识整合时有困难;

● 从长时记忆中搜索信息时有困难;

● 更多使用导航地图;

● 更少使用索引;

● 更少使用“前进/后退”按钮;

● 喜欢阅读“帮助”中的“技术细节”。

——场独立性用户

● 将场内的对象作为单独对象分离出来进行感知;

● 能够显现与当前信息不协调的结构;

● 易于重构新信息及将其与原有知识整合;

● 从短时记忆中搜索信息时有困难;

● 更少使用导航地图;

● 更多使用索引;

● 更多使用“前进/后退”按钮;

● 不喜欢阅读“帮助”中的“技术细节”。

研究认知风格在用户认知超文本信息环境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我们预测用户的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信息环境与提供导航支持工具有重要意义。

4 超文本信息环境导航支持技术与用户信息认知需求的关系

认知工程技术在过去几年内发展出了多种导航支持技术,其中大多数技术都与上文论述的影响用户认知信息活动的4个超文本信息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这些技术可以被划分成5类,表2和表3中对各种导航支持技术的功能进行了比较。

表2 导航支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关系

表2表明,网站地图是与用户认知信息活动需求关系最密切的导航支持技术,而代理技术也与用户认知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目录、检索与加亮技术仅仅与用户需求的一两个方面有关。

表3 导航支持功能与认知对象的关系及应用中的效用/耗费情况

表3讨论了应用用户导航支持功能的效用/耗费比,以及这些功能对用户认知信息活动的影响。表3表明,网站地图、标志与代理对用户认知信息活动的支持作用较大。表3还表明,从效用/耗费比的角度来看,代理技术是最不容易实施的。

5 结语

相对于因特网快速发展所提出的需求来说,目前关于超文本信息环境中用户认知活动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因此,对用户认知活动的认识,如超文本信息环境中用户认知信息活动的一般模式、导航支持因素与用户信息认知需求的关系以及用户认知风格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行为,进一步改善超文本信息环境会有很大帮助。

本文将用户所处的基于超文本技术的因特网环境,包括用户通过浏览器接触到的信息内容、信息表达方式以及信息间的相互关系看作一个整体,并进一步研究超文本信息环境诸因素与用户信息认知活动之间的关系。从用户的角度看,这种研究视角或许更接近现实。

标签:;  ;  ;  ;  ;  ;  ;  

超文本信息环境下用户认知活动模型及其影响因素_超文本标记语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