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干预的进展

社会心理干预的进展

一、心理社会干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林令瑜,彭凯平,樊富珉,孙沛[1](2021)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和社会干预模式的提出与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在戒毒治疗体系的建构上仍在初步探索阶段,戒毒康复治疗效果有限。本研究通过文献搜集和梳理,提出一个基于心理和社会干预模式的阶段式治疗方案:激发个案的内在动机、提高觉察和应对能力、持续地陪伴和支持以及回归社会。此方案结构清晰、阶段明确,强调戒毒动机和治疗不中断,可提高戒毒人员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同时能根据方案目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达到有效治疗和专业人员扩充,对戒毒人员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美,陈耀英,黄姬丽,曾华文,李玉珍,陈路明[2](2021)在《工作坊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工作坊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工作坊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SAN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个月后,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坊护理模式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康复效果,提高生命质量。

刘倩,莫霖,唐心悦,姚娟,黄晓燕,高淳海[3](2021)在《提升复原力干预策略对改善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评价压力管理中提升复原力干预策略对改善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12月于重庆市某儿童医院就诊的100例恶性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压力管理中提升复原力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社会护理。在干预前、干预第4周和干预第8周均采用简易Connor-Davidson复原力量表、简易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对两组患儿的心理复原力及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第8周时,两组患儿的心理复原力、负性情绪及行为问题各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力管理中提升复原力干预方案能有效提升恶性肿瘤患儿的心理复原力,改善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汤秀成,胡茂荣,吴洪军,邹秀玲[4](2021)在《双相情感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文中指出双相情感障碍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和复发性精神疾病,是青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其他大多数精神障碍一样,因其病因未明,因而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的许多治疗方法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及时提供当前辅助治疗方案的概述以帮助双相患者获取最佳疗效十分必要。

陶毛毛,朱眉华[5](2021)在《拨开抑郁的阴霾: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小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抑郁情绪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康复、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运用准实验设计旨在探究以接纳承诺疗法为理论依据的小组干预对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选取22名受抑郁困扰的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非随机的方式分配到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小组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干预。研究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抑郁情绪、心理灵活性等方面在干预前基本同质,干预后呈现显着的组别差异;干预组癌症患者的各量表前后测得分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1),而对照组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因此,小组干预可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心理灵活性,改善他们的抑郁情绪。

郭善萍[6](2021)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黄俊秀[7](2021)在《民事诉讼支持起诉制度研究》文中指出

周同,胡雁,彭健,张晓菊,杨瑒,汪洋,顾文英[8](2020)在《多学科协作的心理社会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痛苦、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的心理社会干预对胃肠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痛苦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肿瘤内科收治的97例胃肠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照中央随机方式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心理社会支持进行护理干预和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肿瘤内科医师、护士、综合治疗科医师、社会工作者、心理科医师、康复患者志愿者等多学科协作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案实施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一个月评估患者的心理痛苦及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和随访时,两组的心理痛苦阳性率和心理痛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轻度、中重度抑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学科协作的心理社会干预可以显着改善胃肠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水平。

傅浩钦[9](2020)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资本与生活质量关系及干预》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针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解决问题的视角,着眼于患者缺陷的修复。但病情的缓解并不等于患者有能力返回社会,一味地关注缺陷可能影响其康复的信心。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潮下,学者关心的问题不仅包括治愈患者的心理疾病,也扩展至帮助个体实现发展、获得幸福。心理资本作为一种内在积极资源,可能在患者再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获得更多的便利,提高生活质量。目的:调查上海市H区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心理资本、生活质量的人口学变量特征。探讨患者心理资本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检验结合心理资本干预与手机技能学习的心理社会干预对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心理资本、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研究一采用问卷法调查上海H区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116名。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患者心理资本、生活质量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心理资本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二招募40名康复期患者参与干预实验。研究设计采用前后测实验组对照组实验设计。干预组接受结合心理资本干预与手机技能学习的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进行文娱活动(广播操、插画、剪纸、歌唱等)。通过分析前测后测数据,检验干预方案对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心理资本、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结论:(1)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的心理资本、生活质量在年龄、病程时间、婚姻状态上存在显着差异。(2)精神分裂康复期患者的心理资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于年龄、婚姻状况、病程等其他人口学变量,且心理资本能正向预测生活质量。(3)结合心理资本干预与手机技能学习的心理社会干预能显着提升患者心理资本、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潘玉贤,张海瑛[10](2020)在《心理社会干预对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抑郁心理及照护负担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评价心理社会干预对患者、照护者的抑郁心理及照护者照护负担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在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66例痴呆患者及66名主要家庭照护者,采用由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66例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照护,干预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心理社会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评估痴呆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家属压力量表评估照护者的抑郁和压力程度,结果 :经过6个月的心理社会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评分从(21.6±7.6)分降至(18.9±6.1)分(t=1.543,P=0.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6个月的心理社会干预后,干预组照护者的老年抑郁量表和家属压力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 <0.05)。结论 :多元的、个体化的心理社会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痴呆患者照护者的抑郁症状和照护压力,但其对痴呆患者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二、心理社会干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社会干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和社会干预模式的提出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与国外的戒毒治疗方案比较
2 阶段式治疗方案的提出
    2.1 前期目标:激发个案的内在动机、提高觉察和应对能力
        2.1.1 第一阶段目标:激发戒毒人员的内在动机
        2.1.2 第二阶段目标:提高觉察和应对能力
    2.2 后期目标:持续地陪伴和支持、回归社会
        2.2.1 第三阶段目标:持续地陪伴和支持
        2.2.2 第四阶段目标:回归社会
    2.3 其他辅助性心理干预
3 结论与展望

(2)工作坊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SAS评分、SDS评分
    2.2 SANS评分
    2.3 GQOLI-74评分
3 讨论

(3)提升复原力干预策略对改善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1.2.2 实验组干预方案
        1.2.2. 1 组建多学科干预团队
        1.2.2. 2 PRISM的实施
    1.3 研究工具
        1.3.1 人口学变量问卷
        1.3.2 简易Connor-Davidson复原力量表(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
        1.3.3 简易抑郁-焦虑-压力量表
        1.3.4 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
    1.4 质量控制与资料收集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心理复原力得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儿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3.1 PRISM干预策略可提升恶性肿瘤患儿的心理复原力
    3.2 PRISM干预策略可提升恶性肿瘤患儿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4 小结

(4)双相情感障碍的非药物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社会干预
    1. 认知行为疗法(CBT)[6]
    2. 心理教育[10]
    3. 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FFT)[12]
    4. 人际和社会节律治疗(IPSRT)[15]
二、物理治疗
    1. 电休克疗法(ECT)
    2. 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19]
结语

(8)多学科协作的心理社会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痛苦、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9)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资本与生活质量关系及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
        1.1.1 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的测量
        1.1.2 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1.2 心理资本
        1.2.1 心理资本的定义与测量
        1.2.2 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与干预
        1.2.3 心理资本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1.3 心理社会干预
        1.3.1 心理社会干预的定义
        1.3.2 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干预方法
2 研究构思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案
        2.3.1 研究方案内容
        2.3.2 研究实施方案
        2.3.3 干预方案设计
    2.4 研究意义
3 研究一: 患者心理资本、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及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统计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患者人口统计学概况
        3.3.2 患者心理资本现状与人口学特征
        3.3.3 患者生活质量现状与人口学特征
        3.3.4 患者心理资本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3.3.5 小结
4 研究二: 心理社会干预对患者心理资本、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设计
        4.2.3 实验材料
        4.2.4 团体干预方案
        4.2.5 统计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前测差异比较
        4.3.2 后测差异比较
5 总讨论
    5.1 患者心理资本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5.1.1 患者心理资本的年龄差异比较
        5.1.2 患者心理资本的婚姻状况差异比较
        5.1.3 患者心理资本的病程差异比较
    5.2 患者生活质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5.2.1 患者生活质量的年龄差异比较
        5.2.2 患者生活质量的婚姻状况差异比较
        5.2.3 患者生活质量的病程差异比较
    5.3 心理资本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5.3.1 高心理资本促进积极认知的发生
        5.3.2 高心理资本促进积极行为的发生
    5.4 心理社会干预的起效原因
        5.4.1 心理资本干预部分
        5.4.2 手机技能学习部分
6 总结论
7 本研究的创新、局限与展望
    7.1 创新
    7.2 局限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团体干预方案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心理社会干预对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抑郁心理及照护负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心理社会干预对痴呆患者的影响
    2.2 心理社会干预对照护者的影响
3 讨论
    3.1 心理社会干预对痴呆患者的效果
    3.2 心理社会干预对照护者的效果
    3.3 研究局限性
4 结论

四、心理社会干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和社会干预模式的提出与构建[J]. 林令瑜,彭凯平,樊富珉,孙沛.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21(06)
  • [2]工作坊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陈美,陈耀英,黄姬丽,曾华文,李玉珍,陈路明. 医疗装备, 2021(17)
  • [3]提升复原力干预策略对改善恶性肿瘤患儿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效果[J]. 刘倩,莫霖,唐心悦,姚娟,黄晓燕,高淳海. 中国护理管理, 2021(09)
  • [4]双相情感障碍的非药物治疗[J]. 汤秀成,胡茂荣,吴洪军,邹秀玲.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04)
  • [5]拨开抑郁的阴霾: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小组干预研究[J]. 陶毛毛,朱眉华.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04)
  • [6]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D]. 郭善萍. 南华大学, 2021
  • [7]民事诉讼支持起诉制度研究[D]. 黄俊秀.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多学科协作的心理社会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痛苦、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 周同,胡雁,彭健,张晓菊,杨瑒,汪洋,顾文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0(06)
  • [9]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心理资本与生活质量关系及干预[D]. 傅浩钦.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10]心理社会干预对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抑郁心理及照护负担的影响研究[J]. 潘玉贤,张海瑛. 上海医药, 2020(16)

标签:;  ;  ;  ;  ;  

社会心理干预的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