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和管理对策论文_杨东鹏,王久良

浅谈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和管理对策论文_杨东鹏,王久良

河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建设也在迅速的进步着。矿产地质作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质工作当中,矿产地质资料不仅是工作中的主要成果,还是服务于社会的主要载体部分,更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妥善地进行矿产地质资料的管理,使得资料在普遍运用于地质工作领域的时候,也能够对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有所服务,从而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就矿产资料的重要性为基础,对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矿产地质资料;管理对策

引言

矿产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矿产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也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更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地质资料在广泛应用于地质工作领域的同时,也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地质资料,2006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确定为我国新时期地质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对地质矿产资料的管理与利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为矿产地质资料的科学管理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新的要求:一是在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矿产地质资料管理要面向世界,以服务于全社会为宗旨。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其先行性表明它必须先于其他行业之前进行工作;基础性则表明它是“垫底”行业。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论大国小国,基本上都依靠矿物原料而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加快地质找矿工作,工业化进程将无法实现。矿产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地质资料。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说到底是对其生产的最终成果产品的需求,地质资料这种产品是物质产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矿产地质资料管理存在问题

2.1矿产地质资料相互封锁、利用困难。近十余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地质资料需求日益增大,但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这段时期馆藏资料的利用率反而降到历史最低点,其原因为:(1)大部分地质资料属内部资料,只供一定级别的单位或承担国家地质工作项目者使用;(2)大量地质资料未汇交,处于相互封锁状态,地质资料馆的资料得不到及时更新,而汇交的地质资料大部分处于无限期保护状态等,导致地质资料的利用困难重重。

2.2过去由于受矿产地质档案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地质勘查单位在地质档案的归档过程中,立卷不明确,分类不准确,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质量不完全符合完整、准确、系统、规格、清晰、载(体)质(量)、整饰七个方面的要求。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服务为主题,但服务方式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也较低,手工管理模式仍未完全废除。管理人员变更频繁,缺少专业知识培训。地质勘查单位内部地质资料库藏条件较差,硬件设施不完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矿产地质资料的管理对策

3.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矿产地质资料

地质勘查单位是矿产地质的主力军,因此,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矿产地质资料的管理和保存。尤其作为省级二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和保存的地质勘查总院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单位和国土资源部的地质资料代保管点来说,对上承担着向地矿局上交、汇交地质资料的责任,对下行使着各分院资料室实行业务指导、归口管理的权利。这种双重身份迫使我们必须以内控制度为核心,全面加强制度化管理,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灵活、有竞争力的管理体系,做到有章可循,依法依规管理地质资料。

3.1.1地质测量资料是反映矿床地质及采掘现状的资料,是矿山开采的主要依据,必须建立一套包括图纸,文字等系统的完整的地质资料。

3.1.2资料的分类

(1)原始资料:各种野外记录、素描图、采样记录、物理力学性质测试记录等。

(2)综合资料:各种原图类、各种勘探(勘察)报告、各种总结报告、综合性文字报告、计算机地质测量文件资料、各种计算成果表及报表、各种台帐以及各种复制图类。

3.1.3资料的保管

(1)矿山的地质测量资料,必须统一分类、编目、登记造册。

(2)永久保存的资料(如地质勘探报告、矿区平面总图、矿区地形地质图、上级单位下发的应永久保存的资料等),除档案室保存一份外,必须要有一份备用的。

(3)地质测量资料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

(4)必须按保密规定建立资料目录和借阅制度,永久性保存的资料不得随意外借。

3.1.4资料的交接 地质测量人员调转或离职时,必须将所有的地质测量资料全部移交给有关人员,并要办理交接清单,由交接双方和主管领导签字。

3.2严把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质量关

原始地质资料的形成,贯穿地质勘查工作的全过程,有立项、设计、野外勘测、综合整理、成果报告编写、审查验收等六个阶段。为了使各阶段都保证形成地质科技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地质资料管理应该与地质工作同步进行。

3.2.1从计划任务书人手,建立地质资料档案。一个项目的计划任务书的下达,就标志这个项目的工作已经开始起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制定地勘单位“原本地质档案归档要求”及“地质档案立卷分类标准”,编制档案目录。

3.2.2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和室内综合整理阶段原始地质资料的收集归档。例如,项目中要送化学样、岩石样等,填写的送样单必须分开,不能把化学样、岩石样的送样单填写在一起,以免日后归档时无法分开。工程编录过程中,每个工程记录表要分开,做到每个工程都有一个素描图和工程记录表相对应。

3.2.3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及成果报告验收的归档。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立项、设计、实施作业、综合整理及综合研究、成果报告编制、资料归档等六大过程进行控制,利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检查质量体系与原本地质档案的严谨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原本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3.4矿产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是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建立矿产地质资料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管理,以实现快速检索、快速查阅、高效利用的目的。矿产地质勘查单位要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要求,结合本单位矿产地质资料特点,建立相应的目录数据库,开发适合本单位矿产地质资料目录检索系统,实现矿产地质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地质勘查单位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出有关的地质档案信息,方便快捷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

4.结束语

矿产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档案资料,是国民经济建设和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科学研究等的依据和基础,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相关工作人员只有认识到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出对矿产地质资料的管理方法,才能对国家和社会贡献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祝君.矿产地质资料的价值和管理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J].2010年8期

[2]杨联荣,郭峰利.新形势下浅析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论文作者:杨东鹏,王久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浅谈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和管理对策论文_杨东鹏,王久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