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原因评价论文_陈芝辉

医院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原因评价论文_陈芝辉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浙江温州 325802)

【摘要】目的:评价医院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原因。方法:本次研究对选取我院门诊药房出现的配药差错100例进行统计分类,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4月,分析其原因并且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医师处方差错20例,药剂师配药差65错例,其他差错15例,医生处方差错以及药剂师配方差错是两个主要原因,控制相同药物的剂型、规格以及品种也尤为重要。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或者避免配药差错的发生,进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医院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309-01

药物发放以及调配是门诊药房的核心工作,其与患者用药的经济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紧密相关,与此同时其和医院的管理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也紧密关联[1]。门诊药房具有瞬间性、终端性、被动性、下班时间集中以及流动性强的特点,配药差错发生的几率较高,甚至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由于配药差错等原因,导致医患纠纷增多,提高药房服务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药师以及医院的声誉以及整体形象。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甚至杜绝配药差错的发生尤为重要[2]。本次研究探讨本院门诊药房配药差错的原因,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对选取我院门诊药房出现的配药差错100例进行统计分类,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4月,共包括60例男性,40例女性患者,年龄为10~79岁,平均年龄为(36.49±10.81)岁。本次研究在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进行,且本次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声明。

1.2 方法

对患者的配药差错原因进行统计分类以及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配药差错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数据处理

所有配药差错率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药差错率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为两组患者的配药差错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的配药差错率对比 药剂师的配药差错共65例,占总差错65.0%,其中共包括药品交代不清、药品数量发错或者漏发以及药品发错共三种,例数分别为12、24以及29;医师处方差错20例,占总差错20.0%,其中主要为处方配伍禁忌差错,例数为20例;此外还有其他差错,例数为15例。

3.讨论

门诊药房的差错类型主要用(1)对特殊药品的配伍禁忌、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方法未向患者做详细的说明。(2)药品标识错误。门诊药房人员在发放药物时,对盛装药品的袋、罐以及瓶上的药品名称、姓名、服用方法以及使用剂量标识错误。(3)药品调配差错。药剂师或者医师在调配药品时,将药品的种类、规格、剂量以及数量调配错误;药品使用方法或者发放对象错误。

门诊药物配药的差错原因主要为(1)医师在电脑中输入处方时不认真,导致输入过程中出现药物剂量、剂型选择错误,用药方法选择错误,用药频率输入错误或药品名称等混淆。(2)药师责任心缺失。药师是按照处方调配以及发放药品的执行者,其也是医院药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药师的综合素质与药房管理质量密切相关。但是部分药师由于专业能力够,对于新药、新剂型以及新用法不了解,因此药师及时发现医师处方中的错误,无法正确地执行处方。与此同时,部分药师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责任心,导致配药时出现差错。(3)药房设置混乱。由于药房人员的技术参差不齐或者药房不合理的设置,导致药物不能恰当的保存,导致药品变质;药品在发放窗口没有整齐的摆放,并且药师不能有秩序的工作,导致在发放药品时标识错或者拿错。在高峰期门诊药房没有开放足够数量的服务窗口,导致患者排队较长,药师在配药时容易慌乱,导致配药出现差错[3]。

减少配药差错出现的措施主要有(1)加强医师以及药师的培训。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新药品、新剂型以及新用法层出不穷。药师以及医师应该定期学习专业知识,重点学习新药品以及新剂型,确保处方安全以及配药安全。与此同时,药师与医师还需要学习医疗事故相关法律,提高处理医患纠纷的能力。药师与医师还应该定期举办座谈会,对新药的用法用量以及配伍禁忌进行探究,对药物的统一书写方式进行确定,减小由于配药差错导致的医患纠纷。(2)建立门诊配药监督小组。监督小组应该定期对处方中的药品品名、用量以及剂量进行检查,尤其要重点检查婴幼儿、孕妇、老年人以及儿童用药。对处方总不同剂量以及类型药物的综合作用进行分析,找出处方中禁忌以及配伍不合理的地方,并且立刻与处医师进行协商,对处方中的错误进行更正。(3)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完善药物发放以及调配的相关制度,检查处方的保管以及分类是否达标,并且对处方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更正。药师在做好取药调配工作,确保配药准确无误。(4)完善门诊药房设置。实行配药责任制,严格登记配药药师的姓名,在有配药差错出现时,根据登记表追究责任,从而提高药师的责任心,减少配药差错的发生[4]。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或者避免配药差错的发生,进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德智.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6):144-145.

[2]杨苏芬,王丹,张哲.我院门诊药房引进自动发药机后处方差错的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5):86-88.

[3]蔡晓霞,陈志敏,刘昕,等.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5):83-84.

[4]陈超,潘冬梅,张巧萍.PDCA循环降低我院门诊药房智能发药机的差错[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7):77-78.

论文作者:陈芝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医院门诊药房配药差错原因评价论文_陈芝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