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解读及宏观经济影响分析论文

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解读及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汪颖栋,吕 琴

(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武汉 430065)

摘 要: 2018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的第七次修订,此次个人所得税法改革重点是减低税负和优化税制,响应2018年国务院提出的8000亿元整体减税目标,同时优化个税税制和征管制度,将有利于增加居民实际税后收入,促进社会消费增长,从而通过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并且发挥收入再分配职能,减小居民实际收入两极分化,促进社会财富分配公平,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最后创造出富有活力的社会劳动供给,与新释放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相匹配,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健康高速发展。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宏观经济影响;刺激消费;收入再分配;劳动供给

引言

个人所得税的计征与群众的民生福祉息息相关,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中国第六次修正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收入再分配能力有限,计征收入庞杂且协调不充分,个人所得税设计机制和设计工具也缺乏人性化[1]。然而个人所得税制度作为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满足群众的普遍需求。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着力解决居民的税负负担问题,致力于提高个人所得税税负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体现了中央主张和人民意志有效结合。

在海外华人社会,华人移民企业家在地缘性社团中所承担的领导角色强化了他们与故乡和中国国家的政治文化联系。华人移民企业家随着社会声望的增加和关系网络的发展逐步克服所在城市社会的文化歧视和本地族群意识的障碍。跨界华人企业家的不断学习努力,发展了成熟的组织领导技巧和出色的跨界沟通说服能力。在现代中国背景下,他们在上海、香港、东南亚等地崛起为新的社会精英和商业领袖。跨界网络的构建能力,不仅帮助他们克服边缘化地位的劣势,而且促使他们的商业拓展克服中国不同区域市场层级和现代民族国家的疆界。

同第六次修订相比,本次新出台的个人所得税法主要包含五大方面的改变:按年计算个人综合所得、再次增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专项附加扣除首次创立、优化个税的税率结构以及健全个税的征管制度。为了确定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以及相关制度,需要在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和优化税制结构的背景下思考个税改革问题[2]。那么,个人所得税法的出台有着怎样的目的和意义?对中国宏观经济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中国目前尚存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与保障经济健康高效发展?

一、文献综述

由于本次个人所得税法出台时间较短,因此关于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订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中国的国情和税制设计与国外存在着明显差异,比如国外的减税政策更多的是一种暂时性的刺激措施,而中国属于永久性的减税政策[3]。所以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实践情况来分析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就近些年的中国个人所得税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

首先个人所得税免征额问题一直是个税税制研究的热点问题。王亚东(2017)[3]认为,仅是提高免征额对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影响甚微。黄晓虹(2018)[4]对CHIP城镇居民微观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提高免征额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并优化消费结构升级。关于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再分配和社会公平影响的问题,叶菁菁等(2017)[5]认为,个人所得税改革有利于促进劳动总供给,但是无法发挥减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周心怡和龚锋(2018)[6]通过测度中国历次的个人所得所改革,发现税前减免养老、住房、子女等基本家庭因素支出有利于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对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张学诞(2018)[2]提出,个人所得税制应该担负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稳定经济周期波动、夯实现代财政制度基石三大重任。黄凤羽(2018)[7]等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个人所得税改革要协调个税筹资职能与再分配职能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优化个税税收制度以及完善个税征管体系。

本次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一定程度减轻了居民的个税税负,通过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从3500元/月提高到5000元/月,并且以家庭为单位的税前抵扣专项附加扣除大大提高了隐性“起征点”。如今养育两个孩子、赡养老人,以及偿还首套住房贷款或租房的家庭属于较为常见的的状况。按照目前5000元/月的免征额计算,加上专项附加的扣除以及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五险一金,隐性“起征点”可以达到10000元/月;如果还有继续教育和大病医疗的专项扣除以及其他扣除,隐形“起征点”还会继续提高。这样就减小了纳税群体和纳税范围,大大减轻甚至免除了中低收入群体的个税税收负担,增加了居民的税后收入。

二、新个税法的政策解读及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一)增收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在此之前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已经较为充实,同时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税所得税的收入功能和再分配功能。但是对于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仍然较少,而且针对本次个人所得税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研究不足,因此对新个人所得税法进行深入剖析并且研究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可能存在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个人所得税法在提高“起征点”的同时还优化了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新个税法的出台相比旧税法更加强调以家庭为单位计征方式,根据纳税人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支出水平的不同进行税前专项附加扣除的减免,合理调节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提高了纳税公平性,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的基本民生问题的关注。反避税条款、纳税人识别号以及自行申报制度等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的完善也为进一步实现纳税公平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通过多方面的改进强化了收入再分配职能,加强了公民的纳税意识,为以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再次优化打好了基础;通过合理科学的个税税制减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和谐。

表1 2011—2017年中国消费支出对GDP的影响 单位:亿元,%

(二)强化再分配职能,助力社会公平

白菜白斑病病原菌为芸薹假小尾孢(Pseudocercosporella capsellae(Ellis & Everh.)Deighton), 无性型真菌, 丝孢纲,其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capsellae),子囊菌亚门,球腔菌科。该菌最初被Ellis和Everhart命名为芥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capsellae),后更名为白斑小尾孢(Cercoapora albomaculans),1973,Deighton将其更名为芸薹假小尾孢(Pseudocercosporella capsellae),并进行了相关描述。

货币主义领袖Friedman的永久性收入假说提出,理性消费者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时做出的消费决策,主要考虑的是稳定的持久性收入。然而对于长期的减税政策,当期收入或可预期的未来收入增加应会使得纳税人本期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3]。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不仅将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能力,而且会激发居民新的消费需求。中低收入居民在中国占比较大,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才能卓有成效地促进社会消费和优化消费结构。消费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据统计,自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以来,中国总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高达47%~76.2%,尤其是2018年增至76.2%,可见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主要力量。同时,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拉动率为3.5599%~5.9047%,所以消费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无论是最终消费支出与居民消费支出,还是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在支出法计算的GDP中所占的比重)都稳健上升,如表1。可见消费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通过提高免增额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在减少居民纳税额,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的同时,意味着居民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从而刺激整个社会的消费支出;通过增加需求激发市场的活力,从而稳定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趋势。参考2017年GDP,本次新个人所得税的实施预计将使中国GDP提升0.87%[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物质生活总体上极大丰富。但是,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渐加大,公共服务与设施供给仍然不足,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尤为关键。个人所得税本应该发挥收入再分配职能,可是由于之前个人所得税税税制不合理使得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功能不足。2003—2016年中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均在0.45以上,最高达到了0.491。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均衡的基尼系数对判别社会收入分配情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通常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可见中国居民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问题较为突出,亟需进一步解决。

由于物体具体滑落没有固定时间,难以据其进行精确整定。但是,对于过流保护而言,考虑到保护整定时间0.5 s、断路器分闸时间0.13 s、合闸时间0.2 s,当重合闸整定时间由2 s增加至2.5 s时,允许滑落性故障的延时,将从2.83 s增加至3.33 s,这时对于滑落性延时故障来说,重合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三)增加劳动供给,推动供给侧改革

对于个税税率的调整和扣除标准的改变,不同收入居民会面对的不同的税率调整幅度,因此对劳动供给的刺激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对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参与的激励作用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税负减免力度呈现正相关。每减免100元的个税税额会增加0.08%的劳动参与率,并且每减免1%的个税税率会增加0.9%的劳动参与率[6]。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全面降低了居民个人所得税应纳所得税额以及减低部分纳税区间税率,有利于增加社会劳动供给。

当下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只有从微观层面充分激发和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通过减免税负提高了劳动参与度,在“供给侧”创造了高质量的劳动供给;同时,通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消费,在“需求侧”释放了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利于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的动态供需均衡,塑造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动力。

三、结论

新个人所得税法主要在起征点、计税方式、专项附加扣除、税率结构和征管制度五大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围绕“减税”为主题,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和增加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全面降低了居民的个税税负负担,将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助力。同时,综合所得计税可以减少纳税过程中的不合理问题,专项附加扣除也可以根据居民实际情况进行税前减免,并且优化了个税税制和征管制度,有助于强化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职能,减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最后,创造出富有活力的社会劳动供给,与新释放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相匹配,从而推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并且助力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并联审批,创新项目组织机制。按照“便民、优质、高效”的审批原则,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推进工程治理项目。庆元县结合“最多跑一次”审批制度改革,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抢险救灾项目实行“边建边批”的工作模式,同步推进招标和送审程序,在招标选择上,要求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参与竞标;在工程监管上,要求勘察设计、安全监督、工程监理全程介入,把好治理工程项目质量关。

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减税降费的范围和程度,从而加强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能力。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仍然会以满足居民需求的“减税”为主旋律,通过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并健全科学化、法治化、人性化的征管体系来推进社会公平与提高市场效率,在保证经济高效发展的同时也要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万相昱.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改进的微观模拟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8):91-107.

[2]张学诞.个税改革应肩负起三大重任[J].中国财政,2018(14):34-36.

[3]王亚东.从减少个税免征额谈税收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0):166-167.

[4]黄晓虹.个人所得税改革、消费刺激与再分配效应——基于PSM方法[J].中国经济问题,2018,(5):25-37.

[5]叶菁菁,吴燕,陈方豪,王宇晴.个人所得税减免会增加劳动供给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7,(12):20-32,187.

[6]周心怡,龚锋.开放视角下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J].亚太经济,2018,(2):114-123,152.

[7]黄凤羽,韩国英,辛宇.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应注重三大关系的协调[J].税务研究,2018,(11):29-37.

[8]苏剑,邵宇佳,陈丽娜.个税改革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J].中国经济报告,2019,(3):101-109.

Policy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personal income tax Law and Macro-economic impact Analysis

WANG Ying-dong,LV Qin
(School of Grammar and Economics,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65,China)

Abstract: In August 2018,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dopted the seventh revision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Law,which focuses on reducing the tax burden and optimizing the tax system,in response to the overall tax reduction target of 800 billion yuan propos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18.At the same time,optimizing the individual tax system and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will be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the actual after-tax income of residents and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social consumption,so as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consumption.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income redistribution,reduce the polarization of residents’actual income,promote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social wealth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social welfare level;finally,create a dynamic social labor supply,matching with the newly released higher level of consumer demand,and promot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health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 words: individual income tax;macroeconomic impact;stimulus consumption;income redistribution;labor supply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6-0117-03

收稿日期: 2019-07-15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488002X);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8SHB153)

作者简介: 汪颖栋(1996-),男,湖北黄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金融统计研究;吕琴(1999-),女,湖北仙桃人,学生,从事投资学研究。

[责任编辑 本 然]

标签:;  ;  ;  ;  ;  ;  

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解读及宏观经济影响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