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建

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建

李建

(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功能障碍肩周炎的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46例,采取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在减轻疼痛方面和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可以明显减轻疼痛,解除肩部组织粘连效果显著,可使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关节松动术;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51-02

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及其周围肌腱、韧带、滑膜囊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无菌性炎症病变[1],临床症状主要为功能障碍和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的,属于球窝关节[2],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当其关节滑膜水肿,肱二头肌长短肌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液渗出时,即产生肩周炎。肩周炎患者由于肩痛及肩关节活动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本院采取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功能障碍肩周炎的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45~73岁,平均(59.7±8.4)岁,病程1周~2年;治疗组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43~72岁,平均(58.8±8.6)岁,病程2周~2.5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主要采取滚动、摆动、滑动、旋转和分离牵引的手法进行治疗:⑴滑动:患者采用仰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外侧手将肱骨向肩前用力上托,内侧手按压患病肩的肱骨,将肱骨头前后滑动;⑵牵引分离:医者外侧手托住患者的上臂肘部,内侧手放在患者腋窝下,持续推拉肱骨,将肱骨头远离关节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⑶向头侧滑动:医者内侧手卡在患者肩部,外侧手将肘部的肱骨远端握牢,沿纵轴使肱骨向头的方向滑动;⑷长轴牵引:医者外侧手握住肱骨的远端,内侧手放于患者腋窝,外侧手向足的方向进行持续的牵拉肱骨,在关节盂内将肱骨向足的方向连续滑动;⑸绕轴进行旋转:患者做屈肘动作,医者一只手屋住其肘部,另一只手握住其前臂,以肱骨的长轴为中心来回旋转肱骨头;⑹外展:医者一手握住肩胛骨固定,另一手握在手腕处,将手臂进行外展上举;⑺肩胛运动:患者取侧卧位,患病的肩部在上,医者一只手放于患者腋下固定患者的肩胛下角,另一只手握住患病手臂的前臂循脊向上进行托抬动作;⑻内旋:患者取俯卧位,患病手臂的手向后伸,内旋放置于骶部,医者一只手固定住患病手臂的肩部,另一只手握住患病手臂的前臂循脊向上进行托抬。这些松动手法每项进行5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进行治疗,因病情而异,做5次为一个疗程。

1.2.2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进行治疗。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裸露上肢及患病肩部,在患病肩部以右姆指指端在冈上肌、冈下肌低止点、喙突户峰下、肩胛骨脊柱缘、大小结节间沟、大小圆肌低止点、三角肌止点等处找寻固定疼痛点,使用龙胆紫将进针点标出,然后进行皮肤消毒、铺巾,取合适小针刀,刀口线应与肱骨纵轴平行,从标记处刺入,纵向切开3刀,深度应达到筋膜下,在患者感到有局部胀痛、酸痛以及小针刀的进入受到阻力时,再横向剥离3刀,刀下感到松动后要快速出针。术毕使用创可贴将创口覆盖好,如一次治疗效果不好,可于1周后再行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肩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恢复活动功能,可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显效:肩关节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有显著改善,高举可达170度以上,指端能够摸到对侧的耳朵;有效:肩关节的疼痛基本消失,活动功能有所改善,高举可达140度以上,指端可以摸到头顶;无效:治疗后基本无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46例:治愈33例(71.7%),显效7例(15.2%),有效4例(8.7%),无效2例(4.3%),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40例:治愈21例(52.5%),显效6例(15%),有效8例(20%),无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肩周炎患者的肩周组织粘连、持续性痉挛造成局部缺血[3]。关节松动术由于对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直接牵引拉伸,可以使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增加或保持其伸展性,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小针刀治疗的方法是一种介于手术与非手术方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可使肩关节局部的粘连组织、肌肉、神经血管的卡压得到松解,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迅速缓解疼痛,具有切口小,不易感染伤口和二次粘连的特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无论在减轻疼痛方面还是改善肩关节的疼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之,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可以明显减轻疼痛,解除肩部组织粘连效果显著,可使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变凤.小针刀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14,01:67-68.

[2]钱兴皋,许慧岚,王琴,陆辉,阮同萍,徐方方.小针刀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04:7-8.

[3]李新洲,梁连锦,陆兰芬.小针刀配合超短波、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06:851-852.

论文作者:李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  ;  ;  ;  ;  ;  ;  ;  

关节松动术配合小针刀治疗功能障碍肩周炎的临床应用论文_李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