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及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张琴

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节约能源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资源环境和质量相互统一开发的要点。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

一、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的建筑活动所产生的能源损耗与垃圾总量占总资源的40%,由此可见建筑活动对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有所保障。相对于我国的建筑来看,绿色建筑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我国人口庞大,资源的消耗也是最大的国家,受到石油、水、土地、林业等资源上不足的影响,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资源条件下,发展绿色建筑,延续资源对于我国后代子孙的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二、某案例绿色建筑设计思路

以某高档住宅小区为例,设计以绿色三星建筑为目标,建设过程中将“节能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材料与资源利用及室内环境质量”五大环保主题与运营管理相结合。如图1所示,下文将着重就五大环保主题展开研讨。

图1 三星设计目标

(1)节能与室外环境

工程选址符合该地区的总体规划。建筑布局充分考虑日照和风向,遵循南北朝向、利于采光的原则,并通过日照和风环境的模拟,使该项目在满足受遮挡居住建筑大寒日满窗日照不少于2.5h等规范的同时减少楼间空气涡流现象和热岛效应。

节约土地资源是绿色建筑一大特点。项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使小区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高达10:1。地下车库之上是景观和园林绿植,住宅绿化率高达3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3m2,周边更有耳闸公园环绕项目。

小区10kV的变电站均设置在地下一层,经过隔离处理、不产生电磁辐射。换热站等设备采用低噪声、隔声减振措施。部分区位透水地面的特殊处理为小区内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埋下了伏笔。大量管道采用柔性连接,减轻振动传播和避免造成共振。生活垃圾采用分类袋装收集、清运。生活污水达三级排放标准,防止环境污染。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其使用率,即均衡建筑能源、降低能耗的要义。目前在建筑领域,我国的南隔和北取与我们生活中的能耗息息相关。由此可知,采暖、隔热以及构建能源循环发展利用的大环境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相应的,建筑构造方面的建筑热均衡,可部分参考国外通过建筑物本身来稳固热源的做法,例如外墙内保温,如图2所示。

图2 外墙内保温

项目中的照明系统也根据小区的实际需求进行区位排布及数量控制,灯具在不影响夜间照明效果的前提下可多采用太阳能型和节能型灯泡,做到功能和节能两手抓。

(3)节水及水资源利用

人口增长使世界性的水荒在不断蔓延,这点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特别是较大范围的水污染,已敲响了国民正确使用水资源和节约水资源的警钟。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需做好各方面工作,如雨水的循环利用、太阳能热水的合理使用、污水的处理以及中水的有效回收等。其中,雨水的循环利用及中水的有效回收为重中之重。

雨水的循环利用首先需依靠绿地、透水铺装地面以及入渗井等方式进行雨水入渗。但由于项目用地和空间的影响,雨水收集规模通常会受到限制,因此,规范规定日渗透能力不宜小于其汇水面上重现期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 其次我们可将重点放在节水器具、减少管网漏损率等细节上,如图3所示。通过各个环节的搭配衔接使节水设备的使用率达到100%。

图3给水管道网

中水的有效回收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环境污染,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并有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它的再生链还可以带给小区住户冲洗汽车、喷洒道路、养护绿化等功用。因此,再生水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4)材料与资源利用

小区建筑选材采取就近原则,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70%以上。为了节省建筑材料,减少浪费,选材上倾向节能、安全、可靠的新型材料及可循环材料,力求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少、工效高、减少环境污染。如工程钢材全部采用高强度三级钢,比同类项目节约钢材30%,并通过合理配料,减少废料的产生。二次结构采用粉煤灰小型砌块等工业废料作为主材,一次结构采用板梁与柱墙不同标号混凝土材料,真正做到了材尽其能。

工程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施工器具的利用次数。施工前彻底优化工程的安装预留及管线的预埋,合理安排工序,减少返工次数。

条件允许可实施建筑工业化和提供装修一体化,打造综合集成新型建材与工业化、标准化住宅产品,使整个项目的建材有了更加系统化的安排和使用。

(5)室内环境质量

能耗大、能效低是国内众多建筑通风设计的通病,也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建筑通风不仅包含空间换气,而且还涉及到室内温度、湿度的整体调节。特别是工厂的建筑通风系统设计,要真正落实采暖、降温、排毒及净化等目的,有效保障作业人员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及稳固的人身安全。与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及多样性的建筑材料相对比,国内虽存在一定差距,但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在北京清华建造的低能耗示范楼,也称之为研究绿色建筑中心。针对固有的室内环境控制模式,立足项目当地的气候特点,运用自然的处理方式,将春秋季的余热通过大换气量的自然通风来排出,尽可能的维持室内热环境的相对均衡,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同时大大缩短空调等这类非自然系统的运作时间,做到节能防污两不误。

基于建筑的构造形式以及项目周边的环境特点,建筑的通风系统可有机结合热压(如图4)和风压(如图5)两种通风方式。通风竖井可设置在建筑楼梯间与走廊内,主要负责不同楼层间的热压通风。同时,综合考虑环境特点和设计需求,在建筑顶端进行玻璃烟囱设计时,充分使用太阳能来加强通风。除此之外,建筑外立面还可在一定情况下设置开启扇,在风压的流通原理下,让室内外空气进行零距离的互换。

图4 热压方式 图5 风压

三、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

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和监督是继绿色建筑设计后的又一关键环节。与设计阶段达到绿色建筑的目标相比,施工阶段如何将设计阶段的技术指标落到实处是国内项目普遍存在的难题。项目根据绿色建筑三星级目标以及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来组织施工,并以坚持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为理念进行监督管理。

(1)施工纲要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审查及技术交底会议。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建设工程唯一合法的技术基础文件,以绿色建筑为目标,提出详细具体的技术指标要求,为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方案提供依据,施工单位应确保工程按图施工。

进行施工计划、施工方案的编制。总包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合理排编施工进度及各种专项方案,经各方责任主体审查签字认可后实施。施工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材料的采购监督、节能节水节材等施工管理措施是施工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

监理公司还应制定相应的监理规划,对施工所涉及的各方面程序设定详细的绿色监管方案,确保各项施工技术、各个施工步骤合格、环保。

(2)细节控制

环境保护是绿色施工的主旨,扬尘、噪声、污水、固体垃圾的控制和处理是环境保护的核心。因此,现场应合理安排施工道路、加工区、材料堆放等易扬尘区域;裸露土、临时卸土应全部覆盖密目网;场内不具备硬化条件的区域种植花草降低扬尘。现场还需制定道路洒水制度、车辆出入冲洗制度和垃圾清理制度,如专人每天洒水不少于5次、垃圾进行袋装运输等。

施工中应采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噪声大的设备应搭设隔音棚。外脚手架应悬挂高密度防噪声布。现场设置噪声监测点,实行动态监测,并严格根据规范要求,白天噪声不得大于70dB,夜间噪声不得大于50dB。

现场排放的所有水源均需经过三级沉淀。储水设备对可利用水源进行二次利用,按分类用于混凝土养护、路面洒水、设备清洗等,其它排出工地的水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排出。力求工程施工节水率超过20%以上。

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建立回收制度和台账,对不可回收的垃圾建立严格的定期清运制度。建筑垃圾经粉碎机粉碎后掺入水泥用于屋面找坡层。外场施工时将施工道路的破碎混凝土用于主路基的回填。经统计本工程垃圾产生总量5230.8吨,平均产生垃圾250t/万m2,可再利用率和回收率为35%。

(3)质量监督

①充分发挥监理监管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必须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对施工流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实时监控,对施工单位的不合理施工、违章施工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规范化、严谨化。

加强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监理过程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监理单位必须全程参与材料的采购、进场、入库、保管、领用等各个环节,严格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以及设计标准,并符合本工程的特性。

②利用先进科技,改善监督方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技术手段强有力的支持下,运用电子科技进行质量监管已成为当下的新形势。通过加快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其能准确、及时、高效地提供信息服务[4]。不断健全工程质量信息和重大事项上报制度,全面地掌握各地区的工程质量总体水平。逐步完善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实现数据共享,提升工程质量的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

③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完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

工程技术标准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也是工程质量和项目安全的最基本保障。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应熟练掌握各种技术规范和执行标准,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厉查处。要把健全和完善工程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作为强化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的质量技术控制机制,督促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制定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和控制标准,使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基础上。

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

依据工程的规模大小及难易程度来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并进行职能分配。在保证履行必要职能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做到人员精干、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坚持因事设岗、按岗定人、以责授权原则,注意年龄、性别、知识结构及工作作风的搭配,达到实践经验与理论技术相结合,务实与外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弥补各自不足,共同促进项目目标的实现。

操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因此,项目部应组织工人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及相应的岗位培训,使工人对自身工作的技术难度和质量要求有所了解。对于工程的特殊工种,相关人员应实行持证上岗原则,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四、结语

绿色环保理念是现阶段必须倡导的建筑原则之一,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绿色工程设计和施工项目需要在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各方责任主体有效的监督管理下才得以真正实现,由此确保项目在建设阶段和今后运行阶段为彻底实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创造了充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于春普,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建筑学报[J],2003(10):50-52

[2]吴向阳,绿色建筑设计的两种方式,建筑学报[J],2007(9):11-14

[3]王飞云.关于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1,06:214-215.

[4]牛犇.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

论文作者:张琴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设计及施工管理研究论文_张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