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模式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护理分析论文_唐敏

整体护理模式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护理分析论文_唐敏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2350)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实施整体护理,观察化疗并发症。结果:明显减少了急性白血病化疗不良反应。结论:实施整体护理缓解了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009-02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科常见疾病,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变化和医疗技术的提升,确诊的白血病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有统计数据表明,35岁以上的成年人白血病死亡率居于首位[1]。目前化学治疗仍然是治疗白血病的首选且可能治愈患者的疗法之一,然而化学疗法在清除白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会产生一些毒性,另外,化疗期间白血病患者的整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较低下,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已成为治疗期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6月6例均为急性白血病诱导及强化治疗患者,男女各3例,年龄25~73岁,平均55.6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3例,DV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强的松)2例,尹泰达单药治疗1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从既往史、疾病史、个人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文化层次、心理状态、经济情况、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护理方案。

1.3 护理措施

1.3.1化疗前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其个性特征,让其发泄不良情绪,同时做好心理疏导,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目前白血病治疗新新展及预后长期生存病例,给予精神安慰,帮助患者消除负性心理。讲解化疗方案及用药时间,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让其有心理准备,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能够平和的接受化疗,确保治疗效果。

1.3.2化疗前饮食指导:指导食高蛋白、高热量及富含植物纤维较多的软食,避免辛辣刺激以及生冷硬等食物,增加患者的营养需求,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化疗的进一步进行。

1.3.3化疗前的血管护理:用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性及症状,外周静脉给药的告知减少或防止药物外渗的方法,尽量说服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4化疗期护理: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流通;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3000ml以上;病情许可的适当听些轻音乐或阅读报纸及刊物;让亲朋好友陪在身边,提供精神及心理支持;必要时可进行户外活动及娱乐社交等,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分散注意力使情绪保持愉悦;告知患者大多数化疗药物都有胃肠道反应,必要时预防性用药,指导患者恶心呕吐时深呼吸,必要时给予镇静止吐治疗;少食多餐,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避免食豆制品、蛋、鱼等高嘌呤食物,以免造成肾功损害;进食时间与化疗时间间隔2小时。

1.3.5化疗后护理:a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环境整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更换衣裤,保持口腔、皮肤、会阴处、肛周等部位的清洁,减少探视,远离有感染的患者。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漱口等口腔护理、肛周护理、皮肤护理及泌尿系护理方法。b预防出血:告知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有无皮肤淤点、淤斑、牙龈渗血、鼻衄、血尿、血便、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情况,避免做可能会引起出血的各项活动;用软毛牙刷刷牙,不用牙签剔牙、挖鼻、用力擤鼻涕等。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保持情绪平和,不看刺激性书籍及电视。

1.3.6出院后健康教育:告知下次化疗的时间,需定时复诊,定期复查血常规,预防感染,处出时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如有发热、咳嗽口腔溃疡、出血等不症状及时就医。建立良好的饮食规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免疫力,为下一疗程的治疗做好充分准备。

2.结果

1例患者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贫血,予以升白细胞及输血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余病例无并发症出现。患者均无负面情绪,满意度提高,生存质量提高。

3.分析讨论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从入院到出院由专人负责完成全程护理,特别是强调对心身的整体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全面了解,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通过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护理体会如下。

3.1 降低了化疗药物副作用

在化疗全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修订护理诊断,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感染、出血、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血管选择的指导,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其它严重并发症。

3.2 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

整体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要求护士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护理者,还必须具备优秀的健康教育和出色的协调能力[3]。因此护士必须通过学习掌握白血病相关知识以及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疗程、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将其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搜集既往白血病治疗效果显著的病例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疏导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示范教材,以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需求。

3.3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了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白血病知识的了解,纠正了患者对白血病的消极认识,使其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了战胜疾病、走向康复的自信心;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提高了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由被动接受治疗变为主动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4]。

因此,在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还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使化疗过程安全、有效、顺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升患者护理综合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润地.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8):2484-2485.

[2]韩秀娟.白血病化疗期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4(10):717-718.

[3]张利.6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远程教育,2013(1):107-108.

[4]李忠超.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J].当代护士,2012(2):175-176.

论文作者:唐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整体护理模式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护理分析论文_唐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