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张凤梅

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张凤梅

大兴安岭漠河县人民医院 165300

摘要:目的 探究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3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疼痛缓解,舒适感增加,能够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均未发生感染,患者能够在允许的限度内保持最大活动量,发生1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焦虑情绪缓解,同时了解了功能锻炼的知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1.2%(31/34)。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缓解患者疼痛等不适症状,促使患者生命体征达到稳定状态,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及时处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the humerus)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1%,占肘部骨折的50%~60%,是儿童最为常见的骨折,多见于5~12岁的儿童[1]。现抽选我院收治的3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0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12.5±2.2)岁,均有外伤史。

2临床特点

局部疼痛、肿胀及畸形明显,肘关节活动障碍,检查时骨擦音及假关节活动,肘后三点关系正常。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易损伤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严重影响手的功能[2]。

3护理干预

3.1护理问题

3.1.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创伤后出血有关。

3.1.2疼痛:与损伤、牵引有关。

3.1.3有周围组织灌注异常的危险:与神经血管损伤有关。

3.1.4有感染的危险:与损伤有关。

3.1.5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脱位、制动、固定有关。

3.1.6潜在并发症: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僵硬等[3]。

3.1.7知识缺乏:缺乏康复锻炼知识。

3.1.8焦虑:与担忧骨折预后有关。

3.2护理措施

3.2.1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对于年龄较小患者因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准确叙述自己的不适及要求,应关心爱护患儿,及时解决他们的痛苦及需要。

(2)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患儿食欲。

(3)体位护理

患肢采用石膏托于肘关节屈曲位固定,于患肢下垫枕,使其高于心脏水平,减轻肿胀。行尺骨鹰嘴持续骨牵引治疗时,取平卧位[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合并症护理

伴有正中神经损伤时,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5)警惕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由于肱动脉受压或损伤,或严重的软组织肿胀可引起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当患儿啼哭时,应密切观察是否有“5P”征象:①剧烈疼痛(pain):一般止痛剂不能缓解,晚期严重缺血后神经麻痹即转为无痛;②患肢苍白(pallor)或发绀;③肌肉麻痹(paralysis):患肢进行性肿胀,肌腹处发硬,压痛明显;手指处于屈曲位,主动或被动牵伸手指时,疼痛加剧;④感觉异常(paresthesia):患肢出现套状感觉减退或消失;⑤无脉(pulselessness):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5]。如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松开所有包扎的石膏、绷带和敷料,并立即报告医生,紧急手术切开减压。

(6)功能锻炼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重视、理解和合作。反复示范功能锻炼的动作要领,直到家属及患者学会为止。

①早、中期:复位及固定后当日开始做握拳、伸指练习。第2日增加腕关节屈伸练习。患肢三角巾或前臂吊带胸前悬挂位,做肩前后、左右摆动练习。1周后增加肩部主动练习,包括肩屈、伸、内收、外展与耸肩,并逐渐增加其运动幅度。

②晚期:骨折固定去除后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练习,包括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和旋后。恢复肘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伸展型骨折着重恢复屈曲活动度,屈曲型骨折则增加伸展活动度。应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活动应轻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禁止被动反复粗暴屈伸肘关节,以免引起再度损伤或发生骨化性肌炎,加重肘关节僵硬。

3.2.2术后护理

(1)维持有效固定

①经常观察患者,查看固定位置有无变动,有无局部压迫症状,保持患肢功能位;如肘关节屈曲角度过大,影响桡动脉搏动时,应予调整后再固定。②告知患者及家属固定时限为3~4周,以便配合[6]。

(2)健康指导

①饮食:高蛋白、高热量、含钙丰富且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

②休息:与体位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于胸前。

③功能锻炼:家属应督促并指导患者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④复查的指征及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皮肤发绀、发凉、剧烈疼痛或感觉异常,应立即就诊。自石膏固定之日起,2周后复诊,分别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4结果

经手术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3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疼痛缓解,舒适感增加,能够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均未发生感染,患者能够在允许的限度内保持最大活动量,发生1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焦虑情绪缓解,同时了解了功能锻炼的知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1.2%(31/34)。

5讨论

由于损伤发生突然,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痛苦,而且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就需要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治疗及预后的认知程度、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对患者的支持态度及其他的社会支持系统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是很重要的。

本研究通过对3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缓解患者疼痛等不适症状,促使患者生命体征达到稳定状态,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及时处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学军.78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护理浅析[J].健康必读旬刊,2012,11(5).

[2]代顺娥.肱骨髁上骨折病人临床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0):461.

[3]李凌芸.全程护理干预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4-106.

[4]武慧玲,陈淑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215-216.

[5]吴静,万晓华,叶建龙,殷九文,郎红玉.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286.

[6]冯瑞连.护理干预对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33(6):145.

论文作者:张凤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张凤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