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幼儿成长中教师与家长的应对及引导策略论文_南见措

“调皮”幼儿成长中教师与家长的应对及引导策略论文_南见措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逯家寨育才幼儿园 南见措

【摘 要】幼儿不当行为涉及幼儿生活和学习等诸方面, 对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形成巨大的威胁。要矫正不当行为,首 先需要弄清楚行为的来源。在面对班里的、家里的“调皮”孩 子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 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 法来引导调皮孩子,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传奇色彩。

【关键词】调皮行为独特价值引导策略

行为是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 式,它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文 化制度、个人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 征,或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人们通过行为 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实现相互作用,进而适应外部世界,满 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受个体发展水平所限及周边环境的 变化,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进而通过各种不当的行 为表现出来。幼儿不当行为涉及幼儿生活和学习等诸方面,对 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形成巨大的威胁。要矫正不当行为,首先 需要弄清楚行为的来源。其中,针对幼儿的调皮行为,教师和 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并加以正确引导呢?

一、孩子调皮产生的原因

要转化调皮孩子,首先要寻找形成问题行为的原因。原因 是多方面的,我们对其作一个简要分析。

1.社会因素

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 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做了腐朽思想的俘虏,追 求享受,吃喝玩乐,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热衷于在社会游 荡、混日子。

2.幼儿园因素

教师所做活动不能引起幼儿兴趣,或是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感觉枯燥无味,所以调皮捣蛋,以此来满足破坏欲望和产 生快感。有的则是忽视孩子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忽视孩子的 心理需要,用成人的心理去设想孩子的心理,使孩子的才能受 到压抑,无用武之地。

3.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 身教的,错误的家教态度与方式方法。有的溺爱娇惯,重养轻 教,有的重智轻德,忽视身心健康;有的宽严失度,方法不当 或专制粗暴,或忽视放纵,有的缺乏一致态度,要求不一,孩 子无所适从或形成两面习气。总之,家庭教育功能不全、缺乏 或丧失,是孩子产生过错行为和道德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4.个人因素

其行为属于非控制行为或无意识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管不住自己”。这类孩子总是在造成后果之后才意识到其错误, 追悔莫及并努力保证决不再犯。然而一旦再遇到适宜的时机和“凭着自己的兴趣”做出不符合常规或违背了同伴、成人意图的 时候才又恍然大悟悔不当初。

二、教师的引导策略

幼儿园是儿童从家庭走入社会的第一站,对于这些调皮的 孩子,关键在于老师是否能根据调皮幼儿的心理特点,加以正 确的引导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调皮的幼儿既要严格,也要关心爱护。

教师对孩子要给以慈母般伟大的爱心,在对进行严格教育 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爱护他们、 关心他们。对淘气的幼儿不能过多的批评指责,更不要羞辱和 体罚他们。平时要注意他们自身的优点,并对其加以肯定、鼓 励,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心平气和的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 一分为二的看到他们,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孩子的精力过于旺盛,应当把过剩的精力引导到正当的 学习和活动上来。

在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上,老师应当把活动内容安排的丰富 多彩生动有趣。一日的幼儿园生活要紧凑、活泼,避免幼儿感 到枯燥无味,活动单调。对那些聪明好学、精力充沛的幼儿应 适当的个别辅导,使孩子们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游戏。只 有当孩子们感到一种充实感,感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说 明老师教育的成功。

3.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它是孩子学习、获取知识的 动力。对幼儿好奇的行为,成人不应简单的把它归为“调皮捣 蛋”,加以批评和制止,而应当具体分析一下,给他们以正确的 引导和鼓励。在必要时应适当的加以解释,使幼儿为强烈的求 知欲望支配,积极主动的探索事情,这样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极 大的满足。因此,那些调皮捣乱的行为也会逐渐的减少。

4.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满意的答复。

幼儿正处在生长期,他们十分好问,会常提出一些稀奇古 怪的问题,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飞禽走兽。例如:鸡为什么会 下蛋?月亮为什么会挂在天上?电灯为什么会亮?诸如此类的 问题,而且还打破砂锅问到底。但对于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 大人往往付之一笑,或去敷衍搪塞一番,然而这样的态度却扼 杀了幼儿的求知欲。其实我们应当正确的回答这些问题,一直 到幼儿满意为止。

5.要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无意性占优势,特 别是一些淘气的幼儿,这个特点就更加明显。其实这些幼儿也 想做个好孩子,也有强烈的上进心,但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 往往自己管不住自己,故在活动中经常有违反纪律的行为,因 此老师和家长应采取措施,有目的的训练幼儿的自控能力。例 如:在活动中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要不时的注意对他们提醒、 监督和暗示,在各种活动结束时,还要对幼儿一天的表现加以评价,对好的加以肯定,对差的要耐心教育,如果孩子基本上 达到要求,就要加以鼓励。另外,还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 自控能力。例如:请幼儿表演警察、哨兵等角色,让他们从中 得到一些良好的纪律教育。

三、家庭教育策略

1.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态环境。

家庭是离孩子最近的一个微系统,家人是其最亲密的重要 “他人”。家庭应致力于营造一个正态的、包容但不纵容顽皮儿 童的精神家园,以化解、弱化由外在的系统排斥感所带来的负 面情绪,使其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并处理好顽皮儿童在家庭 中的合理地位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和谐的关系,以维持其身 心稳定、平衡,让孩子的心灵在更广阔的空间自由飞翔。

2.理顺逆反心理,倾听孩子心声,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

家长要给孩子表现、表达的机会,一味的责打说教,于事 无补,且容易触发孩子的抵制情绪。对于逆反心理不应是杜绝 或是抹杀,父母应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善加利用。

总之,调皮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他们的这些个性恰恰体现了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征。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没有 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 因此,在面对班里的、家里的“调皮”孩子时,我们不仅不应该 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 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孩子,使 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 传奇色彩。

参考文献:

[1]《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黄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2]《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施燕,韩春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

[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张燕,邢利娅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南见措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  ;  ;  ;  ;  ;  ;  ;  

“调皮”幼儿成长中教师与家长的应对及引导策略论文_南见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