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规范化管理_学校管理论文

论学校规范化管理_学校管理论文

试论学校标准化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标准化管理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学校标准化管理的涵义界定及主要内容

所谓学校标准化管理,就是在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活动中,通过对学校具体事物、工作环节、构成要素、状态等方面明确提出定量化和定性化的实施标准,引导和控制学校的管理目标、行为标向、教学质量、设施效用和服务社会方式等统一于所限定的约束范围和应遵循的规范准则之中,使之定向地向获最佳的运行状态、工作效率和社会服务效益的良性转化的过程。

学校标准化管理的涵义,蕴含了五个内容:一是学校标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标准,通过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标准而构成学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二是学校管理的标准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管理等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综合成果。三是学校管理标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获得最佳学校秩序、工作效率、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四是学校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实践过程,其效果只有当标准实施以后才能体现出来。五是学校管理标准化是一个概括性范畴,它呈现为标准的制定、实施、反馈、修订、完善的运动态势,在深度和广度上是没有止境的。总之,学校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由非标准——标准——非标准——标准的不断循环相互转化而呈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化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学校管理标准化活动的内容和任务,主要有框范和制定标准、实践和追踪标准、评估和修订标准等三个方面:

首先,框范和制定学校工作的各项标准,是学校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构件。所谓标准,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则,学校的标准按照标准化管理的对象大致可分为:1.学校等级评估标准。主要指全国学校网络体系中,对不同层级的和各专业门类的学校院校,进行综合评估的等级标准,包括基本标准和分等标准;2.基础设施效用标准。它是学校内教学、实验、实习、科研等设施的拥有数量,以及其先进程度、技术等级、质量标准和是否配套等。3.学校管理价值标准。学校管理价值标准是学校运行的客观状态和价值评判组合而成的双重体系,既体现出学校主体对于作为学校客体的各种对象满足程度的客观运作状态,又表现为人们对学校管理实践活动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包括各类学校的组织机构、人才结构、行政效能、后勤服务、校容校貌等方面的评判参数和对学校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效用关系作出的肯定与否定的价值评判。4.学校角色职位标准。学校角色是沟通学校各项标准的中介和实施学校中不同岗位和职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准则、规章制度、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

其次,实践标准和追踪标准是学校标准化管理的主体过程。学校管理标准化的含义告诉我们,任何标准的效果都要通过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才能获得,并不是在制定了标准之后就实现了学校管理的标准化。因此,在制定和颁布标准之后,要不失时机地把握标准的执行,组织实施标准和监督标准的实施,使制定的各项标准付诸实践,并千方百计地追踪标准,衡量成效,以使各项标准组成的学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最终效应处于最佳状态,这是学校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

第三,评估和修订标准是建构学校管理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环节。标准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标准与实践是互为前提、互为目的、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既要按照标准去调适、导引教学活动和学校管理的实践,又必须在实施标准的实践中,从学校构成要素的实际出发,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价,随时纠正偏差,修订标准,使之在反馈调节过程中越来越完善,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总之,只有不断完成标准的制定、颁布、实施、反馈、修订、再实施的学校管理标准化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才能使学校的标准化管理日臻完善,逐步建构起学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

二、学校管理标准化的主要特征

运用标准化手段综合管理学校,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教学科研效果和社会服务效益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科学性。实现学校标准化管理,既是学校发展和教育科学进步的综合指标,又是推动学校的科学管理和发展教育科学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学校标准化体系中的各项标准,不是选用平均指标,而是要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把能驱动学校管理、教育发展和加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最佳方案纳入标准中去,并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高,使学校管理标准化活动由始至终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

2.导向性。确立标准是学校标准化管理的起点。标准一旦确立,就是学校管理活动所指向的预期效果,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学校管理标准化活动,既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完善,又是今后一个时期新的目标和要求,它通过总结过去的实践,设计未来的目标,科学地确定总体标准和分层次、分等级地确定各科室、各专业、各职位的分项标准,并以纵横交错的网络方式连结和协调总标准与分标准之间的功能,构成一个彼此协调、相互支持的标准系统和标准网络矩阵,引导学校每个职位角色将注意力集中于实现标准上,使学校的工作秩序、教学质量、管理效能和社会效益始于标准、终于标准。

3.实践性。在学校标准化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标准、实践标准是个关键环节。学校管理标准化的实践性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制定、颁布的标准必须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若制定、颁布的标准脱离历史基础和现实背景,在实践中无法被采用、贯彻和执行,那末再多、再好、再完善的标准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二是标准化的效果只有标准实施以后才能获得,没有付诸实践的标准只能是一纸空文。三是标准的准确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不断完善标准和迅速建构学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如果实践标准的环节中断了,标准的循环发展过程也就中止了。因此,学校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学校领导者既要有制定正确、客观的标准的决断能力,又必须有执行标准、实践标准、追求标准化效果的组织指挥能力,否则,标准就失去意义和价值。

4.协同性。现代学校是集教育人才、教学设施、教学科研于一校,融教学服务、生活服务和政治思想、科技文化、伦理道德等多种建设于一体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社会群体,任何科室、年级班级、教职员工岗位的工作都不是孤立的,彼此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紧密关系,构成学校组织的动态工作系统。在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的过程中,一是制定和实施标准既要考虑和兼顾到各有关科室、岗位、专业的特点,又要从整体出发,建立起相互依赖和支持、整体联动和制约的学校群体标准化体系。二是学校各科室、各岗位乃至每个职位角色的分项标准,都是学校标准化体系的组织部分,必须啮合于总目标,服务于总标准。三是要做好学校科室之间、专业之间、角色之间的调谐工作,合理地分解和量化分项标准,使所有部门、岗位和个人的活动都在期望的规范之中,实现学校管理标准化活动的同步化、和谐化与整体化。

5.权变性。所谓权变,就是在实践中对标准的修正。在实施标准的实践中,往往随着主客观环境条件的变更,存在大量易变的及不可控的因素,会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化。为了追求更佳的标准化效果,学校标准的实施既要紧紧把握标准以调适学校各项工作运转环节,又必须在学校管理标准化实践中,不断追踪标准,及时纠正偏差,合理修正标准,使标准在反馈调控过程中日渐规范和科学。只有不断完成学校各项标准的制定、颁布、实施、反馈、修订、再实施的循环往复过程,学校的各项标准才能源于实践、指导实践,才是科学严谨的学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

三、学校标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学校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一项内涵深、外延广的系统工程,它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学校科学管理的客观趋势,对调整学校系统的总体结构,建立层级分明的学校教育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学校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学校标准化管理是学校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开展学校标准化管理活动,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学校管理现代化的一种手段。其次,学校标准化管理是与国际现代学校科学管理接轨的发展趋向。第三,学校标准化管理是深化学校改革的动力。因此,只有将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筑在实施学校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学校群体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进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标签:;  ;  ;  ;  ;  ;  

论学校规范化管理_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