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马雅楠

浅析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马雅楠

天津市绿化工程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近年来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不断增多,这是一项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技术性的工作,而且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也具有较严格的要求。园林绿化施工不仅对质量要求较为严格,而且还强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这样可以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具有规范化、系统化和现代化的特点。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

一、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前期准备

1.1调研规划

在种植工程施工之前,应进行合理的规划,还应对城市的各个方面采取调研,其中包括土壤、水文以及环境等因素,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对土壤采取测量,假如种植的土壤达不到城市绿化种植的要求,应及时的对土壤进行翻修,改善土壤环境后,土壤的酸碱度与有机质含量就可以符合相关标准,通过改善的土壤进行种植工程施工。

1.2场地清理

苗木种植,应对场地进行处理清扫,在种植的时候应安放有机肥,把种植的植物覆盖。另外,植物的种植位置应按照施工的设计图纸来进行,与土壤的底层应达到水平,种植坑应达到垂直。在开挖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还可利用经纬仪对其采取定位,对桩进行标示。植被草坪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草坪种植的厚度应在 20cm 以上,在施工之前,需对中职的区域采取清理,清理草根与周围的杂物,应对土壤翻修,使土壤保持干净无污染的环境,假如还存在杂物,应不断的对土壤进行改善,直至达到适应植物生长的要求。

二、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分析

2.1土壤处理技术

种植土主要作用是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土壤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后期长势及成活率。理想的土体应为松散的、具有透水作用并含有有机质的土壤,不应含有盐、碱土,且土中不得含有害物质以及大于25mm 的石块、棍棒、垃圾等杂物。对不宜树木生长的建筑弃土,或含有害成份的土壤,必须进行客土改良,换上适宜树木生长的种植土。种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PH 值、总含盐量、有机质含量、土壤杂质等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并进行必要的消毒、施肥等措施。如土壤性质不满足植物生长条件,需换土,换土的厚度应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如乔木穴状换土视乔木大小而定,一般为 80 × 80 × 100cm 或 100 × 100 ×120cm 或 120 × 120 × 150cm;孤植灌木穴状换土一般为 70 × 70 × 70cm或60 ×60 ×60cm;密植灌木一般为50 ×50 ×50cm 为宜,草坪的换土以30cm 为宜。

2.2花卉灌木种植技术

对于园林绿化施工而言,前期准备工作是其后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注重花卉、地被、乔灌木等相关施工,可作为园林绿化施工的中间环节。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由于不同区域的土壤性质存在差异,可将土壤翻耕深约30cm,以保障土壤与肥料实现均合效果,杜绝土壤和肥料等资源的浪费。对于地被和花卉的施工技术,必须确保施工场地平齐、整洁,避免出现土块堵塞、泄水阻碍等现象,并且需要保证“无缝铺种”,在完成基本工序后利用相关工具对耕作场地采取拍实、拍平等方式,以避免日后出现土粒松动、水分流失。

2.3苗木移植技术

苗木移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移植技术保障对绿化施工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绿化植物种植的成活率。在绿化施工中,保障苗木移植技术,可从施种方式入手,保留树木根系和主根完整性,以重要枝干新式处理为突破,以保障苗木施工的严谨性。结合土壤水分的实际情况,以夏季施工程序为例,水分流失预防工作是其重要环节,以7~10倍苗木胸径大小为衡量土球的关键依据,注重移植挖掘、装车运输、入植新穴、浇灌定跟等工序的实际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后期养护技术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绿化施工完成后,不要让施工队马上退场,而是要他们对场地进行清理,查漏补缺,检查有无人为破坏或其它原因导致苗木枯死,如有缺株,应立即组织人力进行补植工作,保证园林产品的质量。施工队伍离开后,必须安排好养护工人,对养护工人的素质和能力要有一定要求,养护工人必须掌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知识,而且需要有一定的责任心,保护园林绿化产品免遭人为破坏。养护工人的主要工作是松土、浇水、施肥、围堰、除杂、扶正、病虫害的防治等。松土就是为了让苗木能更好地吸收水分、养分,让苗木快速地生长,使苗木早日枝繁叶茂,刚种的木苗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否则会枯萎死亡,当然水分也不能过多,要适量,不然苗木的根部会烂,甚至死亡。苗木种植成活后可以开始追肥,土球会带有原来的草籽,草籽遇到水肥后就会马上发芽,必须定期清理杂草,不然会影响到乔苗木生长,同时影响景观效果。

三、加强园林绿化施工控制对策

3.1明确施工管理规范制度

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性。因此,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更加规范、明确。针对强化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

3.1.1实施绿化工程施工审批程序。在进行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向相关绿化管理部门提交绿化审批报告。绿化管理部门对绿化工程的特点、目的、景观性和实用性进行考察,并且对设计方案、周边环境和申报单位的实力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不满足申报标准的单位予以驳回。绿化施工单位在通过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施工标准开展工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布局。

3.1.2实施市场准入机制。市场的运转规律会对园林绿化工程单位进行调节和控制,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一定实施资质方可从事园林绿化工程工作。而对于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有效调控,不允许其开展绿化工程活动。

3.2 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来看,绿化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园林绿化施工单位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加强园林建设的培训,保证整体施工队伍掌握基本的绿化知识。施工过程中,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与设计师的高效配合下才会顺利完成绿化工程的施工,并且能够保证绿化工程的景观效应。

3.3 提高施工现场工作流程的科学性

目前在多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实际施工与设计之间未达到有效衔接,这便使施工结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在施工前需要与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设计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共同作业,由设计师对现场施工进行指导,确保施工效果与设计方案一致。另外,施工方也需要对设计方案充分了解及掌握,对于有问题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师沟通,切不可盲目施工。

结束语:

对现代化城市来说,园林绿化项目的建设,具备非常重大而且实际的意义,而其中的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直接确定着这项项目建设的成与败,非常关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不但可以缩短项目的建设时间、成本降低,并且可以把施工的质量提高,从而确保园林绿化的持续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旭,赵帅.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

[2]徐鹏.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J].现代园艺,2014(16):

[3]许加增.浅议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J].城市建筑2013,1(4):

[4]林海瑛,黄金珠.浅谈园林工程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处理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4(47):

论文作者:马雅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浅析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马雅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