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腹水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肉鸡论文

肉鸡腹水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肉鸡论文

肉鸡腹水症的发病原因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腹水论文,肉鸡论文,对策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肉鸡腹水症是肉鸡养殖业的一种新的疾病,其典型症状是腹腔内积有大量的液体,且在腹水出现之前就业已发生心、肺、肝、肾等内脏的明显病理性损伤,因此又称为肉鸡腹水综合症。病鸡常常死亡或到加工厂被废弃,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

肉鸡腹水症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典型的肉鸡腹水症无传染性流行,由发病鸡不能分离到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一、发病原因

引起肉鸡腹水症的病因很复杂,综合起来可概括为:

1、固有性因素

快速生长的肉鸡对能量及氧的需要量高,肉鸡红细胞比蛋鸡红细胞大,尤其是在4周龄内快速生长期,红细胞不能在肺毛细血管内通畅流动,影响肺部的血液灌注,导致肺动脉高血压及其后的右心衰竭。

2、原发性因素

1)慢性缺氧:饲养在高海拔地区的肉鸡,由于空气稀薄,氧分压低,或饲养在低海拔地区、海平面地区的肉鸡鸡舍通风不畅,尤其是冬季门窗关闭,鸡舍内CO2、NH3、CO、尘埃浓度增高,氧分压降低,导致机体慢性缺氧,从而引起肺毛细血管增厚、狭窄,肺动脉压升高,继而出现右心增大衰竭。

2)高能日粮或颗粒料:高能日粮或颗粒料都可增加肉鸡的采食量,使肉鸡消耗能量需氧量增高而发病。

3、继发性因素

1)营养应激: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剩引起原发病基础上继发腹水症,如硒、VE、VC缺乏,食盐过剩等,但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明确了腹水症并不是由哪种单一营养成分缺乏造成的,一些实验发病鸡群并未检出硒或VE缺乏的证据,饲料中添加VC和矿物质也未能减少腹水症的发生。

2)药物使用不当,主要包括环境消毒药用量不当,磺胺类药物及莫能菌素过量应用等,造成对机体肝、肾等实质器官的损害。

3)饲料变质:饲料保存不当发生霉变,引起鸡体霉菌毒素中毒等,导致肝病变,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诱发腹水症。

4)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或气源污染物等导致肺脏气体交换功能障碍,继而引起肺部血管血压升高。一般认为肺脏病是腹水症病变的起始病灶,在发生肉鸡腹水症的鸡群,几乎没有一只鸡有正常健康的肺脏。

二、对策

1、改进饲养管理

肉用仔鸡早期生长速度快,对腹水症敏感性高,采用早期限饲防治效果较明显。

一是用低营养水平日粮饲喂肉仔鸡腹水症发病率远远低于采食高营养水平日粮仔鸡,建议在3周龄前饲喂低能日粮,之后转为高能日粮。

二是饲喂粉料能使肉鸡腹水症得到有效控制。在肉鸡腹水症易发地区尽量不要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脂肪。

三是每吨饲料中添加300-500克VC可有效地控制发病率,这一作用可与VC的抗应激作用有关。

四是在饲料添加125ppm浓度的脲酶抑制剂可降低死亡率40%左右。

2、改善环境条件

鸡舍的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尤其是在育雏时为了保温而将通风减少到最低程度,选成鸡舍内积聚高量CO、CO2、NH3及尘埃等,使鸡长期处在通风不良、氧气缺乏的状态中,从而继发腹水症。国外常采用恒温器控制的风扇和由定时钟控制的正压通风系统来解决通风与温度降低的矛盾,从而有效地减少腹水症发病率。

为加快鸡的生长速度,降低腹水症的发病率,可采用3日龄内24小时光照,4-21日龄6小时光照,18小时黑暗;22-28日龄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29-35日龄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35日龄以上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

3、药物防治

1)长期或过量使用磺胺类或呋喃类药物等,其残毒可影响心、肝、肾功能,导致腹水症发生,因此在生产中应尽量减少使用上述药物。

2)口服应用利尿类药物对症治疗或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1ml1-2次对治疗腹水症发病病例有良好的效果。

3)运用中兽医学辩证施治理论,以利尿除湿、活血化淤组方原则研制的中草药方剂对防治腹水症有良好的效果,如肉鸡腹水净、腹水消等。

4、遗传选育

腹水症的发生有着明显的遗传倾向,快速生长、采食量大以及肉鸡自身肺动脉高血压、红细胞大于蛋鸡等固有因素使得其在缺氧条件下易发病。因此,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是选育对缺氧或腹水症有耐受性,或对两者都有耐受性的肉鸡品系。

标签:;  ;  ;  ;  ;  ;  ;  ;  ;  

肉鸡腹水产生的原因及对策_肉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