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部环境方法研究_内环境论文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部环境方法研究_内环境论文

关于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环境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环境论文,大学生心理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05(2000)02-0092-(03)

在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和发展中,环境因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某些环境因素的改变,往往使某些心理障碍得以消除。为此,作者曾在1991年提出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心理环境方法。在其后的文章中,作者对心理环境作了进一步的定义。所谓心理环境,是指主体所能接受到的一切对其心理能够产生影响的信息的总和。心理环境可划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据此,作者提出了心理环境的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心理环境分析的应用过程,以及提出了心理环境设计方法(外环境方法和内环境方法)。

在应用心理环境方法于咨询实践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外部信息对于来询者的心理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多向的,充满随机性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导致来询者心理内环境的改变。正是由于心理内环境的改变,才使得来询者的心理障碍产生或消除。本文着重来讨论内环境方法问题。

一、心理内环境方法的基础

生理学告诉我们,一切生命组织都有一个共性,这就是它们的内环境(如体内组织液、血浆、淋巴)在外界发生改变时能够保持不变。这种不变不是静止,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机体每时每刻都处于干扰之中。“不变”的保持是由于机体内部存在复杂的负反馈的结果。人的疾病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环境偏离常态所致。作为在人的生理基础上发生的心理现象,是否也具有稳定的内环境呢?虽然心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但是变中有不变,动中有不动。心理结构本身也是存在复杂的负反馈的,这种复杂的负反馈既导致了心理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也导致了心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心理障碍的产生,很大程度是由于心理内环境偏离常态所致。

心理内环境与心理结构本身的划分是相对的。对于所讨论的心理子结构而言,内环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生理结构尤其是大脑生理结构;二是与记忆相联系的积淀信息;三是与所论心理子结构相关的其它心理结构。在这三方面中,生理结构对于心理的影响自不待言;我们着重讨论积淀信息和相关心理结构所构成的内环境对于心理障碍发生与消除的影响。

当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后,这些信息不是简单地被记住,而是要和大脑中原有的心理结构进行相互作用,引起原有心理结构的扰动。由于个体心理结构中存在复杂的负反馈机制,这些信息扰动的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该信息被个体心理结构所接纳,成为个体心理结构中的一个相容的、和谐的组成部分;另一种则是不被个体原有心理结构接纳而导致个体心理结构的某种变化。如果输入信息处于第一类情形,或者虽然处于第二类情形,但个体心理结构变化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则不会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而若某些信息既不被原有心理结构接纳,又不能使个体心理结构发展到一种新的平衡态,则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这些信息称为干扰信息。干扰信息一次性作用可能导致心理障碍,但更多的是积淀作用的结果。因为外部信息与个体心理结构间的作用有一个兴奋——抑制过程,当信息作用后,大脑相应部分产生兴奋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抑制出现,某些干扰信息对个体心理结构的作用被屏蔽,而与其它各种信息一起以记忆方式存储在大脑中。例如,连续挫折,即形成一种挫折信息积淀。当一个人大脑中的干扰信息增多后,这些干扰信息成为一种积淀,在特定情况下,这种积淀会被激活起来,引起心理结构的再一次动荡,反复动荡就会导致心理障碍。

干扰信息导致心理障碍的因果关系是很复杂的,有多因一果,一因多果,畸因之果,一因一果多种情形,而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然而就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这些复杂的因果关系和变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两类。

所谓可逆过程是指在干扰信息作用过后,心理结构经过振荡可以回复到平衡态。在积淀不断激活情况下,这种现象表现为心理周期性不平衡。而当通过对干扰信息的抑制和消除,心理结构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所谓不可逆过程是指干扰信息作用之后,心理结构发生不可逆转变的非正常变化,在心理结构中形成了一个极为稳定的,导致心理障碍的子结构,这种子结构可以完全是心理性的,亦可以是生理、心理相结合的。

另外,还存在可逆与不可逆相交织的多种情况。如在特定情况下的不可逆过程有可能通过施以某种新的信息刺激使之变为可逆的。反之,可逆过程受到某种新干扰信息作用,亦可变为不可逆的。

判断心理过程的可逆与不可逆,是确立心理障碍类型,制定咨询方案的重要前提。

二、信息性内环境失衡类型分析

外部干扰信息与个体心理结构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心理内环境失衡,这些失衡大致可分为八类:

(一)信息偏盛

即某一类信息刺激大幅度的或反复的输入,导致该类信息大量积淀使大脑的兴奋——抑制过程失常,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障碍。

(二)信息阻滞

由于外部信息与个体心理结构作用的极端复杂性,使本可以相容于原有心理结构的信息联系阻断,导致一种沟通性的失衡。俗话说的想不通即属于此。

(三)信息堵积

如果产生信息阻断的是一些较为稳定的结构,则干扰信息的不断输入形成一种堵积现象。堵积导致心理应力增大,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四)信息混乱

干扰信息类型和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心理过程的混乱,如情感的方面喜怒无常属于此。

(五)心理滞育

外部的不可逆信息的输入,导致心理结构的发展,若这种发展受到某种阻滞,则形成一个与干扰信息相结合的滞育性心理子结构,这种子结构可形成各种心理障碍。如成人的儿童心理即属于此。

(六)心理动荡

积淀性干扰信息的不断激活,导致心理不断振荡、心理结构本身的反馈机制,又不足以克服这种振荡。如某事使人一想到就痛苦,即属此类。

(七)心理格拒

拮抗性的干扰信息输入可导致两个心理过程的信息格拒,如爱恨交织。

(八)心理集结

心理滞育、动荡、混乱、格拒的结果可能形成一个导致心理障碍的较为稳定的结构,即心理集结,这种结构有的可以消导,而有的则比较顽固,如某些人格障碍。

以上8类心理内环境失衡现象,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其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则是各式各样的。

三、心理内环境方法举要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环境方法,就是要通过适当信息的输入,使失衡的心理内环境重新达到平衡,从而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根据前述8类心理内环境失衡现象,则有9类相应的方法。

(一)信息补泄法

此法是针对信息偏盛现象而采用的。信息偏盛的克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于过剩的信息刺激加以抑制,消减,使之对大脑刺激的强度和频率降低从而达到消除偏盛的目的,这是“泄”法。二是输入与偏盛信息相拮抗的信息,通过信息拮抗或信息作用拮抗而偏盛降低,这是“补”法。补泄二法常综合应用以使提高咨询效果。

(二)信息沟通法

信息沟通方法是针对信息阻滞现象而采用的。信息沟通是使外部输入信息与个体心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联系,使该信息成为与个体的心理结构相容的部分,以消除沟通性失衡。

(三)信息渲泄法

信息渲泄是针对信息堵集、心理应力增大现象而采用的。通过诱导等方法使来询者尽量渲泄,以减小心理应力,疏通堵集信息,达到重建心理内环境平衡之目的。

(四)信息序化法

信息序化法是针对输入信息的混乱而采取的,通过使复杂、无序的干扰信息变成相对简单有序的信息结构,以消除混乱信息对于个体心理、生理的冲击。

(五)心理扰动法

心理扰动法是针对滞育性心理子结构存在的情况而采用的。滞育性心理结构一般是不稳定的,通过输入扰动信息(诱导的、认知的;联想、回忆……),让这个稳定的结构运动起来,促使其发育成为成熟的心理子结构,以消除心理障碍。

(六)心理稳定法

心理稳定法是针对心理动荡现象而采用的。除了可以通过补泄法消除积淀的干扰信息减少心理动荡之外,还可以采用加大心理的运动阻抗,加强心理免疫功能的办法以减少心理动荡,这种方法就叫心理稳定法。

(七)心理和解法

心理和解法是针对心理格拒现象而采用的。通过寻找格拒心理子结构间的共性,强化这种共性,而使心理格拒减弱,以达到和解之目的。

(八)心理消解法

心理消解法是针对心理的集结现象而采用的。由于心理集结而形成了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较为稳定的子结构,故应对这个子结构加以抑制、分化、淡化、化解,以减少其危害。

(九)心理生态法

如果某些心理集结十分稳定,无法消除,它就成为个体心理结构中的一个“物种”。要使心理结构达到平衡,则必须产生一种制衡“物种”,也就是形成一个制衡的心理子结构。通过这个子结构的制衡作用,使心理结构在一个新的基点上达到平衡,这就是心理生态方法。

四、心理内环境方法应用的具体步骤

心理内环境方法应用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判断心理障碍的性质

即根据与来询者的对话,判断来询者是否有心理障碍。若有,是属于神经症性障碍,还是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还是其它心理障碍。这一步聚与应用其它心理咨询方法时并无差别。

(二)分析心理内环境失衡的类型

在来询者提供的信息中寻找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干扰信息。由干扰信息的性质、种类、程度、频率等来分析该心理障碍由哪种或哪几种内环境失衡所致。若可能有几种内环境失衡同时存在,则应进行主次区分,找出主要问题。

(三)确定心理内环境失衡的位置

此处的位置包括生理位置和心理结构的位置。生理位置以解剖和机能定位为基础,心理位置以心理过程如感受、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和个性等为依据。心理内环境失衡位置的确定,可以使我们确定咨询的具体内容。由于这涉及到复杂的结构分析,可以不要求准确判断,但一定要有判断,判断可以使咨询做到有的放矢。

(四)选择具体的内环境方法

即根据心理内环境失衡的类型和位置,选择前述适当的内环境方法,围绕这个方法来制定咨询的具体方案,并付诸实施。

(五)根据实施情况,重复1-4步骤,直到心理问题获得解决为止。

[收稿日期]2000-03-14

标签:;  ;  ;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部环境方法研究_内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