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黄丹

循证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黄丹

黄 丹

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 儿科 860000

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4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每组23例,实验组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112.6±18.6)g;对照组患儿体重增长(45.4±18.7)g,两组患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有5例喂养不耐受病例,有2例感染病例;对照组患儿有13例喂养不耐受,5例感染病例,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降低患儿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循证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发生率

极低出生体重儿多位早产儿,患儿体重低于2500g。患儿出生后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严重时会导致患儿死亡。对患儿来说,有效的护理是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有研究表示,循证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护理效果非常理想,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选择4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对循证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4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将所有儿童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23例。实验组患儿采用循证护理,患儿胎龄平均为(26.5±52)周,体重平均为(1785.2±317.2)g,吮吸能力低下的11例,自主呼吸微弱的20例,体温低下的1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患儿胎龄平均为(27.2±5.1)周,体重平均为(1754.3±326.2)g,吮吸能力低下的13例,自主呼吸微弱的21例,体温低下的12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1.2.1培训学习: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循证护理的相关知识、操作方式。寻找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行干预的问题。所有护理人员均要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并要了解不同特点的患儿需要的生存环境,例如温度、空气湿度等等。

1.2.2提出问题:寻找传统护理中的问题、难题和重点。体温控制、喂养困难、呼吸暂停、感染等情况作为循证,并根据患儿不同的循证,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1]。

1.2.3体温控制:极低出生体重儿很容易出现体温下降表现,因此,患儿的保温箱要制造出类似鸟巢的环境,每间隔4h测量一次患儿的体温,并要记录保温箱的湿度和温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保温箱中的温度控制在32-3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90%,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对保温箱进行调整,维持患儿体温在36-37摄氏度,并使用保鲜膜进行保湿、保暖。每日要对患儿的皮肤进行清洁,要尽量采用油浴,减少水浴的次数[2-4]。每日对患儿进行两次抚摸,每次10min,目的在于刺激患儿皮肤,促进患儿血液循环。

1.2.4合理喂养:喂养食物主要为母乳,或这为早产儿配方奶,初级喂养剂量为1ml,患儿右侧卧位,将头部和上身抬高30度,采用分次注入的喂养方式,并要对患儿喝奶情况进行观察,若出现呕吐、溢奶等表现要及时进行处理。每次在喂养前都要将患儿胃内的滞留奶液,喂奶前30min可以给患儿吮吸橡胶奶头,每次15min,吮吸后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记录患儿喂养量,每日进行称重,了解患儿营养是否充足[5]。

1.2.5呼吸管理: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患儿很容易出现间歇性呼吸停止,胎龄越低的患儿发生率越高。护理人员要查找患儿发病原因,并要记录患儿呼吸停止的时间,寻找患儿最常见的发病时间,做好预防措施。遵医嘱给予氨茶碱进行预防治疗,持续呼吸道给养,不可进行频繁交替给氧治疗,检测患儿血氧饱和度,对于胎龄低于28周的患儿要尽早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1.2.6防感染干预:护理人员要做好每日的清洁工作,包括室内环境、保温箱环境、患儿自身清洁等工作。每日要按时对病室进行通风,并要对所有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在接触患儿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并要进行隔离防护,若患儿出现异常表现要及时与医师进行联系。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儿入院后一周的体重增长情况进行调查,并要对患儿喂养情况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喂养不耐受表现为腹胀、呕吐、呼吸暂停。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比较: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112.6±18.6)g;对照组患儿体重增长(45.4±18.7)g,两组患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

组别 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g)

实验组112.6±18.6

对照组45.4±18.7

P值 <0.05

t值 6.27

2.2两组患儿喂养情况、感染情况比较:实验组患儿有5例喂养不耐受病例,有2例感染病例;对照组患儿有13例喂养不耐受,5例感染病例,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能够根据患儿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并能够促进患儿血液循环,减少患儿感染发生率。我院通过合理喂养、预防感染、呼吸管理等手段进行干预后,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明显降低,体重明显增长,促进了患儿的生长发育。

总的来说,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极低出生体重儿23例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17-19.

[2]王莉.优质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8):139-140.

[3]蔡荣英,陈秀捞,谢桂馥,等.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呼吸暂停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165-1166.

[4]刘岩,姚西坤.极低出生体重儿3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27.

[5]王爱红,赵桂荣.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5):122-123.

论文作者:黄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黄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