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文献的眩晕研究论文_张苏倜

基于中医文献的眩晕研究论文_张苏倜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0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生 天津 300193)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77-02

眩晕一病最早见于《内经》,谓之“眩冒”,后又有旋运、头风眩、头眩等名称。古人对眩晕的描述如“眩者,言其黑运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月一溪心法·头眩》),亦是以头昏伴视物旋转,如坐舟车,甚则站立不稳欲仆为主要表现。古代医家对眩晕已有了十分全面的认识,本文基于古代文献,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阐述。

1.病因病机

眩晕的病性不外虚实两端,属虚者或为心脾亏虚气血不足,或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发而为病;属实者多为“风、痰、瘀、火”扰乱清空。

1.1 因虚致眩

明代张景岳为因虚致眩说的代表,其在《景岳全书?眩运》曰“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明确指出眩晕发病多见虚证,并同时指出“有劳倦过度而运者,有饥饱失时而运者,有呕吐伤上而运者,有泄泻伤下而运者,有大汗忘阳而运者,……有男子纵欲,气随精去而运者,有妇女崩淋,产后去血而运者,……有大怒之后,木肆其强而运者,……至若年老精衰,劳倦日积,而忽患不眠,忽苦眩运者”,提示饮食、情志、年高体虚、大汗、失血等均是因虚致眩的病因。

1.2 因风致眩

《内经》最早提出因风致眩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清代医家叶天士推崇《内经》之说提出了“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的观点,认为肝风内动为眩晕之本。在肝肾亏虚,肝风内动致眩的发病机理之外,《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指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飨泄食减,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提出了外风致眩的理论,明代虞传亦认为有因感受外来风邪而发病者,其在《医学正传》中曰“风木太过之岁,亦有因其气化而为外感风邪而眩者”。

1.3 因痰致眩

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致眩的理论颇受古代医家重视。较早提出此观点的医家以汉代张仲景为首,他在《金匾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中有“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等多处论及因痰致眩的思想。因痰致眩说的另一代表医家为朱丹溪,他在《丹溪心法?头眩》中提出“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有火痰者”的经典理论,对后世影响颇大。

1.4 因瘀致眩

朱丹溪提出“头眩,……脉涩有死血”的观点,宋代杨仁斋在《直指方》中指出“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大力提倡因瘀致眩的理论。至明清时期因瘀致眩说逐渐成熟,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指出“眩晕者多属诸风,……有因于死血者,……血死则脉凝注,脉凝则上注之力薄矣,薄则上虚而眩晕生焉。其脉左手必涩。涩为滞涩,征死血之不流利也”,进一步明确了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而致眩晕的发病机理。

1.5 因火致眩

因火致眩理论有肝郁化火和痰火上扰之分,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云“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火风皆属阳,阳主忽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故火本动也,焰得风则自然旋转也”,认为眩晕的发生是由内生风火所致,并从五运六气的太过不及揭示了该病的发病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者明代在《医学准绳六要》一书中张三锡提出“眩运悉属痰火,但分虚实多少而治”的观点。

2.辩证论治

2.1 从虚论治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运》曰“眩运证,凡有如前论首条所载病源者,当各因其证求而治之。其或有火者宜兼清火,有痰者宜兼清痰,有气者宜兼顺气,亦在乎因机应变。然无不当以治虚为先,而兼治为佐也”,提出治虚为先的治则。其曰“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张景岳倡导对于阳中之阳虚者应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五君子煎之类治其气,而对于阴中之阳虚者以左归饮、右归饮、五福饮、七福饮、四物汤之类补其精。然而“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虚者,应当首重兼补气血,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及补阴补阳诸剂皆为此类之良方。

2.2 从风论治

《临症指南医案?眩晕》记载叶天士治眩晕一则,“周,内风挟痰眩晕,吐出清水,半夏、获荃、广皮、天麻、钩藤、菊花”。叶氏在治法上倡导“(眩晕)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胆、治胃、治肝之分”,而“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至于天麻钩藤菊花之属,皆系熄风之品,可随症加入。”其虽提示眩晕一病常易兼见诸证,然“此症之原,本之肝风”,随症仍须以天麻钩藤之属平肝熄风为首要。

2.3 从痰论治

代表医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提出治眩应以治痰为先的治则,其指出“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李东垣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一患者“痰吐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眩,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愈。丹溪亦推崇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之法,并另有“头晕方,南星(五分,制)、半夏(一钱)、桔梗(七分)、枳壳(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五分)、茯苓(一钱)、黄芩(七分),或滚痰丸”以利痰为先,兼顾火热之邪。综古法从痰之治眩运,脾痰者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热痰者二陈汤加黄芩主之;风痰、寒痰者青州白丸子主之;湿痰者肾着汤主之。

2.4 从瘀论治

唐宗海在《血证论》中提出了瘀血致眩的治则,其认为首应“急降其血,而保真心”,选用川芎失笑散为主方,并加琥珀、朱砂、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窍,或以归芎汤调血竭、乳香末,取效亦佳。汪机在《医读》中拟养血活血之桃红四物汤用于“瘀血停蓄,上冲作逆”之眩晕。王清任提倡“诸病之因,皆由血瘀”,其在《医林改错》论述主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的通窍活血汤,为治疗瘀证眩晕的代表方剂。

2.5 从火论治

叶天士在《叶氏医案存真》治一二十七岁患者“眩晕呕水,心中热,神迷若痈,皆操持运机,君相升举,蒙冒清神,生姜辛可通神,但气温先升,佐入凉降剂中乃可,温胆汤”,另其在《临症指南医案》记载“某,痰火风在上,舌干头眩,天麻、钩藤、菊花、橘红、半夏曲、获荃、山桅、花粉”。火证眩晕多以起病急、重,甚则影响神志,并可并见一系列火热之症如口苦、咽干、大便干结等,应以清热降火为主要治则。

3.现代运用

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白长川[1]将1816例患者进行辩证分型,一共分为34个证型,分析提示最常见的证型依次为肝阳上扰证、肝肾阴虚证、风痰阻络证、痰浊中阻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瘀血证。鲍晨汝[2]对已进行临床报道的4541例眩晕患者进行整理分析,其中肝肾阴虚型占39.2%,痰浊内蕴型占344.9%,气血亏虚型占10.55%,肾精不足型占8.3%,痰瘀互结型占2.55%,其余各证型总计4.8%。可见,临床对眩晕的分型虽繁杂不一,但诸多研究提示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为“虚、风、痰、瘀、火”,倘若能借古人之经验,掌握其基本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则有助于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白长川,吴美兰.1816例眩晕辨证分型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5,23(7):1296-1297.

[2]鲍晨汝,邵义泽.眩晕中医证候分型文献分析[J].河北中医,2015,03:433-435.

论文作者:张苏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  ;  ;  ;  ;  ;  ;  ;  

基于中医文献的眩晕研究论文_张苏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