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基层医院PICC开展现状及展望论文_李建莹

有关基层医院PICC开展现状及展望论文_李建莹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随着护理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静脉输液质量和安全也备受广大护士和患者重视,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大大消除由高危药物输液安全隐患,提高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基层医院开展PICC,仍然受一些条件的限制。

关键词:基层医院;PICC;护理现状;展望

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是我国在90年代引进的国外护理技术,PICC技术的开展给众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尤其应用在肿瘤患者的静脉化疗,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血管,降低了各类静脉炎的发生率,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项技术在基层医院还是相对较慢。现将我国基层医院开展状况及展望综述如下。

1.基层医院目前开展PICC状况

1.1PICC维护技术推广点少,难于满足患者需求。当前,由于患者居住比较分散,且地域分布不均,不能集中接受PICC维护,且该项技术推广点较少,因此,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整体受益面狭隘,不具备受益规模。

1.2目前许多医院不愿意接收新技术,按部就班,不愿选派人员外出学习新技术,影响技术水平的推广,较少的医院开展,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影响PICC技术的推广。

1.3PICC需要较高的维护技术水平,基层医院又往往缺乏这种高水平技术推广的相应政策及一定的补偿机制,且基层医院一般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重点,不主动地去引进这项技术;有的医务工作者满足于现有的服务水平,不主动也不愿意接受新的高水平的技术;另外,配套机制不完善影响推广。

1.4基层医院PICC穿刺常用导管贝朗公司的中长导管,BD公司生产的4F,5F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法国美德公司生产的4F导管,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及白多安公司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2.基层医院开展PICC的必要性

2.1PICC技术社区推广的可行性。乔美珍等[1]对248例患者使用PICC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57.7%的患者还是愿意到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进行维护,但有50.8%的患者认为如果基层社区医院有大型医院同样的条件,他们是愿意到基层社区医院来接受维护的。也有调查显示,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最终大部分是来源于基层社区医院,应该说其是推广 PICC 维护技术的基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在社区医院推广PICC维护技术效益显著,有调查发现,在社区推广PICC维护技术,可以省去患者去大医院来回的奔波,及排队等困难,患者可以就地看病接受PICC,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的压力;同时,在基层社区医院总体来说,其PICC维护技术的费用要低于大医院,这样能为患者节省看病的经济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

2.3提高的治疗的安全性。有人在对124例肿瘤患者使用PICC中发现,该类患者需要长时间地携带PICC管,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维护的指导,最终有114例患者顺利完成了化疗,这减少了因用药而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强了患者持续治疗的自信心,效果比较满意。

2.4PICC是护理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这项新技术在基层社区医院的应用,标志着基层医院在静脉输液方面已经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应该给予重视,并大力在基层医院推广。

3.建议基层医院推广PICC运行模式

3.1建立静脉输液小组,采取外送内培的模式推广。范荣兰[3]采取组建静疗小组的方式,由2名省上外出送培人员再进行院内培训的方式,根据业务水平合理分工,由省上取得证书的护士负责指导组内经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导管维护和操作,每位组员负责一个片区的技术指导,突发事件的处理。

3.2严格遵守《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办法》。向医院提交新技术引进申请,标明新技术在国内开展的现状、开展方案、经费、预期结果、技术难度、经济效益等,以取得医院领导的同意和支持,经授权后自行开展,同时纳入医生参与,保障安全。

4.基层医院推广PICC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患者持有怀疑的态度,易产生恐惧心理,目前基层医院开展这项技术常处于起步新开展阶段,较多的患者还不了解。二是PICC的价格昂贵,较大部分患者认为无法承受,增大了PICC开展的阻力,也带来的一些医疗隐患。三是缺乏统一的技术流程及规范。四是空间分布不均衡,导致受益的患者面小,不能形成规模,PICC维护技术推广点较少,基层医院的技术水平影响技术的推广,接受PICC维护的患者居住地分散,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五是大部分基层医院没有静脉引导系统,均采用盲穿方式,穿刺成功率低,并发症相对较多,影响穿刺者的信心。六是导管费用高,易导致护患纠纷。

5.基层医院开展PICC展望

5.1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政府也要承担相关责任,必须作必要的经济支持,充分发挥其在PICC维护技术社区推广中的主导功能,如讲座宣传、健康教育等服务项目,难以通过收费解决,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5.2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在基层社区医院推广PICC维护技术,政府相关部门是主导,基层医院是主体,企业或护理学会出面,成立技术实施者、管理者的专家队伍,也可以有PICC维护技术成熟的大型医院来指导实施,让其制定出符合基层社区医院实际的培训方案,逐步建立完善集示范、教育及推广于一体的综合体系。

5.3采取相关的积极措施。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社区居民对PICC相关技术的认识,可以通过在社区举行讲座或办宣传栏的形式来教育居民,提高居民对 PICC 技术的认可度。其次,在社区推广 PICC 维护技术还要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这样这项任务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开展。还要采取措施,建立完善相关的制度,并建立一支有力的队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确保 PICC 技术在基层社区医院顺利推广。

5.4基层综合医院可进一步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如制定PICC置管术准入条件;规范培训内容和方式;设立PICC置管操作室;改进记录方法,完善护理记录;进行规范化的质量监控。

5.5多选派护理骨干参与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培训。

5.6起步时可选择贝朗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可降低成本,降低穿刺失败风险,利于解决护患矛盾。

6.讨论

PICC静脉输液技术是临床护理领域一项新技术,在我国首先在大型医院使用,目前,正在向基层社区医院推广普及。该技术的应用标志着输液技术的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质量的输液护理服务,同时,还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今后,要想更广泛地推广使用,只有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机制,设施设备,规范化管理,做好各环节质量的监控工作,才能确保下一步在基层医院更顺利地推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并能与国际相应的护理技术接轨。

参考文献:

[1]乔美珍等.PICC维护技术在基层社区医院推广应用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59.

[2]吴玉红等.PICC在基层医院治疗中的推广应用 [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101.

[3]范荣兰.基层综合性医院 PICC 小组的建立与管理[J].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10.

[4]付柳.开展PICCL置管术的筹备工作[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9):79.

[5]王玉珠等.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海南医学,2014,20(4):152-154.

论文作者:李建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有关基层医院PICC开展现状及展望论文_李建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