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丽乡村“大跃进”论文_徐建军

论美丽乡村“大跃进”论文_徐建军

深圳市高山水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阳光、雨露、草地、动物、氧气、土壤等等构成了原始自然状态下的美丽乡村,这也是自然经济,确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则。当今社会却正在自以为是的使用城市规划来粉饰乡村,美其名曰紧跟中央号召建设美丽乡村,殊不知却正在一步步践踏百年传承的乡村文化。

关键词:尊重乡村文化 独特创新 合理规划 完善经营体系

引言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来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铜山村,他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白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以上则是中央领导班子为了解决贫富差距,为了让全国适地适用而确定的大的指导方针。本意是好的,习大大为了消除贫困也是煞费苦心,可是真正实施起来真的就会如党中央所期待的那样吗?在我做设计的这几年我发现效果真的是可以用劳民伤财,惨不忍睹来表示。

就拿“美丽新乡村”来说,规划建设到使用其实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里面牵扯到前期调研、规划合理、资金投入、后期运营、产品创新等等一系列紧密而且要有大数据来支撑的工程,未来所有各个领域的工程都要有大数据的支撑。现在的时代已经是大数据时代,如果没有准确的数据支撑,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只空中花园,你所有的付出只能换来皇帝的新衣。

放眼全国,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

观赏

一.陕西的龙头村,走进位于陕鄂渝交界处的安康市平利县龙头村,一眼望去,“白壁、青瓦、马头墙、格子窗”的徽派民居建筑群与青山秀水的美景相映成趣。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在政府的带领下,90%的村民将土地流转,投入几千万,全村三千多人埋头苦干,建起了仿古一条街、秦楚农耕文化园、观光茶园等特色景观区。可是到2013年开始除了重要的节日,其余时间冷清萧条。使得之前建好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十几个作坊关门停业,仿古街也变成鬼街。

二.江苏金坛“江南孔雀园”: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600亩,其中丘陵山地约500亩,水面100亩。以观赏孔雀为卖点,配套宾馆、餐厅、网球场、健身房、棋牌室、江南马会、垂钓划船等娱乐设施,曾经号称要建立周边农户养殖基地、饲料种植基地,来推动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当地农民致富。现状:生意惨淡、拖欠工人工资,整个园区已被黄土封门。

三.“湖北京山茶花源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风景区以茶花文化为主体,致力于经营茶花旅游、茶花文化交流、茶花养生三大板块;是一个集游园赏花、摄影写生、户外拓展、自然科考、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学术交流、会议会务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现状:资金链断裂、拖欠银行贷款及投资公司的钱,无力偿还,已经无法正常营业,被迫低价转让,却无人接手。

民宿

这些都只是我们美丽乡村“大跃进”中体现弊端的一小部分,还有一样衍生品,那就是民宿。民宿有别于旅馆或饭店的特质,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它是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或者闲置的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民宿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因此蔚为流行。

结果在政府号召下的美丽乡村大建设中大量的民宿变拔地而起,艺术家说要开民宿;设计师说要开民宿;富二代说要开民宿;餐馆老板要开民宿;程序员也要开民宿……开民宿成了一件非常时髦的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杭州民宿

以杭州地区为例,根据西湖风景名胜区民宿行业协会的数据,2010年6月底,西湖景区民宿数量仅为41家,到2013年6月底,已增长至96家,2015年年底进一步增长至146家。而到了2016年6月底,这个数字已经变为210家。比起5年前,足足翻了5倍多,近半年就增长了四成多。扎堆增长引发了市场混乱,价格竞争。而现在表现出色的民宿全年入住率可以达到60%以上,而一般的民宿几本就是30%左右。所有投资者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略微有点利润的会经退两难,不断赔本的只想快点出售转让。

二、丽江民宿

著名的丽江古城,作为国内民宿业的先行者,丽江在2013年达到了顶峰状态。那时旅游旺季去丽江,民宿住宿价格要翻4-5倍,而各位投资者像淘金客一般的涌向丽江承包民宿客栈。丽江大研古城,一个聚集着三千多家客栈的旅行标地。这些众多的美丽景区的衍生品中,盈利的不到30%,现在的丽江民宿客栈,随处可见转让广告。大家都冲着美丽构想,规划者自己美好的未来,现在却被现实粉碎的逃之夭夭。

中国人都有一种田园情结,特别是文艺青年,在城市中待得久了,总希望能回归田园,不再打工、做个自由创业者,享受健康的生活;同时能结识各种有趣的人和事,梦想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然而现实很骨感。一个统计是,民宿/客栈的普遍经营周期是8个月,好的可以勉强支撑到一年半。不用说从贩卖高雅的生活方式降低为贩卖住宿,很多民宿/客栈连住宿都难以贩卖,而靠贩卖一些玉器、马卡等旅游产品为生。

体验

美丽乡村的建设还有一个恒古不变的套路,就是觉得城市压力过大,应该在乡村建设供他们娱乐玩耍的农家体验园,不管是拓展还是采摘。这个大家都认为必要而又合适的产物被许多的景区、景点、以及农家乐都不厌其烦的不停的复制,而且复制的那么没有创新、那么乏味可成、那么让人觉得俗不可耐。农家乐并不是把城里的麻辣烫搬下乡就叫农家乐。

一个成功景区的建立,引发的问题就是大家觉得赚钱,可以拿来,中国的拿来主义原来已久,我个人并不是反对这种方式,因为作为一个景观规划的从业者,我也经常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但是拿来借鉴跟克隆是完全两个概念,不是复制粘贴就可以的。

一、武汉东湖风景区

东湖风景区,这里本是占据极好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休闲放松的景区,可是自从政府号召,随之出现大大小小数百家农家乐。这本应是一个很宏大的旅游构想图。美丽的景色,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放松心情体验慢慢失去的农耕娱乐。然而却变成了杂乱无章的一个个餐厅。随着政策的调整,这些农家乐都面临着取缔,脏乱差的环境直接影响了东湖风景区的整体形象。

在新中国刚建立时,中国没有规划师,但是中国有许多美轮美奂的故乡村一代代传承。但今天的乡村正在受到城市杂乱文化的侵蚀,这是各地方领导无视本地文化,漠视乡村百姓的后果。全国还有这样的悲剧在不停的上演,归根到底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知无畏,没有很好的充实自我审美休养,没有认真贯彻中央的指导方针。

结束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地域性跟独特性世界少有,美丽乡村是本地文化在自然原始中碰撞融合的产物,想要留住美丽就应该先尊重自然、当地文化、居民需要。领导要提高修养,设计师也应该尊重自身职业,过程也应该有生活者参与。速度不能决定一切,结果才能主导成功与否。

参考文献

[1]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J]. 刘彦随,陈聪,李玉恒.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6)

[2]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J]. 柳兰芳. 理论月刊. 2013(09)

[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 王晓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4]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 王卫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论文作者:徐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论美丽乡村“大跃进”论文_徐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